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字是什么?许多人可以不假思索地告诉你:甲骨文!

殷墟甲骨文价值(见证殷墟的甲骨文明)(1)

甲骨文

那么,甲骨文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清朝光绪年间,位于江河南岸的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的几位农民正在翻耕土地,忽然,有一 些骨片被随土翻起,人们急忙捡起一看,骨片已经石化,有的上面还有刻画痕迹。纯朴的农民觉 得这些骨片年代可能比较久远,或许还可以卖给药店当药材来换点零用钱。于是有的人试着挑选 了几个比较大的骨片送到药店,药店果然把这些骨片当“龙骨”收了下来。

“龙骨”,它经常被用来治疗破伤,俗称“刀尖药”。使用时将龙骨碾成粉末,贴在伤口 处,可以止血,帮助伤口愈合。除此之外,它还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妇科疾病和男子肾虚等症。 于是,小屯村的农民一有空闲就到处寻找挖掘龙骨。

殷墟甲骨文价值(见证殷墟的甲骨文明)(2)

中药龙骨

这种神奇的龙骨当然不是真正的龙的骨头,而是一种在地下埋藏多年并且已成为化石的动物 骨头。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动物的骨头?埋藏在什么地方?它的神奇之处只在于它能够治病吗? 其实,这里面藏着一个巨大的历史文化之谜。 被人们当成龙骨的这种骨片到底是什么珍贵的古物呢?这个谜底的揭开关系到一个非常重要 的人物,那就是当时在北京任团练大臣的山东福山人王懿荣。王懿荣非常爱好古物,是一位金石 学家,他对青钢器的铭文很有研究,也能鉴别一些古物的真伪。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王懿 荣身患疟疾,大夫给他开了一副中药,王懿荣服药时,在一味叫“龙骨”的药材上发现有人工的 划痕。这位对金石古文字有特殊爱好的文人马上意识到这可能是古代文字,于是立即分派家人, 到北京各大药店将有划痕的“龙骨”买了回来。几天之内,竟收集到三四百片“龙骨”。

殷墟甲骨文价值(见证殷墟的甲骨文明)(3)

王懿荣

王懿荣对西周春秋时的青铜铭文非常熟悉。这些“龙骨”上的文字与金文完全不一样:用笔 纤细,多方折而少圆转,肯定是周以前的文字遗存。于是他将《尚书》中记载的“惟股先人,有 典有册”与之联系起来,认为应该是股商时期的文字。

王懿荣因此成为最早发现甲骨文的学者。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王懿荣被迫自杀。所 藏甲骨主要流入金石学家刘鹗之手。1903年10月,刘在其编著的《铁云藏龟》自序中首次确定 了这些文字就是“殷代人的刀笔文字”,从而揭开了所谓“龙骨”之谜。 那么,这些“龙骨”到底是什么呢?他们上面鲜为人知的异样文字,又都记录了什么呢? 正如刘鹗所说,这些所谓的“龙骨”正是商代晚期的遗物。当时人们迷信占卜,凡事皆要问 卜。这样就产生了专门从事占卜的卜官,他们把占卜的经过和结果刻在龟甲或牛骨上,就形成了 后来所发现的“龙骨”。因为它是可在龟甲或者牛骨上的,所以称之为“甲骨文”。

殷墟甲骨文价值(见证殷墟的甲骨文明)(4)

占卜文化

此后,不断有人到小屯村对甲骨文进行挖掘、收集以及研究,在历时半个多世纪的发掘中, 共获得甲骨15万件,还有大型宫殿遗址56座,商晚期大墓11座,大型祭祀坑3个,其中殉葬和用来 祭祀的奴隶达五千人之多。这些资料,充分证明了小屯村这个中国北方普通的小村,却是3000 多年前商朝时期的国都。小小的甲骨文,竟为我们揭开了这么大的秘密!

商朝约从公元前14世纪末至公元前11世纪,历经273年。西周灭商后,这里逐渐衰落,而终成 废墟,至明代在这里设置小屯村时,这里已是一片田野。因为此地在商朝时被称为“殷”,所以 人们有时把商朝也称殷朝,所以废墟被称为“殷墟”。以后人们只在文献中见到“殷墟”二字, 而不知它在什么地方。因此,小屯村的发掘,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对甲骨文的寻找。

殷墟甲骨文价值(见证殷墟的甲骨文明)(5)

小屯村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商代历史的记载比较少,连司马迁写《史记》时都觉得资料匮乏。 而甲骨文的发现,正好弥补了史料记载的不足。甲骨文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农业、畜 牧业、田猎,还有天文、历法、医学、祭祀等内容,为我们研究商代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总之,丰富的甲骨卜为我们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大量而可靠的资料。但是,围绕着甲骨文 亦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着人们去探索。比如甲骨文至今已发现了4500多个单字,但目前已辨识的 只有2000个,剩余的2500多个单字尚不能辨认,大都是地名、人名或专用字。这也是甲骨学对现 代学者所提出的一大挑战。在已辨识的字中,亦有无法认定含义的,如“日又哉”这一卜辞,有 的人认为这也指日食,但亦有人认为这是最早的关于太阳黑子的记载。哪种说法正确,目前仍无 定论。

殷墟甲骨文价值(见证殷墟的甲骨文明)(6)

司马迁著《史记》

在甲骨文研究中,类似这样的问题还不少,如甲骨文中有关地名、河名的记载与现在的有关 地名、河流有什么关系,等等。20世纪70年代,在陕西周原遗址所出土的西周甲骨文,为甲骨学 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但是,其中一块甲骨上的文字要用五倍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那么在微 雕技术还不发达的西周时代,这么细小的文字是如何刻上去的呢?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