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2021年1月27日,商务部发布了2020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对218家国家级经开区进行排名其中,排名前十的有苏州工业园区、广州经开区、天津经开区、北京经开区、昆山经开区、江宁经开区、青岛经开区、烟台经开区、南京经开区、杭州经开区,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前30名?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前30名
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2021年1月27日,商务部发布了2020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对218家国家级经开区进行排名。其中,排名前十的有苏州工业园区、广州经开区、天津经开区、北京经开区、昆山经开区、江宁经开区、青岛经开区、烟台经开区、南京经开区、杭州经开区。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东部沿海经济大省江苏的经开区有4家位居前十,所占比例达到4成,其中苏州、南京各有两家。苏州工业园区不负众望,再次成功“卫冕”,这是自2016年商务部开展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以来,苏州工业园区第五年“摘冠”。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表示,从考核评价结果看,218家国家级经开区总体上呈现总量扩大、结构优化、效益和质量提升、开放带动作用增强的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2019年,218家国家级经开区GDP 10.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0.6%。218家国家级经开区GDP占所在地级市比重为14.1%,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综合发展水平十强,江苏拿下四席
根据商务部的消息,在此次考核评价中,考核评价工作组对《考核评价办法》确定的五大类53项指标进行了集中评审,通过量化评价方法确定了218家国家级经开区的综合排名和单项排名。
江苏省的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开区、江宁经开区、南京经开区跻身综合排名前十强,分别位列第一、第五、第六、第九名。而在综合发展水平前30名名单,江苏榜上有名的经开区达到8家,约占27%。另外四家分别是徐州经开区、连云港经开区、南通经开区、镇江经开区。商务部表示,这30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万亿元,同比增长7.4%,占218家国家级经开区比重的36.4%。
在吸收利用外资排名前10名名单中,江苏省的苏州工业园区、南京经开区分别排名第五、第七。这10家国家级经开区实际利用外资171亿美元,同比增长21%,占218家国家级经开区利用外资总额的31.3%。
在进出口总额前10名名单中,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再次入列,并与其他7家排名前十的国家级经开区贡献了进出口总额2.5万亿元,占218家国家级经开区进出口总额的39.3%。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级开发区为稳外贸、稳外资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压舱石”作用日益凸显。2019年,218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进出口总额6.4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为20.2%;实际使用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547.6亿美元,占全国利用外资比重为22%。
苏州工业园区五连冠,南京经开区坐稳前十
经开区之于江苏来说,就像是引擎之于汽车。过去几十年,蓬勃发展的经开区成为带动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当地经济实力的增强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2019年,江苏各类经济开发区累计为江苏全省创造了40%的经济总量。
拿“全国冠军”苏州工业园区来说,2020年,全年预计GDP约2900亿元,同比增长约6%,成为“GDP 2万亿俱乐部城市”苏州的重要增长极。
在开放型经济发展方面,苏州工业园区也取得了超预期的成绩。据苏州工业园区官方微信披露,2020年,该园区实际利用外资19.7亿美元,增长100.6%,创历史新高。参天全球眼科制药基地、阿迪达斯智能运营中心、微软亚太研发集团苏州二期等外资项目纷纷“抢滩”苏州工业园区。
另外,2020年,苏州工业园区新兴产业发展迅猛,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产业三大战略性新兴总产值达2494亿元,增长22.9%。其中,生物医药创新成果倍增,产值突破千亿元,集聚相关企业近1700家。
进击的南京经开区也展现了良好的成长性。据商务部历年的考核评价结果,南京经开区于2018年滑落到综合排名第11位,经过一年的努力,在2019年再次回到前十强并跻身第九位,2020年守住了这一历史最好成绩。
数据显示,2020年,南京经开区预计全年GDP1200亿元,同比增长5%;完成外贸进出口932亿元,同比增长10.7%,表现出较好的发展韧劲。
在南京城市向东发展的战略机遇下,南京经开区招商引资冲劲十足。其中,全年实际完成内资326亿元,同比增长78%;千万美元(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投资总额达1528亿元,领跑南京全市开发园区。
新型研发机构签约备案、高科技企业培育申报、国家高层次人才、有效发明专利数等指标,南京经开区在科技创新方面活力迸发。其中,位于南京经开区的中国(南京)智谷,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这里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近300家,核心产业规模8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800亿元,成为南京乃至江苏产业集聚度最高、科研创新力最强、营商环境最优的AI产业集群。
责任编辑:李克诚
校对:张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