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在“千年古城”——阳谷县境内,阳谷县虽然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千年古城”确实是如假包换的,阳谷县始置于隋朝,距今已1400余年可这“千年古城”的名号,到如今也只剩下纸面概念而已,能够佐证千年历史的,除了景阳冈上的土丘,恐怕也找不出其他更让人信服的内容了,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历史概要?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历史概要(第二篇-历史)

历史概要

我们村在“千年古城”——阳谷县境内,阳谷县虽然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千年古城”确实是如假包换的,阳谷县始置于隋朝,距今已1400余年。可这“千年古城”的名号,到如今也只剩下纸面概念而已,能够佐证千年历史的,除了景阳冈上的土丘,恐怕也找不出其他更让人信服的内容了。

得益于明朝施耐庵的《水浒传》和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阳谷这个名字也总算是有一些人知道的。也不知道这两位对阳谷有恩的作家,当年有没有真的到这里看一看。说他俩对阳谷县有恩是不过分的,因为他们的故事让现在的阳谷、东平、梁山等组成了水浒文化圈,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览。甚至还开发了不少与水浒有关的特产,比如“潘金莲咸菜”“武松牛肉”“武大郎炊饼”“景阳冈酒”等,作为阳谷本地人,坦白地说,这些东西我一样也没吃过。不是说他们不好,只不过是确实没兴趣尝一尝,在我看来,这些水浒特产能够丰富旅游产品,也能增加老百姓的收入,积极意义还是很大的,即便有的是以“潘金莲”这种不怎么的正面的人物命名的。像“潘金莲”“西门庆”这种负面形象虽然大部分人的态度都是“嗤之以鼻”,但不得不承认,这两个人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我认为,一个是因为《水浒传》、《金瓶梅》这两部名著都有涉及,可能起到了强调作用;一个可能就是这种题材的故事更能引起大家兴趣,激起群众的反感情绪,从而对这种违背伦理的行为进行道德讨伐。此外,与阳谷有关的人物就是“武氏兄弟”了。武大郎和武松其实并非阳谷本地人,是河北邢台清河县人,其实“武大郎”是施耐庵根据《大宋宣和遗事》和《宋江三十六人赞》衍生编撰出来的人物,并没有人物原型。而武松应该确有原型的,据《浙江通志》记载,武松是个常在涌金门一带卖艺的流浪汉。只不过,不知道真实世界里的他怎么就跑到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的。

说起景阳冈和狮子楼,现在还有实物,只不过狮子楼和景阳冈上的建筑都是后期翻建的,“狮子楼”这三个字还是沈雁冰(茅盾)先生写的。围绕着狮子楼还建起了“仿宋一条街”“紫石街”“紫汇湖”,其目的应该就是配合“水浒文化圈”吸引游客吧。只不过假的就是假的,我个人觉得都是现代气息,没有感受到一丝古意。至于景阳冈,大概还比不过大一点的城市里的一个公园吧,成人门票要30大洋,里面却只有一个大土坡,几间和仿宋街差不多风格的房子,两只不是很肥、一直转来转去的老虎,一个公共厕所,实在是没有参观游览的必要。这是我参观后的真实感受,不是刻意诋毁,也希望相关利益者理解。历史上,北宋年间的山东确实发生了农民起义,规模还不小。而且景阳冈位于阳谷城东16公里的张秋镇,是阳谷去往东平、梁山、青州的方向,这么看来,武松当时应该是要去青州或梁山的。至于打没打虎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就这么个小小的土坡,一只大老虎想要藏身还是很困难的。

除了这些文学名著眷顾之外,这里再也没有其他可以增加名气的资本了,至于相传与孙膑有关的“迷糊阵”,年代过于久远,仅有两块后世的石碑,不谈也罢。地处华北大平原,这里世世代代都与农业分不开,也培养了憨厚、朴实的民风。这里没有发达的经济,没有引人入胜的风景,更没有值得我骄傲的资本,但是我在这里长大,依旧对它割舍不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