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食财经获悉,证监会发布公告称,已按法定程序同意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益海嘉里)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益海嘉里”上市正式进入倒计时。据了解,益海嘉里此次计划募资138.7亿元,是创业板有史以来募资规模最大的企业,且上市之后市值或达万亿。
当然,这个“粮油巨无霸”登陆资本市场的前景势必会引来各界的讨论。营收是茅台的翻倍、下一个海天酱油等等猜测不绝于耳,资本市场的热情已经被益海嘉里点燃。不过,将招股书中近三年财报数据分析发现,益海嘉里虽然体量不小,但其毛利低、负债大幅攀升等问题已然凸现。
01
“巨无霸”上市
益海嘉里产品矩阵
据公开资料显示,益海嘉里是国内最大的食品加工企业之一,旗下有“金龙鱼”、“香满园”、“欧丽薇兰”等多个品牌,主营业务是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而且,无论在米、面还是食用油领域,金龙鱼都有近一半的市占率。据尼尔森数据,报告期内,公司在小包装食用植物油、包装面粉现代渠道、包装米现代渠道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且在饲料原料、油脂科技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靠前。
由此看来,对于此次上市,益海嘉里本身的市值空间具备龙头地位的强劲实力,也激起了投资者的热情。
但是,从招股书所披露的盈利数据中,却发现近三年来,金龙鱼收入增速连年下滑,整体毛利率仅为10%左右,远远低于贵州茅台(90%)以及海天味业(45%)。
对此,创始人郭鹤年曾表示,在日用品交易中,赚取1.5~2%的利润是合理的,2%以上就可以说开始向别人插刀子了。永远不要成为推高主要粮食价格的罪魁祸首,因为穷人都是靠此为生。
不过,益海嘉里总体负债规模也从2017年的794亿元增至2019年的1022亿元,其中,短期借款占比最大、上升最快,从2017年的547亿元升至2019年的734亿元,同比增长34%。
02
对症下药,“粮油生意”尝试突围?
针对毛利过低的担忧,益海嘉里也在探索与之相关的细分领域。据调查,益海嘉里已推出稻米油、“零反式脂肪酸”植物油等高毛利产品,更加准确地迎合市场需求。另外,益海嘉里还使用天然材料生产家庭日化产品,并且便是未来计划进入米粉、酵母、酱油、中央厨房、冷冻面团等细分领域。
在所募资金用途表述中,也体现出了益海嘉里对产品附加值提升的重视。益海嘉里表示,此次所募资金主要用于厨房食品综合项目,食用油项目和面粉项目。综合项目包括兰州新区粮油食品加工基地项目(一期)、益海嘉里集团粮油深加工项目、乐清湾港区益海嘉里粮油加工港口综合项目等。而针对上市后是否有并购方面计划,益海嘉里回应称:“选择并购还是自己新建,将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定。”
综合来看,益海嘉里虽然已经是国民老品牌,但是在品类探索上,似乎并未落下。毕竟,位于高度同质化的食品板块,没有推陈出新的话,即使上市,可能也只是一场高估值后的泡沫,随时破灭。
另外,益海嘉里快速增长的负债,特别是短期负债的攀升,也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对此,公司也做出了积极回应。公司表示,我们的资产负债率并不高,负债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该公司采购会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低利率的贸易融资,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扩张,公司的短期借款规模相应增长。其二是为减少公司与丰益国际等关联方的资金拆借,“报告期内公司增加银行借款,逐步归还从丰益国际等关联方的资金拆入”。
03
上市为创始人家国情怀使然?
刻下,资本市场为这一国民品牌“鱼跳龙门”摩拳擦掌。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米面油”领域市占率第一的益海嘉里幕后老板,是从福建走出去的华裔,现为马来西亚首富、96岁的郭鹤年也是一个传奇人物。
据了解,郭家是清末为谋生下南洋的福建人。从生平事迹来看,郭鹤年对中国“感情深厚”且与国家渊源颇深。早在1973年,中国大陆尚处于动乱时期,物质严重匮乏,郭鹤年不计个人得失“为国炒糖”,成为其人生最精彩的一笔。1984年,郭鹤年又投资在北京建国门外大街建设国贸商圈,打造了中国贸易中心,郭鹤年也一度成为中国内地最受欢迎的投资者之一。
对于此次上市猜测,或许正如金龙鱼公司总裁所说:融资并不是在国内上市的主要目的,而在于上市之后,益海嘉里便能顺理成章变身成为一家地地道道的国内企业。不过,名正言顺步入中国市场后,对于其业务发展,也是助力良多的。众所周知,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产业和民族资本,会通过设置贸易壁垒的方式,有效控制外资企业对国内市场的占夺。益海嘉里在国内成功上市的话,可以摆脱外资的限制,将企业继续做大。
此外,从营收来看,益海嘉里在2019年实现营收1707.43亿元,此次IPO规模仅为138.7亿元。对比而言,益海嘉里想必并非在乎IPO的资金补给。而在目前粮油存量市场相对饱和的基础上,想要寻求突破的益海嘉里,面对“巨型蛋糕”般的中国市场,想要充分立足中国,选择国内上市无疑是一计良策,这张“中国名片”或许也必不可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