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祖宜做的饭(为学厨艺放弃博士学位)(1)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文|诸神的恩宠

“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两顿!”

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从这句话里,能真切地感受到美食有多大的魅力。

民以食为天。人人都要吃饭,没有人不爱美食。然而你能想象吗,有个人因为热爱美食,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博士学位;为了美食,她专门跑去厨师学校学烹饪;为了美食,她拍了大量短视频,手把手教网友如何做出色香味俱佳的美味。最终,她成了众多吃货的偶像,还出了三本美食畅销书。

庄祖宜做的饭(为学厨艺放弃博士学位)(2)

这个人,就是庄祖宜。她的人生故事,真实中透着传奇,传奇中又满是人间烟火的味道。

01爱上烹饪,是逃避也是救赎

庄祖宜做的饭(为学厨艺放弃博士学位)(3)

庄祖宜出生于台湾,从小就是学霸。从台师大英语系毕业后,她做过歌手、老师、翻译等多种工作。1998年,她只身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硕士。

硕士毕业后,她顺利考入华盛顿大学做博士。攻读博士的6年里,她通过了所有资格考试。2006年,眼看就要拿博士学位了,她却做了一件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事情——从学者转行为厨师!

从学者转行做厨师?听起来不可思议,然而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做出这个大胆的决定,庄祖宜仅用了两周时间。而这个决定,又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庄祖宜做的饭(为学厨艺放弃博士学位)(4)

原来,进入华盛顿大学后,庄祖宜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她的研究方向是“美籍华人回流”,这个课题比较冷门,撰写毕业论文时,她几经删改,仍达不到导师的要求,她为此痛苦不已。

由于劳累过度,又不见成效,她陷入了极度的焦虑状态。同时,她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头疼、背痛、肚子痛天天折磨着她。她去看医生,医生告诉她,她必须在20分钟内做手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那一刻,她听到内心有个声音在说:死了也好,死了就不用写博士论文了。

就在庄祖宜的身心即将崩溃时,爱情和美食拯救了她。

庄祖宜做的饭(为学厨艺放弃博士学位)(5)

2006年,庄祖宜和美国人林杰伟恋爱并结婚。林杰伟是一名外交官,新婚不久,庄祖宜便跟着他搬到波士顿生活。一天晚上,她无意间看了美国美食名人朱莉娅的传记,深受启发。

朱莉娅36岁开始学烹饪,凭借自身努力,最终成为美国最著名的大厨。此外,她的丈夫也是一名外交官。茱莉亚的故事,让迷茫中的庄祖宜看到了希望。看完传记后,她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学厨艺。

30岁那年,她果断地放弃博士学位,找到大名鼎鼎的剑桥厨艺学校,缴了学费,正式成为一名学徒,开始学习西餐烹饪课程。

庄祖宜做的饭(为学厨艺放弃博士学位)(6)

对于放弃学业这件事,庄祖宜说:“一开始上厨艺学校时,并没有打算放弃博士学位,本想学完再回去写论文。但上了两个星期之后,我就觉得学厨艺才是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对于多数人而言,做菜只是做菜。而在庄祖宜眼里,做菜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修行。

写论文,让庄祖宜备受打击。但做菜就不同了,那是一种极美妙的体验。她说:“做菜的乐趣,就在于它看得到摸得到,闻得到吃得到,而且有付出必有回馈。看着葱蒜辣椒噼噼啪啪地在油锅里弹跳释放香气,酒水注入沸腾弥漫于空气中,那种满足感是非常真切踏实的。”

庄祖宜做的饭(为学厨艺放弃博士学位)(7)

对庄祖宜来说,爱上烹饪,是逃避也是救赎。烹饪缓解了她的焦虑情绪,也带给她崭新的人生体验。

在厨艺学校里,庄祖宜从零做起,一点点学习,一点点摸索,厨艺进步神速。毕业考试时,她做的两道菜——茶香熏鸭和煎牛排搭配渐层菠菜糕,都深受好评。

一个优秀的厨师,就这样正式出道了!

02美食的疗愈作用,远大于味觉享受

庄祖宜做的饭(为学厨艺放弃博士学位)(8)

洗菜、切菜、淘米、炖肉……看着一堆堆食材,变成一道道佳肴,庄祖宜的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小小的厨房,消除了她的焦虑感,也带给她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林杰伟是外交官,每隔三年就会被派去不同驻地。作为妻子,庄祖宜会跟随他一同前往。截止2018年,婚后12年里,这夫妻俩前后搬过7次家。波士顿、华盛顿、香港、上海、成都等地,都留下过他俩的身影。

庄祖宜做的饭(为学厨艺放弃博士学位)(9)

有段时间,庄祖宜随丈夫移居香港。不久,她就在在高级餐厅Amber当起了学徒。在那里,她每天工作12小时,下班累到腰酸背痛。一次,她徒手端热盘子,手被烫出水泡,即便如此,她也从不抱怨半句。

她坚信:自己一定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厨师!

2010年,林杰伟被调到上海工作,在上海的三年里,庄祖宜一边学厨艺,一边还忙里偷闲生了两个孩子。她迷上了上海的美食腌笃鲜,于是她经常蹲在地上和家政阿姨学打百叶结。好几次,腿都快失去知觉,仍乐此不疲。

庄祖宜做的饭(为学厨艺放弃博士学位)(10)

2017年,林杰伟升任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的领事,这意味着他们要在成都住三年。庄祖宜的外公外婆都是四川人,从小她就对四川怀有浓浓的乡情。这次回到祖籍,她的心情格外激动。

初到成都时,新家还没有收拾好,庄祖宜一家天天下馆子。从高档餐厅到街边摊,她都一一尝遍。川菜又麻又辣,南方人大多受不了,庄祖宜却大呼过瘾。此外,她还向别人学四川泡菜的做法。一有空,她都会给家人做红油水饺、蛋烘糕等四川美食。

庄祖宜做的饭(为学厨艺放弃博士学位)(11)

有趣的是,在庄祖宜的影响下,林杰伟也成了一名吃货。夫妻俩每到一地,最爱逛的就是菜市场,蔬菜、香料、干货、水产,一个个摊位走下来,不但不累反而身心愉悦。渐渐地,林杰伟也练就了一手好厨艺。

行走世界各地,庄祖宜发现,但凡去菜市场卖菜的,大多是中老年人,而年轻人一般都去超市。她认为,传统的菜市场需要想些新办法来吸引年轻人。她还发现,亚洲的菜市场比欧洲的更有生活气息,但亚洲的菜市场卫生普遍较差,这一点亟待改进。

庄祖宜做的饭(为学厨艺放弃博士学位)(12)

庄祖宜说,对于当年学厨艺这个决定,她从未后悔过。繁重的学业摧垮了她,而美食却疗愈了她的身心。即使是在最无助的时刻,她也能通过烹饪美食,获得慰藉和力量。

03学厨艺,不仅疗愈了她更成就了她

在厨师学校学习时,为了练颠勺,庄祖宜没事就炒饭、炒面。她说:“加了热油的食物配上喷香的烟雾、火舌与吱吱声响,我的心脏好像也跟食物一起弹跳,在抛起的瞬间享受飞跃的快感!”

庄祖宜做的饭(为学厨艺放弃博士学位)(13)

厨艺讲究煎炒烹炸煮,经过多年的专业训练,如今庄祖宜对烧菜这件事已经游刃有余了。

无论在哪里生活,每天早上丈夫上班孩子上学后,庄祖宜都会步行去逛菜市场,搜罗时令鲜蔬。她认为,认识一个地方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尝试当地的美食,来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做菜时,庄祖宜永远是专心致志的模样。她会拿着菜刀专注地切姜丝,切完后,挑出一两根姜丝,放到嘴里嚼一嚼,品尝是否新鲜;切榨菜时,她会把榨菜剁细之后放入碗中,切完后,看到菜板边洒落了菜渣,就赶紧把台面擦干净。

庄祖宜做的饭(为学厨艺放弃博士学位)(14)

刚开始用烤箱时,她什么都不懂。多少度、烤多久,都会严格按照食谱执行。而现在呢,她仅凭嗅觉、听觉、触觉,就能精准地判断出食物是否烤好。比如,看一只烤鸡的颜色,她就能知道它烤好没有。

有了孩子之后,庄祖宜的饮食观念悄然发生了改变。过去,她更关注厨界的尖端技艺,而现在,她最关心食材的品质。

庄祖宜做的饭(为学厨艺放弃博士学位)(15)

小时候的味觉经验对人的影响很大,很多美食家吃遍了全世界的山珍海味后,依然会对小时候吃过的美食念念不忘。 庄祖宜也不例外。她说自己在最脆弱时,最想吃的就是台湾的牛肉面。但同时她也承认,人的饮食习惯是不断变化的,味觉也是可以开拓的。每多尝试一种新食物,口味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庄祖宜做的饭(为学厨艺放弃博士学位)(16)

由于常年研究文化人类学,庄祖宜常把做菜当成田野调查,她对食材应用、饮食风潮等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2006年,庄祖宜开始写博客,账号名为“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在她看来,厨艺的天地无限大,田野调查需要用一辈子来做。在她家的餐厅里,悬挂着一副毛笔字,上面写着“人间田野”四个字,题字人是台湾作家张大春。

庄祖宜做的饭(为学厨艺放弃博士学位)(17)

在亲朋的鼓励下,庄祖宜还拍摄了大量小视频,每期介绍一道菜。许多小白看完这些视频后,都纷纷走进厨房,挥动起锅铲。

2009年,庄祖宜出版了《厨房里的人类学家》一书。这是第一本用中文记录在西方学习厨艺的美食书籍,书刚一上市就卖断了货,庄祖宜由此名声大噪。

庄祖宜做的饭(为学厨艺放弃博士学位)(18)

2013年,她又出版了《其实,大家都想做菜》;2015年,她再接再厉,出版了第三本书《简单·丰盛·美好》,这本书一面世就成为了畅销书。

庄祖宜常年旅居国外,她的美食书融汇中西,既有糖醋小排、口水鸡等中国地方美食,也有西班牙的西红柿冷汤、地中海烤鱼、美式松饼等世界美食。她写的书和视频,都很简单。简单又好吃,是她做菜的唯一原则。

庄祖宜从小热爱美食,在她人生的至暗时刻,正是美食带她逃离了窘境,给了她意想不到的收获。

04享受生活,从认真做一道菜开始

庄祖宜做的饭(为学厨艺放弃博士学位)(19)

十几年来,庄祖宜跟着丈夫四海为家,品尝过世界各地的美食。

她说,初到一个地方时,你听不懂当地方言,吃不惯当时食物。当你吃很喜欢吃当地食物,甚至还想自己亲自下厨做的时候,那就说明你已经融入当地文化了。

烹饪美食,成为庄祖宜认识世界和人类的桥梁。如今她最想做的事,就是等丈夫退休后,开一间小饭馆,她亲自掌勺迎接四方宾朋,闲暇时又能和丈夫一起去看落日。

庄祖宜做的饭(为学厨艺放弃博士学位)(20)

当年,庄祖宜毅然放弃博士学位,一头扎进美食界,就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快乐。如今,她已经用美食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她看来,做美食不仅是为了果腹,更是一种精神享受。

做任何事情,能得到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单纯而热情。庄祖宜恰好就具备这种特质。她凭着对美食的本能热爱,半路出家,最终闯出了一条大道,还让千万人从中受益。在美食界,她既是厨师,也是“传道者”。

庄祖宜做的饭(为学厨艺放弃博士学位)(21)

三毛说:“爱自己,才能让人生更丰盈。”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亲自下厨费时费力,很多人宁愿叫外卖,也不愿下厨做饭。然而,外卖毫无营养,外卖吃的越多,对食物的探索欲就会越低。

少去餐厅,多下厨房,是庄祖宜给当代人的建议。她深信,在厨房炊烟中,体味柴米油盐的生活,也是一种人生旨趣。

庄祖宜做的饭(为学厨艺放弃博士学位)(22)

追求美食是人类的本能。美食除了能满足我们的味蕾外,最大的功效是治愈人心。

炊烟袅袅是人间,活在世间,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今天,无论你身处何方,都请亲自下一回厨,为自己做一顿美食。

要知道,为自己做一顿美食,如此具有仪式感的行为,不仅是热爱生活的表现,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一个善待自己的人,必将被生活所善待。“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庄祖宜,便是最好的例子。

#我,无条件写作#(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参考资料:

1、《理想国》:庄祖宜:跟着外交官丈夫去游牧,用锅铲“炒熟” 异乡

2、《界面》:庄祖宜:大家都应该回到吃多一点菜、吃少一点肉的生活

3、《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4、庄祖宜做菜短视频

庄祖宜做的饭(为学厨艺放弃博士学位)(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