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邱贻生制作的毛猴。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谈昦玄 高琳轩)辛夷(越冬的玉兰花骨朵)做躯干,蝉头做猴头,蝉腿做上肢,蝉爪做下肢,几下拨弄粘挑,一只三四厘米高的毛猴便在邱贻生手中活灵活现。围在他身边的孩子们,一个个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完善手中的作品。

日前,作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毛猴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55岁的邱贻生在首都图书馆教人们制作毛猴。

非遗毛猴简介和故事(非遗传承人邱贻生和他的毛猴绝活)(1)

; ; ;;

非遗毛猴简介和故事(非遗传承人邱贻生和他的毛猴绝活)(2)

; ; ; (图为邱贻生在教孩子们做毛猴。新华社记者谈昦玄摄)

毛猴起始于一百多年前的清道光年间,过去叫“药制玩儿猴”。是北京独有的民间手工艺品,主要靠四味中药材--蝉蜕、辛夷、白芨和木通组合,按人的肢体特征粘接成各种形态的猴像,展现老北京民俗文化与生活趣味,是老北京的文化符号和历史记忆。

邱贻生说,这三四厘米高的小物件,曾风靡于京城民间,去药铺抓药,药铺赠送做毛猴的药材包,去集市庙会,常见毛猴身影,小学手工课堂上也有毛猴制作的章节,报纸上总有关于毛猴制作技艺的报道……邱贻生就是在那时迷上毛猴的。

1985年,20多岁的邱贻生去拜访朋友,对人家多宝阁架子上的毛猴一见倾心,从此开始学做毛猴。那时,北京城到处都是蝉鸣声,他便上树找蝉蜕。1988年的地坛庙会,他在民俗摊位上拿出自己的毛猴处女作求毛猴制作艺术大师曹仪简老先生指点,得到一句:有形但无神。

“让没有表情、不会说话的小毛猴讲故事,把‘神韵’做出来,你就上道了。”曹老先生对他说。

这句提点,让邱贻生铭记于心。为了让拟人化的毛猴活起来,他观察人的一举一动,了解老北京民俗,没日没夜地做毛猴,有空就构思作品立意……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2004年凭借作品《厂甸庙会》荣获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

非遗毛猴简介和故事(非遗传承人邱贻生和他的毛猴绝活)(3)

非遗毛猴简介和故事(非遗传承人邱贻生和他的毛猴绝活)(4)

(图为邱贻生制作的毛猴)

二十年来,他不断向大师曹仪简求教,想拜他为师。曹老先生不吝赐教,但拒不收徒,原因是担心年轻人心浮气躁,守不住匠心。

但最终,七十多岁的曹老被邱贻生制作的一本剪报打动了--这是一本历时二十多年的厚厚的剪报,贴满了关于有关“毛猴曹”的报道,曹老看后热泪盈眶。2008年,邱贻生正式拜师曹仪简门下,成了他的唯一弟子。

非遗毛猴简介和故事(非遗传承人邱贻生和他的毛猴绝活)(5)

(图为邱贻生制作的剪报)

非遗毛猴简介和故事(非遗传承人邱贻生和他的毛猴绝活)(6)

(邱贻生和师父曹仪简合影)

被尊为“毛猴曹”的曹仪简是中国历史名著《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后人,喜欢从书中找灵感,作品尤其讲究文思立意,不苛求技巧。他常给邱贻生讲故事,民俗传说、人文轶事、人生滋味娓娓道来,让邱贻生大长见识。邱贻生意识到,不仅要观察人的举动把毛猴做活,还要让毛猴有故事。

有长者告诉他,过去老北京有三挂洋车:“伊犁马”“草上飞”和“花裤腰”。“伊犁马”跑得快,专为外国人拉车;“草上飞”出城拉车,专捡草地脱了鞋跑;“花裤腰”技艺卓越,区别于其他车夫的白色裤腰。还有人告诉他,老北京的搬家公司有“窝脖”这一行,专搬易碎品,把瓷器等放在脖颈窝上……

于是,旧时京城里的老街景、老房子、老行当,一一被邱贻生表现在作品中,承载着他对民俗的感知与情怀。

在毛猴的微缩世界里,邱贻生点石成金,废纸变老墙,草枝变家什,鞋眼变礼帽,牙签变旗杆,纸片变领带,铁丝变小车……“做毛猴,最绝的是你能体会到大自然造物的神奇,什么都能利用上,我简直想象不出,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这般绝妙的艺术。”

非遗毛猴简介和故事(非遗传承人邱贻生和他的毛猴绝活)(7)

非遗毛猴简介和故事(非遗传承人邱贻生和他的毛猴绝活)(8)

非遗毛猴简介和故事(非遗传承人邱贻生和他的毛猴绝活)(9)

非遗毛猴简介和故事(非遗传承人邱贻生和他的毛猴绝活)(10)

老舍夫人胡絜青曾这样描述毛猴:“半寸猢狲献京都,维妙维肖绘习俗。白描细微创新意,二味饮片胜玑珠。”

半寸猢狲,百态人生。与毛猴结缘三十年,邱贻生做出了400多幅作品,其中包括《厂甸庙会》《旧京食街》《老天桥》等还原历史记忆的作品,还有聚焦现代题材的《网络黑客》《保镖》等作品。在他手中,毛猴的生活场景与时俱进。

常有外国人去邱贻生家参观。一次,为能更好地观看毛猴作品,一位西装笔挺的老外直接跪在了满是木屑、废料的地板上,看着作品哈哈大笑,连称“好玩!”那一幕让邱贻生记忆犹新,虽然有着文化差异,但外国人理解了毛猴作品里的幽默。

非遗毛猴简介和故事(非遗传承人邱贻生和他的毛猴绝活)(11)

非遗毛猴简介和故事(非遗传承人邱贻生和他的毛猴绝活)(12)

非遗毛猴简介和故事(非遗传承人邱贻生和他的毛猴绝活)(13)

“毛猴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拟人化。毛猴没有眼睛,但用心做出来的毛猴,它的喜怒哀乐,你却全都能看明白。”邱贻生说,“随着光线变化,你能感觉到毛猴的脸上闪现出眼神,通过毛猴的一举一动,你能揣测出它的心情。这时,它的眼睛就在你心里。”

为了做出更好的毛猴,邱贻生每年夏天去郊区采集蝉蜕,日日带着干粮早出晚归、摸草爬树,这样的搜集会持续半个月。采回的蝉蜕个个要用毛笔刷洗干净,晾干收好,这都是他的宝贝。

如今,北京做毛猴的艺人只剩下10多人,但邱贻生不担心这项好技艺会失传,只为收徒一事而略感忧虑。“没遇到像我这么痴迷毛猴的人,就没收徒。”不过,他有很多学生——如今,毛猴重返校园,一次次手工课让更多孩子们感受到做毛猴的乐趣。

邱贻生说,制作毛猴,就是以物代猴,以猴代人。每只毛猴都有自己的故事,而制作毛猴的境界就在于心思,在于心中有生活。“做毛猴没什么绝活,所谓绝活,就是人内心的感受。”

非遗毛猴简介和故事(非遗传承人邱贻生和他的毛猴绝活)(14)

非遗毛猴简介和故事(非遗传承人邱贻生和他的毛猴绝活)(15)

非遗毛猴简介和故事(非遗传承人邱贻生和他的毛猴绝活)(16)

非遗毛猴简介和故事(非遗传承人邱贻生和他的毛猴绝活)(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