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光山色淡溟濛,千尺浮图兀倚空。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这句诗来自元朝诗人尹廷高所写,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雷峰塔落日余晖山色空蒙的景象,阳光下,水光潋滟,佛塔伫立,风景如画。

雷峰塔始建于公元975年,是吴越国王钱俶为供奉佛螺簮发舍利而建造的佛塔,另一说是为其宠妃黄氏得子而建。因处杭州南岸夕照山之最高峰——雷峰顶上,故又名雷峰塔。雷峰塔主体为平面八角形体仿唐宋楼阁式塔,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总高达71.679米。我们作为现代人都知道,在古代修建高层建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层数不多还好些,如果设计层数过多,在没有塔吊、缆车等设备帮助高空作业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层,修建的难度系数就要大增。

根据各方面资料,对于雷峰塔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传说,有的是说雷峰塔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王为纪念他的爱妃所修建的佛塔;也有传言说雷峰塔是民间爱情故事的流传,是法海镇压了白蛇妖的故事,不过基本可以确定,现在的雷峰塔是新修建的。北宋宣和二年,雷峰塔被战乱损坏,到了南宋庆元年间被重修,而“雷峰夕照”则被人称为西湖十景之一,可真光彩夺目。

雷峰塔之谜(雷峰塔的那些传说)(1)

雷峰塔的传说可谓是数不胜数,但是大多都与神话相关,传说有个贫瘠的村子叫夕凤村,靠养蚕织布为生,一天,有个村民救了一位疯和尚,和尚为报答这个村民,就给了他一块砖石,并神秘的说:“这是雷峰塔的经砖,是宝贝”。村民将信将疑的将“经砖”供奉起来,从此他家的蚕丝质量变得特别好。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下,“经砖”被传成“金砖”,大家听说后都纷纷去雷峰塔挖“金砖”。还有一个是说,

早年间杭州西湖有户人家患病久治不愈,事事不顺,于是请高人指点:“峰塔下面镇压着蛇祖白娘子,如果取一块雷峰塔的地砖放在家里供奉,或可化解”。老人照做,取来塔砖供奉后病得愈,家事也变顺。于是塔砖具有“辟邪”、“宜男”、“利蚕”的故事流传开来,杭州城的百姓大家你一块我一块的,雷峰塔的砖被取走了很多块,这无疑是又破坏了雷峰塔的建筑结构,到了民国十三年,国内军阀纷争不断,百姓苦不堪言,大军阀孙传芳为称霸东南,攻入了杭州城。可当他的大军进驻杭州的时候,残破不堪却始终屹立的雷峰塔,突然坍塌了。

据说,在雷峰塔倒塌的瞬间,尘土漫天飞扬,乌鸦盘旋不散;西湖的水始终震荡不休,仿佛世间万物都不愿看到军阀对杭州的践踏。也是,雷峰塔一直以来都被人们当做好运的象征,福泽正义的象征,面对军阀的胡作非为,它的倒塌,也代表了对战争行为的抗议。

如今被修缮后的雷峰塔,充满了现代的气息,在塔中心的位置,有两座透明的电梯,可以直达塔顶。新塔不仅有很高的科技含量,而且样子还保持了宋代的建筑风貌,具有的审美价值不可估量。在塔的内部,每一层都有不同的故事,墙身刻着不同的木雕,在灯光照射下,栩栩如生,仿佛一位老人在诉说着他经历过的世间万事。

不过登塔之后可以欣赏的风景是不变的,还是从前那个西湖。挖掘后的地宫也逐渐向世人开放,大家可以近距离观看那些保存下来的古砖,穿梭千年的历史历史,若是有兴趣的还可以带走一块有编号的塔砖回家图个吉利与心安。

纵观历史长河,人生是短暂的,但是雷峰塔几经变幻,即使一开始的建塔人已长眠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新的雷峰塔又凭借崭新的风貌和丰厚的内涵大放光彩。

雷峰塔之谜(雷峰塔的那些传说)(2)

虽然不少人对雷峰塔的倒塌很惋惜。但也有不以为然的人,比如鲁迅先生,他对雷峰塔的倒塌持抱有理智态度,先后写了《论雷峰塔的倒掉》,《再论雷峰塔的倒掉》,甚至在文章中说,雷峰塔的倒塌是活该。因为他把雷峰塔当成是传统封建势力的象征,镇压了人们对真爱与自由的追求,所以它倒塌了就相当于封建社会的倒塌。

雷峰塔的修筑承载着万千子民对太平盛景的祈愿、对大好山河的敬畏、对真情实感的歌颂。其中的寓意象征着我们祖国的发展与繁荣昌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