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比特币的韭菜一望无际,在他们之上,是几个年轻人在运筹帷幄他们的财富。

他们不知道,他们的财富正在被其中一个年轻人切割、克隆、破坏。这个被称为比特币世界“恐怖分子”的年轻人,去年可能赚了超过200亿人民币。讽刺的是,他的权力来源,却是让比特币世界中心化。

文:金融八卦女综合

别人家的孩子,本来是金融民工

媒体在各种稿件中这样概括——吴忌寒,1986年出生,毕业于中国西部最好的中学重庆南开中学,2005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获得心理学和经济学双学位,是无数中国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扇扇子的那个,是吴忌寒——

媒体说,他大学期间,读了很多关于货币理论的书籍,视巴菲特为人生偶像。他最喜欢的电影是《黑客帝国》,最喜欢看的书是《罗杰斯环球投资旅行》。2009年,吴忌寒从北大毕业,如愿进入投资行业,担任风险投资分析师和投资经理。

这条学而优则“金融民工”的道路,走起来并不容易。

吴忌寒自己概括说:

在09年北大毕业之后我进入了投资行业,做的是风险投资的分析师和投资经理的工作。正如我的人生履历一样,重庆南开中学考到北大,读书的时候我就已经是别人家的小孩模板了。进入工作的我,每周有168个小时,工作100个小时似乎是家常便饭。一般工作日我要在早上9点左右到公司,到凌晨2点左右才离开。当然也要做好周末加班的准备。如果这周有大型推介要完成,通宵工作算什么呢,甚至可能是连续两天。为了周围的人着想,我有机会回家赶快洗个澡换身衣服,有时候甚至连洗澡的时间都没有。偶尔会有一周工作量比较少,不过这样的时候微乎及微。

很快在我的努力之下,我成为了一名投资经理。这时候的时间表比先前好了些许,每周可能工作80个小时。一个经理典型的工作日工作时间是早上9点到晚上11点,周六或者周日(周日可能性更大)也要上班。当然,做投资经理的第一年通常会很辛苦,工作时长一般和分析师一样。投资前找项目评估项目、投资后项目管理,我的生活日益被这两件事笼罩。我每天都处于极度的虚无中,工资越来越高,社会地位越来越高了,如果这代表我的个人成就,我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属于优秀的那小部分人。

八妹有挺多粉丝,不是金融民工,就是在勇攀金融民工高峰的路上。这样的生活,冷暖自知。高能耗,高压力,高收入,是普通人可以幻想达到的金字塔位置的顶层。

如果健康能够驾驭十年八年这样的生活,“别人家的孩子”意味着功成名就,朋友圈正能量鸡汤多了一个代言人。

如果健康不能驾驭,瞬间崩盘,那“别人家的孩子”会变成朋友圈的反例《万达43岁总经理跳楼身亡,中年女人不能不知道的3件事》,保险,保健品,心灵鸡汤营销号瞬间冲上来消费热点。

金融民工的奋斗,是在现实社会里的奋斗:用自己的脑力,在别人的赛道上赛跑。所以成王败寇,只看你燃烧的精力和智力能够送你去到什么位置。

金融民工的职场进阶之路是清晰的。

吴忌寒遇到了比特币的世界,因为这世界未知,有着未知的暴富可能。

2011年五六月份的时候,在我单调却非常忙碌的工作中我接触到了比特币。

比特币是什么?我花了两三天的时间去研究了技术层面的可能性,我觉得它颠覆了我以往所有的认知。有什么东西正在打开侵占着我的思维,它比以往所有一切都让我惊喜,这些未知在指引我作出抉择。

当下我立刻打电话跟朋友募资,“告诉他们有一个投资项目,风险是比较大的,潜在收益也很大。要么赔光,要么赚一百倍”,然而最终我并没有说服几个朋友,我将我所有的储蓄全在淘宝上陆陆续续买了比特币,但我没有勇气去抛下我固有的一切全力以赴去做我真正想做的。

另一个版本的吴忌寒自述这样说:

我是以一种风险投资实践者的态度,然后希望做出很好的投资业绩,就是抱着这么一种最初的希望,介入到了这个领域。花了两三天的时间去研究了技术层面的可能性,随即就开始打电话跟朋友募资,“告诉他们有一个投资项目,风险是比较大的,潜在收益也很大。要么赔光,要么赚一百倍”。从最好的朋友开始,按关系亲疏打电话,第一个朋友什么都没问,就直接转了我两万块。最终我募得10万元,那时的比特币是10美元一个,我把这些钱在淘宝Mt.gox买入了比特币。(2014年,我把这些币全部清盘了,比特币最高行情突破300美元,大部分人都赚了几十倍。)

这是一次初级金融民工倾其所有的投资,因为本金太小,所以甜头也不大。并不足以让吴忌寒放弃金字塔上攀登的金融民工道路。

放弃五年后可能年薪百万的可能?放弃我为目前工作付出的所有精力?从一个成为精英翘楚的大概率事件换到一个几乎在当时大家看来像个笑话的比特币。

布道者要么输光,要么就暴富

比特币的未知世界对吴忌寒打开了大门,未知的规则,未知的利润,诱惑一旦开始就不会停止。

接下来命运让他遇到他的一个个团队成员,每一次遇到都带来一次启示。

每一次遇到都伴随着一次角色的转换。

角色1:吴忌寒的第一个角色是“比特币的中国布道者”。这是科幻作家长铗带吴忌寒进入的角色。

同年(2011年)我结识了广西国土资源规划院里的一名工程师刘志鹏,他是个不安分的工程师。16岁时开始科幻写作,有个笔名叫长铗,那时恰逢他处于创作瓶颈期,为了寻找新灵感,他也在研究比特币。

我和他的理念和想法在不同的节奏中碰撞出火花。于是很快我俩凑了几千块钱,租了一个服务器,吸引来了当时国内比特币圈子里仅有的十几人在网站上注册账户,大家一起翻译一些关于比特币的咨询文章,还有打赏功能,文章的第一笔赏金是我打赏的,虽然只有零点几个比特币。

角色2:吴忌寒的第二个角色——开矿。天才少年烤猫带他进入了角色。

在现实世界的金融民工,如果领导谈起“格局”这个词儿,那通常是种敲打:别看着个人利益和同级部门对掐了,侬拎拎清——甜头在后面!

在比特币的世界里,格局的意思是——跳出既定的轨道,和命运来一次豪赌。

“无论贝壳还是美元,它们的价值都一样,存在于我们共同的想象之中。”尤瓦尔.赫拉利说过。

去中心化的比特币,价值也存在于币圈每一个人共同的想象中。

它不像Q币——不需要腾讯这样的公司来背书。

也不像人民币,需要人民银行来发行。

比特币只需要开矿。

谁有挖矿能力,谁就掌握了事实上的发行权。

吴忌寒从长硖带入的布道者角色遇到了第二个角色转换的导师:烤猫。研发芯片,去开矿——烤猫的出现,让吴忌寒碰到发行权的边,成为了千万富翁。

2012年8月,中国科技大学2001届少年班学生蒋信予(烤猫)在深圳成立公司,宣布制造ASIC矿机的计划,并通过一个“虚拟IPO”项目在线筹款,按照0.1比特币一股的价格,发行了16万股,购买股票者可以分红。

天才少年烤猫是世界上第二个造出ASIC矿机的人。

看到这一消息,吴忌寒购买了烤猫公司虚拟股票的15000股,成为公司的股东之一,占股约3.75%,这笔投资在6万元左右。烤猫用募集而来的资金,成功开发了比特币挖矿专用ASIC芯片和矿机,并开了矿场,随着烤猫的矿场正式运作,每个月的收益超过千万元,吴忌寒很快也成了富翁。烤猫公司每个月能挖出近4万个比特币。如果吴忌寒愿意,到了2013年,即使他坐着不动,也能从烤猫那里获得每周超过500个比特币的分红。

烤猫,是吴忌寒真正进入这个行业的领路人,同时也是每个币圈从业者都绕不过去的传奇人物。

烤猫的履历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从电影里走出的天才:1986年出生在湖南邵阳,15岁那年,以全国第11名的成绩,从邵阳一中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3岁获得中科大硕士学位,然后到美国耶鲁大学读计算机系统方向的博士学位,后来中途休学。

2011年夏天,烤猫在耶鲁第一次听说比特币,到2013年7月份,烤猫的Bitfountain(比特泉)股票回报达到了惊人的500多倍。

此后烤猫重新成为传说中的人物,这个时间点是2015年1月25日。

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烤猫去淮安考察矿场之后彻底消失,再也没有人见过他。

没人知道他的去向。有人认为,他被谋杀了,还有人说,他已经远走高飞到了泰国和新西兰,隐藏起来………种种猜测充满了比特币的论坛。

烤猫失踪之后,他的三个比特币地址里,在几分钟内“有一万九千币被转走了, 时值3千万”。

在消失3年之后,2017年8月比特币进行了硬分叉,烤猫的比特币钱包又在一周内转出17630个比特币,按当时币值,约等于3.7亿。转出的原因,应该是去领硬分叉产生的新币——比特币现金(BCH)了。

转出者是谁?烤猫本人,亦或是凶手?无人知晓。

直到现在,警方依然监控着烤猫的身份证与护照,但没有进展。

烤猫的失踪和生死未卜,成为迄今为止币圈史上的最大谜案。

吴忌寒自述:

我走上了挖矿之路。

……

烤猫公司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来自俄罗斯的一家ASIC比特币矿机芯片研发团队Bitfury成功研发了全定制的挖矿芯片,其功耗极低,如此双重夹击,我意识到如果我要自己在这条路上走下去,那我必须自己做芯片。

直接原因是我在辞职之后,有接受一批浙江投资人的投资,当时订购了国内另外一家主要的矿机厂商的预售的芯片,但是由于迟迟未能收到那批芯片,会导致浙江投资人的资本金出现巨大的亏损,在已经发生延期的情况下,觉得是有必要帮助这批投资人挽回他们的投资成本,实际上也相当于带着他们再赌了一把,于是就重新做了一个比特大陆的芯片公司。

矿机芯片就是比特币世界的魔杖。有矿机就相当于有了发行权,比特币会源源不断地被挖出来。谁能造出矿机,谁就是比特币世界的神。

角色3:从矿主到比特币世界事实上的发行人,吴忌寒遇到了他的团队核心,詹克团。

我从未想过我的人生会会因此而出现如此大的转折,一切源于我在街头偶遇詹克团,也就是2013年我创办比特大陆联合创始人。

他比我大了几岁,且一直在从事集成电路的设计工作。

比特大陆的起步已经比别人晚了些许,若想在矿机界取得立足之地,必须要有自己的过人之处。我对詹克团的唯一要求,就是要在最短时间内开发出可以高效运行比特币加密算法的ASIC芯片。

不负众望,他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研发出代表55nm挖矿芯片最高水平的BM1380。

为什么能做到?除了詹自身的技术实力之外,在他加盟比特大陆时,还带来了一整支拥有高速低功耗芯片设计经验的团队,而这些经验恰恰是开发矿机芯片最需要的。

量体裁衣的团队加上正确的产品思路,比特大陆在2013年11月推出的第一代矿机Antminer S1大受市场欢迎。

“但真正将比特大陆带上矿机霸主地位的,反而是比特币的寒冬。”

吴忌寒说:“2014年初,当时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中心Mt. Gox发生欺诈和盗窃事件,比特币价格在短短三个月内遭遇腰斩,并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从最高点1100美元,一路下滑到最低的200美元。”

彼时,整个挖矿行业哀鸿遍野,没有人愿意付出昂贵的电费来挖掘一个价值不断下降的数字货币。

在这一次的“大整顿和清洗”中,烤猫消失了,美国的ButterflyLabs被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起诉了,另一家龙头企业KnCMiner破产了。只有比特大陆,还在不断的迭代矿机。

终于在2015年,市场回暖了,矿工回归了,他们惊奇地发现,这个市场上的选择几乎只剩下了蚂蚁矿机。

伯恩斯坦分析师估算,比特大陆2017年的营业利润高达30亿美元—40亿美元之间。而今年2月初,比特大陆联合创始人詹克团则对媒体表示,比特大陆2017年的总营收为25亿美元。

吴忌寒因此被称为“中国比特币首富”。

霸道总裁是怎么霸道的?

比特币的布道者,把比特币的世界切成了两半。

在别人的世界打破规则,那叫挑战者,不叫霸道总裁。

建立自己的规则,建立自己的世界,那才是霸道总裁。

吴忌寒在比特币的世界里布道,在比特币的世界挖矿,都还不足以形成伏地魔的影响力——因为他将比特币的世界一分为二,所以在他这一半的世界里,他成神成魔,成为无法提及的恐怖权力。

2009年,比特币诞生后,发明者中本聪将比特币的区块大小定为1M。自媒体“硅谷密探”在一篇文章中区块容量问题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我们把最初的比特币区块链比作一条只有一条车道的马路,每一笔比特币交易就是马路上跑的车。在这条马路刚修的时候,车不多,所以马路是够用的”。但随着比特币变得火爆起来,这个容量已经不够用了,导致比特币网络日益拥堵,扩容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如何扩容的问题上存在争议——是否维持比特币区块大小不变。

吴忌寒正是中间的一个势力派别,人们把他称作“大矿池”,与之争锋相对的是比特币核心开发团队的Core团队。(八妹简称为亲娘)

比特币的亲娘——Core团队支持保持1M的区块大小不变,而在比特币上层使用隔离见证,并在区块上多搭一层闪电网络来解决拥堵问题,可以理解为,在公路上修了高架桥来分流。

比特币的大矿主——而以吴忌寒为代表的大矿池希望能扩大区块大小,也就是直接把“马路”建宽,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拥堵问题。

两派谁也不同意谁的解决方案。

在2016年,双方曾经试图在香港达成和解与妥协,最终的方案吸收了双方的路径,即建设见证的同时,也把区块容量扩大两倍。(既修高架桥也扩马路,亲娘的心胸够宽宏,这个方案够兼容并包吧!)

但这是Core团队少数成员出面达成的妥协方案,没有被这一派其它人所接受,吴忌寒被“放了鸽子”,自此,双方彻底对立。

在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Core团队的首席战略官繆永权评价说:

“他们只想相互妥协,不想开发者参与,因为开发者参与了就无法达成共识”。而开发者正是指他们自己,与吴忌寒所代表的商人所对立。

双方冲突的高峰在2017年5月,来自22个国家的58个公司代表从全球各地飞来,聚集在纽约的酒店里参加了一次秘密会议,当Core团队代表试图参与这个会议时,被拦在了门外。

这是吴忌寒所代表的大矿池的主场,他们决定不让Core所代表的另一派参与他们的方案讨论了。

由于被吴忌寒等人拒之门外,Core提出了一个激活用户的软分叉方案UASF,打算强制实施见证隔离软分叉,与吴忌寒素来所主张的硬分叉技术路线所对立。

亲娘被大矿主放鸽子了,只能埋头各干各,扩马路的扩马路,修立交桥的修立交桥去。

比特币量化机器人(从每周工作100小时到年赚百亿)(1)

吴忌寒倡导取消比特币硬分叉邮件

既然比特币的亲娘决定建立交桥,霸道总裁矿霸就是偏要扩马路。

吴忌寒推出一个与之对立的UAHF的硬分叉方案——在对比特币原链上的所有数据备份后,该方案取消了隔离见证的升级和1MB区块大小限制,采用动态区块大小,最高限制到8MB。比特币原有的主链上,硬分叉产生的新货币诞生了,你可以理解为比特币就这样被克隆了,吴忌寒发行了一种新的货币。

这种货币被定义为“比特币现金”(Bitcoin Cash),吴忌寒在任何场合,都霸道的宣称:“比特币现金就是比特币现金,比特币就是比特币。比特币现金有自己独立的路线,对以后的前景和未来发展,有不同于比特币的理解。在比特币分叉之前,跟比特币有一段历史渊源,但是分叉之后就是自己的独立社区,仅此而已。”

吴忌寒把比特币的世界一分两半。

亲娘和矿霸谁胜利?关键看车们(比特币的拥有者)究竟走哪条路。

比特币现金绝不是“仅此而已”,克隆货币的诞生直接与比特币争夺算力。

那些拥有比特币的人直接获得了比特币现金(BCC),而BCC也是有价值的,目前每个价格在人民币56800元左右。有时候,人们发现,用矿机去挖BCC并不比挖比特币赚得少。

这是一场算力的争夺赛。根据《财经》援引数据报道,在BCC诞生之后到10月22日一段时间里,BCC的挖矿收益显著超过了比特币几次,于是,人们用拥有的矿机去挖BCC而不是比特币。极端情况下,BCC分流了BTC的接近一半的算力,让比特币链上的交易大幅拥堵。

《财经》杂志指出,在比特币与比特币现金的矿工中,90%的比特币都是实名制挖,而挖比特币现金的有70%以上的匿名算力。这意味着,很多人在匿名支持BCC。如果比特币价格不稳定,不能够保证矿工挖比特币收益一定BCC高,“很多矿工就会选择继续挖BCC,从而导致比特币更加拥堵,更多人信心丧失抛售比特币,最后矿工更加转移到BCC,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比特币的崩盘”,《财经》杂志援引专业人士的评论称。

这是吴忌寒势力增长的过程,也是他现在被人指责“正在威胁到比特币”的原因。

但吴忌寒不在乎。他对于指责的态度,可以用他那句名言总结:

Fuck your mother if you want fuck。

比特币量化机器人(从每周工作100小时到年赚百亿)(2)

2016年,八妹参加过一个饭局。

一个80后的小年轻在口沫横飞地推广着比特币。他是干IT的,满口区块链,记账,节点。在座叔伯辈们听得专注,几乎要拿出笔记本一句句记下来。据说其中有大佬接下来买芯片,想方设法要挖矿,找币,投资不少,折腾18个月才搞懂自己挖的币不是比特币,是另外一种虚拟货币。这一传言无法证实。

在传统行业积累财富的70后,60后,要进入比特币的世界,扑朔迷离:

比特币量化机器人(从每周工作100小时到年赚百亿)(3)

他们前半生在传统行业积累的经验,在这比特币的世界几乎归零。

于是他们在传统行业积累的财富,很大概率成为比特币世界的韭菜。

在一望无际的韭菜之上,是几个年轻人的运筹帷幄。

海边的贝壳和美元,它们的价值存在于我们共同的想象中。

比特币世界的财富来自于共同的想象,但共同的想象——是可以被切割被克隆的——吴忌寒,这别人家的孩子,本来循规蹈矩的在金融民工的道路上,突然跳进了比特币的世界:短短6年,从布道者做到矿主,从矿主成为矿霸,成为比特币世界的潜在破坏力量。他的财富积累速度是在传统行业发家致富的父辈们所不能想象的,而他未来的结局,是辉煌还是溃败,也是以传统行业经验所不能预测的。

— THE END —

本文源自金融八卦女频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jr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