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阳澄湖开湖了,牵动着全国吃货们的心啊~秋风起,螃蟹肥,而阳澄湖大闸蟹历来被称为“蟹中之王”。中华绒螯蟹,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大闸蟹。北起俄罗斯阿穆尔河,南至福建九龙江,都能见到它们“横行霸道”的身影,金爪黄毛,青背白肚,喜营穴而居。“绒螯蟹”之名源于它螯足上浓密的棕色绒毛,所以有些地方也称它为“毛蟹”。

毛绒绒的大闸蟹

蟹黄与蟹膏有什么不一样 让你这般如痴如醉的蟹黄和蟹膏(1)

中国吃蟹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距今五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太湖流域良渚文化遗址中就曾发现过大量蟹壳。而且古时候吃蟹还很讲究,反而不像现代人直接下手剥壳吃哦,记得红楼梦中还提到大家闺秀吃蟹用的“蟹八件”。

蟹黄与蟹膏有什么不一样 让你这般如痴如醉的蟹黄和蟹膏(2)

高端吃货会根据蟹的蟹脐来区分公母,分时段平常蟹的美味,“九雌十雄”的意思是九月团脐十月尖,团脐是母蟹,尖脐的是公蟹。意思就是农历九月里要吃母蟹,农历十月里要吃公蟹。母蟹农历九月卵满,蟹黄鲜香油脂细腻;公蟹农历十月膏白丰腴。

蟹黄与蟹膏有什么不一样 让你这般如痴如醉的蟹黄和蟹膏(3)

公蟹的较狭长,有点像梯形称尖脐;母蟹的较圆阔,称团脐。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大闸蟹带给人最大满足的就是那丰腴饱满鲜甜粘嘴的蟹黄和蟹膏,与之相比,蟹肉俨然成了配角,所以大闸蟹引人无数回味的就是膏脂,能让食客这般如痴如醉的蟹黄和蟹膏,究竟为何物?

蟹黄与蟹膏有什么不一样 让你这般如痴如醉的蟹黄和蟹膏(4)

母蟹的“蟹黄”包括了它的肝胰脏卵巢,大闸蟹烹熟后,肝胰脏通常为橙色的浆质,卵巢呈橘红色膏状,入口细品略有颗粒质感,鲜美而醇厚。蟹黄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磷脂和其他营养物质,营养丰富,但是同时含有较高含量的油脂和胆固醇。

公蟹的“蟹膏”则是它的副性腺及其分泌物,成熟的副性腺占据生殖系统绝大部分,外形似一对菊花,烹熟后为半透明果冻状,口感黏腻,带有明显甘甜回味。当然,公蟹也有肝胰脏,所以公蟹也有那种浆质的蟹黄。

额。。。其实蟹黄蟹膏是蟹的生殖系统呢~

蟹黄与蟹膏有什么不一样 让你这般如痴如醉的蟹黄和蟹膏(5)

蟹黄和蟹膏含有丰富的EPA和DHA,n-3多脂肪酸的含量和比例和深海鱼相仿,所以还是属于十分正面的食材,只是蟹黄和蟹膏的脂肪总量较高,并不宜一次摄入过多。而且三高人士特别注意!

为什么选9.10月份的季节吃蟹呢?因为到了九十月份,大闸蟹趋向性成熟,肝胰脏所积累的养分开始转移至性腺,母蟹的卵巢迅速膨大,公蟹的副性腺和输精管也跟着发育,当肝胰脏和性腺体积相近时,大闸蟹膏脂的鲜度和甜度达到最佳,就是刚刚发育成熟的蟹dd蟹mm最嫩啦,这时候便是品尝大闸蟹的最好时机了。

蟹黄与蟹膏有什么不一样 让你这般如痴如醉的蟹黄和蟹膏(6)

等到了来年春天,大闸蟹完全性成熟,膏黄也渐渐失去了鲜味,尤其是母蟹,蟹黄颗粒明显,口感变沙,吃蟹的时节也就结束了。所以大闸蟹是一种时令性很强的食材。

蟹黄与蟹膏有什么不一样 让你这般如痴如醉的蟹黄和蟹膏(7)

一般来说,都是清蒸大闸蟹才能品味它的原汁原味,任何调料都会破坏它的鲜味。吃货梁实秋也说过:“食蟹而不失原味的唯一方法是放在笼屉里整只的蒸。”因为它是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梁实秋写过一本书《人间有味是清欢》,活脱脱的吃货研究大典,介绍了各种美食的前世今生,把吃研究成学问,梁先生堪称吃货典范。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