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的书写的非常棒啊,如何上课,要点讲的很详细。王老师的典型特点是把课当成一门艺术。要把语文课上出境界。遗憾的是书上的后面一半都是我以前看过的,在他的另一本书上出现过。王老师的课是真正的有语文味儿。

上次加了一个微课视频,老师专门打电话给我说我的微课没有结尾,没有收尾。上微课或者公开课都要结构分明要有收尾。可以让学生上黑板上画画,如果复杂的可以让学生课前提前画好。把课文中的词语,重点语句图像化,生活化,把死的词语生活化,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画面化。要让课文词语生动化,活泼化,画面化,感情化,生活化。

要让学生入情,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和主人公融为一体,和主人公一起哭一起笑。

王崧舟讲座语文教学的文化使命(美其所美-王松舟讲语文课怎么上心得摘录)(1)

摘录:

美其所美,王松舟讲语文课怎么上

我并不是上课,我就是课,我并不是讲语文,我就是语文,我就是语文,我并不是在聆听学生,我就是学生。

不要把语文课上出思品课,语文课要减少说教。不要跑到别人的地里种田。

设计三个问题

第1个问题,这篇文章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第2个问题:你是如何理解自己的花让别人看的,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

第3个问题,你还有什么问题或者理解有困难的地方需要提出来,请列出1~3个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把这三个问题收上来,这就是最准确的最有价值的学情。

死板的千课一面:先是板书课题让学生读一读题目,所以说从题目里面注重了什么,问一下学生还有什么问题。然后让学生整体的把课文读一遍,检查一下预习情况,把生字词拿出来读一读,解释解释。第3步进入课文逐段讲解,学完以后进行课文的整体小结,如有必要做一个拓展。第4步就是完成课堂练习,稍微好一点的老师可能还安排一些读写迁移的小练笔。

最大问题是我们的课堂渐渐失去了教学的吸引力,等到学生熟悉了你的教学套路以后,他对你的课几乎没什么期待,一旦学生对你的教学没了期待,他就无法产生学习的渴望,你接下来要干什么他清清楚楚,最后你会干什么他明明白白。

另一方面对你的课堂失去兴趣,不光是你的学生,也包括你本人,这就是职业倦怠,因为你的课毫无创意,毫无新意,毫无改变,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唱着那首古老的歌,涛声依旧死水微澜。产生职业倦怠是早晚的事。

解决的金钥匙,我们称之为陌生话,这正是课堂教学模式的陌生话,让学生对你的课堂产生期待,因为他可能永远也不知道你下一步想干什么,这时候你的教学就充满了张力充满了魅力,充满了吸引力。让学生对你的教学琢磨不透。我们还会想到别出心裁,别开生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我为什么不厌其烦的列举这些成语,其实是为了唤醒我们的老师,当你的教学实现了陌生化之后,我相信你的课堂一定会具有吸引力,你一定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的吸引到学习内容上,而注意力是学习的基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住陌生化这一把金钥匙。

文本解读的陌生化教学,线索的陌生化,教学结构的陌生化,教学方式的陌生化。如果我们能在这4个纬度上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陌生化,我们的课堂必将产生强烈的教学吸引力。

两小儿辩日。如果孔子听到了两个小孩的嘲笑,他会怎么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加入自己的理解来写一写,学生写了很多话都非常富有哲理,通过增加结尾,我们给这个文本增加了内涵,在这样的课里学生充满期待,他们不知道老师会下一步下什么棋出什么牌,他们在课堂上始终抱着一份冲动,一份期待他们的学习是充满惊奇的。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神舟宇宙飞船到太空去旅行,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的飞船马上就要升空了,飞船已经升到了太空,请大家睁开眼睛观看太空美丽的景色,这个时候老师播放相关视频很清晰的呈现出地球的模样,最后定格。同学们,这个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喜欢吗?请大家用一句话来夸夸我们的地球。这个导入有一定的陌生化效果,但是说句老实话,这种导入现在用的很多了,效果也不再明显。

让学生猜测,老师下一步。让学生猜测故事的结果。

在教学字词时,通过观察字形,激活想象一下子充满点拨,充满张力,充满魅力,充满教学的吸引力。

秋天的怀念,课一开始老师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看,这是谁的图片呢?史铁生的老师让学生们观察图片,观察照片人的身体,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很阳光,很自信,很开朗是不是?其实他是一个--。这样教学就形成了一种张力,这是课一开始的拓展。中间我们出示史铁生的生平,他得过三种怪病。

课的结尾,出示他的相关作品的文章,让学生说一说,母亲去世以后,史铁生来到地坛,在这又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她的心里会作何感想,可以写一些话。

这样是出乎意料别具一格,应该具有陌生化的效果。教学模式的陌生化是一种变革,一种创意。这样才会提升课堂的吸引力,从而让学生在课堂里学得更自在,更充实,更幸福。

课堂应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相互转化提升。

王崧舟讲座语文教学的文化使命(美其所美-王松舟讲语文课怎么上心得摘录)(2)

慈母情深。让学生闭上眼睛跟着我的描述去想象。当播放那个视频的时候,我看到学生的眼睛红了,有的学生眼睛里闪耀着晶莹的泪花,很显然被感动了。

教学语言要显示出不同的教学层次的节奏,如果你说的话都一样,没有起伏,没有张弛,你的语言就是催眠曲,课还没上完,孩子们就睡着了。

真正的课堂始于倾听。你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作出反应,该引导的引导,该鼓励的鼓励,该质疑的质疑,这些就是应答。

老师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一谈这两句话的含义。

课前没有预设的学生出现的问题是最有意思的。也是最精彩的。可以看出一个老师的教育素养,专业素养。

交流没有唯一的答案。

举象就是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形象,还原成映像,还原成意象,让语言文字成为一幅画面。比如饱经风霜这个成语,请你闭上眼睛回忆一下,在你的脑海里搜索一下,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饱经风霜的脸,如果有请你举起手来。你有没有发现,老师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搜索,这是取向激活学生生活当中曾经流行过的表象,然后让学生用语言来形容车夫的这张脸,这还是举象是用语言来描述甚至创造新的形象。

饱经风霜这个词已经和安全的和学生的情感生命融为一体了,老师学生举出的是一个生动的活泼的具体的项,所有的项来自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生的生活体验融为一体。这才是活学活用的语言。

老师死板板地等待着学生的标准答案。而不是让学生的感情融入到课文中去。这已经不是感情,感情早已被你分干,早已荡然无存,学生看到的不是情感本身,而是已经被风干了毫无气息的木乃伊,感情的僵尸。一点没有审美的境界了。

下面是正确的方法。同学们请大家读一读这段文字,请你们一边用心的读,一边用心的体会,这段文字在哪些地方,触动了你哪些地方让你心怦然心动,哪些地方又好像深深刺痛了你,把有感觉的地方用波浪画出来。这种课就是让学生的感情和课文之间水乳交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