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罗将相,路侠槐卿户封八县,家给千兵,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千字文里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千字文里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千字文解读第三章)

千字文里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

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

策功茂实,勒碑刻铭。

本节描述了国之重臣的盛况。

府罗是聚集搜罗的意思。将相是指文臣武将。

路侠是指路边夹道而立。侠通“夹”。槐卿是指公卿,相传周朝分别种了三槐九棘,让三公九卿分别居于其下,后来三槐就成为三公的代称。

户封八县:户是指这些公卿大臣,封是指封赏,八县泛指封给他们好多个县的领地,收的地租归他们自己。

家给千兵:意指朝廷赏给这些公卿大臣上千的守卫士兵。高冠是指戴着高高的帽子。

陪辇:辇是指天子出行的车辆,皇帝出行时,重臣们陪侍在左右。

驱毂是车轮驱动的意思。振缨是说高高的帽子上的系带随风飘动。

世禄是指公卿将相的子孙,世世代代享受俸禄。侈富是指奢侈富裕。车驾是指出入马车。肥轻是“乘肥马,衣轻裘”的简称,是指乘着健壮的马儿,穿着又轻又暖的皮衣,形容地位高。

策功是指出谋划策的功劳。茂实是指又多又重要。勒碑是指雕刻在石碑上。刻铭是刻下碑铭。

这几句话总体意思就是,

朝廷爱才,既集文臣,又聚武将,三公九卿,夹道而立,以迎天子。天子喜欢,大加封赏,封地达八县,赏赐上千兵。天子乘辇要出行,群臣骑马陪左右,高高的帽儿头上戴,车轮儿滚滚向前跑,帽上系带随风飘。公卿将相一朝受封,世世代代俸禄无穷,车儿豪华马儿壮,皮衣轻又暖,富贵又安康。大臣们为国谋划,功勋卓著,刻于石碑,镂上铭文来赞美。

治国理政是一项复杂的群体性工作,再有能力的人都无法一人包打天下。但是圣王明主大都很懂得选人用人的艺术,常常能达到用一贤人而群贤毕至的效果,通过多方面的贤才来实现国家的成功治理。

据称“舜有臣五人”,这五人分别是禹、稷、契、皋陶、伯益,于是天下大治。

周武王则曰:“予有乱臣十人。”这里的乱臣其实是治臣的意思,西伯因此得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

所以孔子说,“才难,不其然乎?”人才难得啊,难道不是这样吗?

周公也曾经告诫过做鲁公的儿子伯禽,“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意思是说统治者不疏远他的亲属,不使大臣们抱怨不用他们。旧友老臣没有大的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们,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这样一个朝廷就需要很多帮手,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所以号称“周有八士,分别是: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 ”。这八个人的才能与性格各不一样,大家一起来做事,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夏商周三代的时候,君臣之间依靠礼制或神权维系着上下尊卑的关系。东周开始后礼崩乐坏,诸侯崛起,王室衰微,公侯重臣的地位逐渐上升,乃至士的地位也至高无上起来。秦朝短暂的废封建、行郡县也没能打破这个趋势。东汉初年刘秀依靠河北河南世家大族的支持实现“光武中兴”,其打天下所最倚仗的据说有二十八人,后来汉明帝刘庄在洛阳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二十八将的像,称为云台二十八将。从此东汉世家大族的地位一直居高不下,各地豪强势力常常各自武装割据。到了东晋,居然出现了琅琊王氏主导政局,“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因为这一时期世家大族在国家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他们也常常变得骄横奢侈,不可一世。很多人听过西晋大族石崇和王恺争豪比富的故事,令人瞠目结舌。据《世说新语》等书载,石崇的厕所修建得华美绝伦。客人上过了厕所,婢女们要客人把身上原来穿的衣服脱下,侍候他们换上了新衣才让他们出去。凡上过厕所,衣服就不能再穿了,以至于客人大多不好意思如厕。官员刘寔年轻时很贫穷,事事亲力亲为。后来官当大了,仍保持勤俭朴素的美德。有一次,他去石崇家拜访,上厕所时,见厕所里有绛纱帐、垫子、褥子等极讲究的陈设,还有婢女捧着香袋侍候,忙退出来,笑对石崇说,“我错进了你的内室。”石崇说,“那是厕所!”刘寔回答说,“我享受不了。”遂改进了别处的厕所。这种世家大族垄断王权的局面,一直到唐朝安史之乱后才得以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