所谓“二王三恪”,这里“王”是指王侯之礼,“恪”是尊敬的意思,是说新王朝对前朝的皇帝或者皇室宗亲,进行爵位的封赏,并且不把他们当作单纯的被统治者看,而是当作王侯和宾客来礼待。比如汉献帝被迫“禅让”曹丕之后,被曹丕封为山阳公,又活了十四年后死去,被“以天子礼仪葬之”。
照理说新王朝是从前朝手里夺取的天下,在此过程中两派的斗争是非常惨烈的,所谓成王败寇,既然胜负已分,直接对前朝余孽斩草除根不香么,干嘛还要对他们那么客气?还各种封赏礼待,这是有隐患的,保不齐前朝的遗老遗少会围绕在这些皇室后代周围造反复国,那不是给自己徒增了烦恼?
其实这些新王朝的开国皇帝们如何不想对前朝斩尽杀绝?只不过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让他们忌惮三分,所以不得不对前朝皇室进行礼待,而这个传统嘛还要从遥远的尧舜禹时代说起。
在尧称帝的时候,由于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贤,所以他没有传位给丹朱,而是在国内选择以贤能闻名的舜出来,继承王位。尧死后,舜却表示尧对我这么好,这王位自己不太敢要,于是又让给了尧的儿子丹朱,结果由于丹朱不贤,老百姓都不认丹朱,而是认舜当王。于是没办法,舜只能勉为其难接受了王位。为了表示对尧一家的尊重,帝舜授予尧的儿子丹朱爵位,又赐给他封地,以便他能够安置宗庙,对尧进行祭祀。
舜开了这个头,他死后,本来早早就被舜钦命当王的大禹,也表示不敢接受王位,而是要把王位还给舜的儿子商均。结果你懂的,百姓非常配合的又不认商均当王,于是大禹也只能勉为其难的接受了王位,顺便把舜的儿子商均封了王爵,也赐给他一块封地,用来安置宗庙,祭祀帝舜。
后世就把这种做法称为“二王三恪”,本来的含义是前朝先王待我很好,把王位都禅让给我,所以我要恩待他的后代,它是有这么个因果关系在里面。
而由于尧舜禹被后世认为是明君,是帝王的榜样,所以他们的“二王三恪”的做法,对于后世的帝王们,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奇异的局面:如果朕不对前朝的皇室宗亲封赏和礼待,也就反过来说明朕对前朝不满,继而说明朕的皇位是抢来的,不是前朝“禅让”来的。虽然后世的帝王们这皇位确实都是抢来的,所谓“禅让”云云都是做假的,然而他们是不想承认的,所以就不得不实行“二王三恪”这一传统,以示对前朝“恩遇”的报答。
特别是那些抢得不太明显的,他们实行起“二王三恪”来,还是比较像模像样的,能够瞒过天下百姓。比如欺负孤儿寡妇、夺了后周柴家皇位的赵匡胤,就封了恭帝柴宗训为郑王,以示自己这皇位不是抢来的,而是人家柴家痛哭流涕非要让出来的。
可像蒙元、满清这样的,是外族建立的王朝,他们的前朝是汉族,对于外族人,汉族的皇帝断无心甘情愿让位的可能,所以蒙元和满清怎么演戏,人家都不信他们的皇位不是抢来的,所以他们干脆也不演了。蒙古统治者一开始封南宋小皇帝赵㬎为瀛国公,后来发现这戏太假天下人都不信,于是直接就让赵㬎去西藏当僧人,最后干脆将其赐死,以绝后患,等于废止了“二王三恪”。
满清刚入关时,也是不遵循“二王三恪”的传统的,对明朝皇室斩尽杀绝。后来又宣传“满汉一家”,既然是一家人,就不能再把明朝皇室当死敌了,于是要恢复“二王三恪”的做法,满世界找明朝皇室的后代,然而由于之前杀得太狠,真的是很难找啊,后来终于找了个朱之琏出来,不管真的假的反正当他是真的,给封了个廷恩侯,总算把这门面给装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