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阆中在古代都居住什么人(四川南充阆中历史民俗活动)(1)

多彩善琏华夏笔工祭笔祖蒙恬

在四川川北镇保宁府阆中古城历史上,曾经有一个显赫的家族,他的名字就换作“元戎府蒙家将”。

这个家族式将门在没有产生前,他们的祭祖分别选择在每年,农历二月二日。

民俗龙抬头这天祭始母华胥和笔祖蒙恬,因为相传山东蒙氏族祖伏羲和女娲兄妹的母亲华胥是阆中人,以及制笔业认为华夏文明得以传承,名将蒙恬改良毛笔功不可没)。

二是每年中秋节这个民俗时节。

那么我们通过正史和蒙应瑞个人简历相互对应,就不难发现为什么蒙家后人祭祖会选择农历二月三日和八月十五日这两个特殊的日子。

【首先带您走进正史】

康熙五十九年正月三十日,康熙帝命抚远大将军允禵率军,由西宁移驻穆鲁乌苏,居中调度。

授都统延信为平逆将军,出青海,向喀喇乌苏进兵,此为清军中路。

授护军统领噶尔弼为定西将军,会合云南都统武格所部,由四川巴塘进藏,此为清军南路。

命靖逆将军富宁安与振武将军傅尔丹,分别于巴里坤、阿尔泰策应。

当年四月,清军出发。平逆将军延信统领中路清军,护送达赖喇嘛,由西宁进藏。

这条道路多深山穷谷,瘴气弥漫,清军除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外,接连打破大策零敦多布的重重阻截。

八月十五日夜,大策零敦多布袭击驻于卜克河的清营,反被击败。

八月二十日、二十二日凌晨,大策零敦多布先后袭击齐伦郭尔和绰马喇的清营,均被击败。

大策零敦多布慌忙掉头退向拉萨,后率少数人回到伊犁。

延信将大军留驻达木,率少量骑兵,护送达赖喇嘛向拉萨进发。

南路清军在噶尔弼率领下,自成都启程,经打箭炉、里塘、巴塘,于六月间至察木多(今西藏昌都)。

七月底八月初进至拉里(今西藏嘉黎)。时大策零敦多布派吹木丕勒寨桑,率2600人,守御墨竹工卡。

噶尔弼改变原定等候中路大军的计划,于八月初六日直扑墨竹工卡。吹木丕勒寨桑逃往达木,墨竹工卡的呼图克图归顺清军。清军顺利占领墨竹工卡后,即向噶尔招穆伦渡口。

这里有第巴达克咱领藏兵2000余人据守。清军一到,藏兵便不战而溃,达克咱投降。至此,进入拉萨之路被打开。

噶尔弼决定乘拉萨兵力空虚,直捣拉萨,遂命达克咱准备皮船,于八月二十二日率清军渡过噶尔招穆伦河,随即,兵分三路,进攻拉萨。

二十三日晨,拉萨一攻即下。

九月十五日,噶桑嘉措在布达拉宫举行六世达赖喇嘛坐床典礼。驱准噶尔安定西藏战争结束。

从此,清朝进一步加强对西藏的统治,派兵驻藏,组成四噶布伦联合掌政的西藏地方政府。

【带您走进蒙应瑞个人简历】

康熙五十九年三月内奉文出征,蒙四川总督臣年羹尧以勤劳素著发给外委千总委牌随师办事。

康熙五十九年四月二十三日,随川北镇总兵官王允吉带领由松潘黄胜关出口。

康熙五十九年六月二十日木鲁乌苏。

康熙五十九年七月十三日过通天河,随平逆将军宗室臣延信大营前进。

康熙五十九年八月十五日至博克河,二十日至齐脑果儿,二十二日至楚吗喇,贼兵三次雪夜犯营,夺勇争先,杀贼大败,著有功绩。

康熙五十九年九月十五日随营到藏,即奉恩旨将同事将军以下兵丁以上俱著从优 。

乾隆七年内蒙署两广总督臣庆复保列一等。

乾隆八年九月内,蒙署两广总督臣策楞给咨送部。

于乾隆九年二月初三日,蒙兵部带领在南苑引见,奉旨蒙应瑞准其一等。

从以上史料对照,康熙五十九年农历二月二日,蒙应瑞在川北镇驻地阆中还是一名优秀士兵。

康熙五十九年八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这几天,蒙应瑞的表现,就奠定了清代四川保宁府阆中蒙家将的产生渊源。

康熙六十年秋天,川陕历史上阆中蒙家三代,两位商人蒙顺赐名蒙善宇,蒙元亨因行走天下商帮助力西征后勤和蒙应瑞战功,三代封将和赐田产封地。

但真正得到考验,颁发兵部劄付时,蒙应瑞是在雍正三年署川北镇副将。蒙家三代封将诰命是在乾隆元年。

这也是蒙家历史和蒙应瑞个人简历中未能提及到蒙家将具体月份和日子的重要原因。

但是我们纵观华夏数千年来的人文历史,名人名将档案,一位士兵因军务事临时授外委千总(正八品)微员武职,经过一战到(从二品)将军大员,朝廷命官并且三代封将。

可以说是奇迹中的奇迹了。我们通过蒙应瑞个人简历来分柝,他的这场战功是发生在宗室延信大营中,据史料记载,延信大营是当时清王朝的精锐部队,艰负着重要使命和特殊任务。

作为一名川北镇辖区的汉兵,能得到如此重托。是非常的器重了。

特别是乾隆七年和乾隆八年两位总督的器重保举以及乾隆九年引见其意义非凡,为正式荐升湖北宜昌镇总兵官(正二品)。提供了时机保障。

更为同年新授湖广镇筸总兵官,统辖区域内外玖协营汛,驻今湖南凤凰古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将军奠定了实力基础。

通过以上史料来看,阆中蒙家将后人自发在,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由民间制笔业和西秦商会,等民间社会团体共同祭祀中华始母华胥和笔祖(先人)蒙恬,二月三日祭蒙家历代先祖。

以及每年农历中秋佳节时祭蒙家历代先祖。

其意义告诉元戎府蒙家所有后人,无论身处何方,从事何种职业,这两个重要民俗时节永记于心。

再忙都要抽空,在一年中至少回乡祭祖一次。

更不应忘记这两个日子,给整个民间和阆中元戎府蒙氏家族,及社会人文文化带来的重要深远的历史教育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