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天禧五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历1021年12月18日),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诞生。六十六年后,一代伟人在金陵古城的秦淮小宅走完了他极不平凡的一生。他虽未曾生于金陵,却与这座古城结下了极深的缘分,至少在此度过了二十年的光阴。钟山的清风白云,青溪、南浦的澄江碧水、白下门外的寒烟芳草……这些频繁出现在他诗词中的金陵风物,见证了他人生中诸多重要时刻,也给予了他生命中最深的温暖与归宿。
青少年时代,在南京确立人生目标
南京古称金陵,宋代江宁府所在地。景祐四年(1037)王安石的父亲王益就任江宁府通判(州府副长官),于初夏四月携妻儿抵达任所。这一年,王安石十七岁,正处于自我意识逐步觉醒的青春期。当时,在崇尚文治的基本国策影响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知识观念,弥漫整个社会,少年王安石却对这种世俗价值观产生了深深的质疑。经过长时间的阅读和思考,就在来到江宁的最初日子,他终于豁然开朗:知识、学问不应是吸睛的装饰、图利的工具,而应是实现自我德性完美的助力!他决心效法上古尧、舜时期的贤臣稷、契,以修身为本,成就圣贤式的人格,进而拯时济世,安邦定国。从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古代经典的学习中,试图获得“用心于内,不求于外”的自我修养功夫。在《忆昨诗示诸外弟》中,王安石记录了他思想转变的这一过程。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宝元二年(1039)二月,父亲王益因病去世。这时,王安石最小的弟弟还在襁褓之中,祖母谢氏则已七十五岁高龄。家中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十九岁的王安石不得不直面赡亲养家的重任。对于仕宦之家的子弟,科举无疑是最好也是最重要的出路。他暂时放下自己的人生理想,于宝元二年秋,与哥哥安仁、安道一起,进入江宁府学,专心修习举业。
游宦四方,南京令他魂牵梦萦
庆历二年(1042)三月,二十二岁的王安石以第四名的好成绩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最初的十二年,他先后任职于扬州(今江苏扬州)、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州区)和舒州(今安徽安庆)。其间因政绩卓著,朝廷多次召他进京,但他都以“家贫口众,难住京师”(王安石《乞免就试状》)为由谢绝了。直到至和元年(1054)九月,在欧阳修的极力劝说下,才勉强留在京城,担任群牧司判官。任满之后又改任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
游宦四方,渐行渐远,曾经只是客居之地的江宁,对王安石而言,竟有了故乡般的牵挂。在扬州,他自问:“已作湖阴客,如何更远游?”(《杂咏》)在鄞县,他感慨:“身留海上去何时,只看春鸿北向飞。”(《寄伯兄》)每次任满改官的间歇,穿过重重山水,即将回到江宁时,长久压抑心底的思念更是喷涌而出:“旅病愔愔如困酒,乡愁脉脉似连环。”(《姑胥郭》)“日日思北山(即钟山),而今北山去。”(《思北山》)在滞留汴京时,他甚至将整个江南视同魂牵梦萦的故土,最大的愿望就是回东南地区任职。
嘉祐二年(1057)四月,王安石终于如愿以偿,出知常州。第二年二月,又移任提点江南东路刑狱,治所虽在饶州(今江西鄱阳),但因工作关系,也常有机会回江宁。然而,令他深感意外的是,这次外任竟是如此短暂。十月,朝廷下诏,令他回京任三司度支判官,他虽百般推辞,一再上书请郡,但未获批准,只得再次匆匆北上。此后的四五年间,便一直留在朝中任职,并不断获得升迁:嘉祐五年(1060)同修起居注(负责记录皇帝言行),嘉祐六年(1061)任知制诰(负责起草皇帝诏令),可说是仕途通达,前程似锦。但是,“新蕊谩知红蔌蔌,旧山常梦直丛丛”(王安石《季春上旬苑中即事》),他心中始终无法忘怀江宁的草木与山川。嘉祐八年(1063),在《题西太一宫壁》中,他无限深情地写道:“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宋舒绘王安石
中年居丧,南京城里设帐讲学
嘉祐八年(1063)八月,王安石的母亲去世。按照当时礼制,他即刻办好解官手续,扶柩离京,归江宁守制。居丧期间,他结交了许多僧人和道士,借助佛、道的观念与修持方法,逐渐从丧母的痛苦中走了出来,得以利用守制时期的闲暇和清静,从事学术研究。他将多年研究《诗经》的心得、札记进行整理,撰写成《周南诗次解》《国风解》两篇文章。与此同时,又开始研究《周礼》《仪礼》《礼记》三部典籍,希望有所论著。
此时,王安石的诸多著述,早已风行天下,如《淮南杂说》《易解》《洪范传》等,当时都以单行本行于世间,隐然已成学术经典,人们争相购求、抄录、精读,蔚为风气。其中一些经典名句,士人皆能出口成诵,“天下推尊之,以比孟子”(马永卿《元城语录》)。
得知王安石闲居江宁,许多青年学子呼朋引伴,千里迢迢,登门求教。如,彭汝砺、杨骥来自鄱阳,陆佃(陆游祖父)来自越州,龚原来自处州,王据来自临川,沈凭来自桐川,蔡渊来自丹阳,王无咎来自常州,杨训来自浦城,蔡京来自兴化……当然,也有不少江宁本地的学子,如,郑侠、徐君平等,此外还有许多没有留下姓名的从学者。一时之间,“士子归赴如市”(吕南公《临川王君墓志铭》)。多年后,陆佃曾作《依韵和李知刚黄安见示》追忆当时盛况。诗歌以江宁壮阔的山水景物为背景,烘托王安石学术的博大精深,以及他门下千骑并驻、桃李满园的动人景象。
《王荆公唐百家诗选》
三任知府,开新河造福南京百姓
王安石一生曾三次担任江宁知府。第一次是治平四年(1067)闰三月,新继位的神宗皇帝诏令王安石知江宁府。王安石请辞不允,遂于五月二十八日就任。仅仅四个月后,神宗便任命王安石为翰林学士,召他进京,委以重任。第二次是熙宁七年(1074)四月,由于历时数月的全国性大旱,变法遭遇前所未有的阻力,王安石辞去宰相之职,以观文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知江宁府。此次任期也仅持续不到一年,即于熙宁八年(1075)二月再次拜相。第三次则是熙宁九年(1076)十月,因变法派内部矛盾,以及长子王雱病逝,王安石心灰意冷,坚决辞去相职,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此时王安石已无心仕途,一再请辞,于熙宁十年(1077)六月卸任。
江宁城西北栾家矶一段水路,风高浪险,往来商船、旅客,常常在此遭遇不测。熙宁五年(1072),江南东路转运司与江宁府曾联合治理,虽有所改善,但未能真正解决问题。王安石知江宁时,经过多方考察、调研,决定另开新河,“以避栾家矶数十里风水”(张舜民《郴行录》)。新河建成后,“甚为行舟之利”(同上)。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南京玄武湖的历史上,700年来一直记载王安石作《湖田疏》,奏请将玄武湖“废湖为田”,对此,南京本地文史学者早在2008年已有详实考证:《湖田疏》是一篇伪作,所谓王安石“废湖为田”是一桩历史冤案。事实上,王安石十分重视水利建设,担任鄞县令时,就曾率领全县人民,“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邵伯温《邵氏闻见录》);知常州时也曾动员各县开挖运河,希望改变常州年年灾害的局面;主持变法时,更是推出“农田水利法”,为各地兴修水利提供政策支持。作为一名务实有为的官员,王安石深深懂得,在以农为本的国度,兴修水利,是抵御自然灾害、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王安石传》 崔 铭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晚年退隐,钟山脚下泯然众人的老居士
熙宁十年(1077)六月,摆脱了仕宦的羁缚,王安石开始了他的退休生活。
他酷爱钟山风景,每天早餐后,或幅巾杖履,或乘驴而出,必定去钟山漫游一圈。有时早出晚归,有时半途而返。日复一日,与山里的村夫野老渐渐熟识,特别是一个姓张的老头,王安石每次经过他家门口,都会亲切地招呼一声“张公”,老头则高兴地回应一声“相公”。一天,王安石忽然哈哈大笑道:“我做宰相这么久,只和你一字不相同呀!”另一次,和一位老太太攀谈,老太太说自己得了疟疾,王安石刚好随身带着药盒,忙取出药来送给她。老太太回赠给他一缕麻线,说:“请相公带回去给相婆。”他笑着接受了。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认识他,尤其是那些来钟山游玩宴饮的人。一天,王安石纵步山间,碰见一群士子坐在树荫下“盛谈文史,词辩纷然”(刘斧《青琐高义》),于是也在旁边坐了下来,那帮人兀自高谈阔论,似乎没有注意到他的存在。见他听得认真,过了好一会,其中一人忽然扭头问道:“你也读过书吗?”王安石唯唯而已。那人又问他姓甚名谁,他拱手答道:“安石姓王。”于是“众人惶恐,惭俯而去”(同上)。
为了便于亲近钟山,元丰二年(1079),王安石在白下门外谢公墩修筑宅第,“去城七里,去蒋山亦七里”(《景定建康志》),名为半山园,自号半山居士。“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魏泰《东轩笔录》),远远望去就像一座旅店,没有一点点高门大户的气派。
自由自在的生活,使他的心中充满了诗意和雅趣,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不仅继续从事学术研究,而且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篇,学者王安石、文学家王安石,比位高权重的宰相王安石,更富有吸引力与亲和力。
是江宁的美丽山水与温暖人情,滋润了他的心灵,使他的生命变得更加绚烂缤纷!
特约撰稿 崔 铭
(本文作者为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校对 盛媛媛
来源:紫牛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