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里面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供后世的读者探索。猪八戒作为唐僧取经团队的主要角色之一,因为其自私贪婪的个性而受到很多读者的关注,在小说中也有不少的戏份。因为猪八戒的形象问题,所以很多文学爱好者对其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得出了不少结论。但也有很多朋友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为什么天蓬元帅被贬下凡是猪八戒,而不是别的什么妖物?要知道《西游记》中的妖精是千奇百怪的,被贬下凡间成妖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但天蓬元帅成了猪妖的形象就让很多人感到难以理解了。

天蓬元帅为何被贬下凡间(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间)(1)

天蓬元帅无论是在《西游记》原著,还是在道教的传统神话中都是非常高大上的角色。在小说中天蓬元帅元帅是负责总管天河的将领,手下带着八万天兵巡防天河,其地位非常之高。在道教神话中,他是作为北极驱邪院中排名第一的元帅,统领神兵三十六万之众,位在真武大帝之上,是紫微大帝手下最得力的将军。在初唐的上清道教中,天蓬元帅是北帝派的主神,是北极四圣之首。在宋朝神霄派兴起后,北帝派被纳入其中。紫微大帝成为神霄派主神,而天蓬元帅的地位还在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非常的崇高。

天蓬元帅为何被贬下凡间(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间)(2)

如此崇高的道教大神形象,到了《西游记》中却非常的不堪。不仅因为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间,而且成了猪八戒的形象,实在让人哭笑不得。有的人认为《西游记》的作者把天蓬元帅写成了猪八戒,是一时兴起而进行的创造,并没有像孙悟空、唐僧这样深刻的渊源。实际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小说的作者在创造每一个角色时都是深思熟虑的,也有着多方面的考虑。猪八戒作为故事中极其重要的角色,也不可能一时兴起而草草了事,反而是经过各方面综合考虑后的设计。这种设计既包含了宗教层面的含义,也反映了自己对明朝政治的态度。

天蓬元帅为何被贬下凡间(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间)(3)

按照原著记载,天蓬元帅喝醉酒后因误入月宫而调戏嫦娥的,因为被巡天的灵官将发现而大打出手。天蓬元帅大显神威,不仅打倒了灵官将,还借着酒性撞翻了斗牛宫,闯入王母娘娘的后花园,吃了上品灵芝。整个过程对天庭造成极大破坏,打伤了包括二十八宿在内的天兵天将,可其大闹天宫规模仅次于孙悟空。因此玉帝下诏将天蓬元帅贬下凡间,而且还亲自打了其两千锤作为处罚。天蓬元帅下凡后错投猪胎,成了一头野猪精。猪八戒出生后不久便咬死了母猪,入赘给福陵山云栈洞的卵二姐,成了乌斯藏国有名的妖精。

天蓬元帅为何被贬下凡间(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间)(4)

如果从这些剧情设计来看,天蓬元帅下凡投胎成猪精似乎就是个意外现象,并没有更深刻的含义。但如果从佛教和道教的神话故事出发,结合明朝的一些民间传说,就能看出其中不少别有深意的内容。首先从《西游记》故事的起源来看,猪八戒的诞生并不是吴承恩的首创,在他之前的《西游记》故事中已经有了猪八戒。在元朝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中就有了猪八戒,但他的原形却不是天蓬元帅,而是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军,是猪头人身的神将形象。从历史发展来看,这个形象应该是猪八戒最早诞生的来源之一。

天蓬元帅为何被贬下凡间(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间)(5)

这个猪头神将形象也不是杨景贤杜撰的,而是来自于印度古婆罗门教的神将。在古婆罗门教中,摩利支天是猪头人身的光明女神,是一位能够隐身和消灾解难的保护神。佛教诞生于古婆罗门教后将其吸纳为二十四诸天之一,也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在佛教的造像中,这位大神是以天女形象存在的,手执莲花,头顶宝塔,坐在金色的猪身上,周围还环绕着一群猪。她出行是由一群猪拉车,于是这些猪变成了御车将军,也就是猪头人身的神将。元朝是佛教兴盛的朝代,尤其是藏密在贵族之间非常流行,所以摩利支天的形象深入人心。

天蓬元帅为何被贬下凡间(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间)(6)

元朝的《西游记》杂居其实是迎合蒙元贵族的兴趣进行创作的,所以猪八戒是以摩利支天的御车将军的身份出场,这边有了猪头人身的原形。到了明朝后蒙元退往北方草原,藏密随之而衰败,猪八戒的形象也就不能走摩利支天这一神话路线了。有趣的是全真教在明朝崛起,搞三教合一的理念,吸收了不少佛教的内容,摩利支天便是其中之一。在全真教的神话中,摩利支天的形象和斗姥元君的形象合二为一,成为神话故事中排名数一数二的女神。这些故事中斗姥元君有九个儿子,长子和次子是四御中的勾陈大帝和紫微大帝,其余七子为北斗七星。

天蓬元帅为何被贬下凡间(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间)(7)

天蓬元帅在全真教中正好与紫微大帝和北斗七星都能搭上关系,于是对猪八戒形象的延续产生了很大的作用。此时天蓬元帅延续了唐宋时期的道教地位,继续为北极四圣之首,是紫微大帝坐下第一名将的地位。他同时又被认为是北斗七星中的破军星,还说他的前世是鲁国大夫卞庄子。这位卞庄子是中国春秋时期有名的强者,卞庄刺虎的故事源远流长,就连孔夫子都非常夸赞。同时卞庄子也是中国历史记载的剑法之祖,明朝兵书的五大剑法中排名第一的便是卞庄子的纷绞法。道教将卞庄子和天蓬元帅联系在一起,是借用其在武学和军事上的地位。

天蓬元帅为何被贬下凡间(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间)(8)

由于摩利支天和斗姆元君的形象合二为一,于是斗姆元君也就用上了猪拉车的出行工具。而拉车的七头金猪,便是紫微大帝坐下的北斗七星。因为天蓬元帅是北斗七星中的破军星,所以也就成了猪头人身的形象。猪八戒是因为天蓬元帅调戏嫦娥犯罪而被贬下凡间的,所以延续猪头人身形象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里面也符合神话故事暗藏的一个道理,凡是天兵天将被贬下凡间后,必然会显露出前世的原形,而猪头人身就是天蓬元帅的原形。但是这种写法只是《西游记》作者在宗教层面上,对于猪八戒来源的设计和延展。从小说原著来看,作者选择这样描写,也是为了体现自己在政治上的态度。

天蓬元帅为何被贬下凡间(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间)(9)

在《西游记》的故事中对猪八戒有个很出名的形容叫做“喙长项阔、蹄硬鬣刚、膘肥体壮”,这表面上是描写了猪八戒的体态形象,实际上也是在隐身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朱标。作者用“猪膘”来映射朱标,实际上是表达对明朝朝廷的不满。猪八戒的前身天蓬元帅是北极四圣之首,是紫微大帝座下第一的大将,正好与朱标在朱元璋时代的地位对应。朱元璋被民间认为是紫微星转世,正好与神话的紫微大帝对应。同时猪和朱存在同音的关系,所以作者借此讽刺朱明王朝,也是为了表明他在政治上对当时官场的不满。

天蓬元帅为何被贬下凡间(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间)(10)

有趣的是,在《西游记》故事情节的暗战中,天蓬元帅被打落凡间成为猪八戒,丧失了天庭元帅的地位。孙悟空大闹天宫情节中的真武将军却混得风生水起,在唐僧取经事件过程中,他已经升级成为了真武大帝,号称九天荡魔祖师。而真武将军在北极驱邪院正好排名第四,与明成祖朱棣在兄弟中的排位等同,朱棣在民间神话中又正好被认为是真武大帝转世。如此多的巧合,显然不会是偶然,实际上就是作者故意设计的情节。他这样操作显然不只是为了小说好看,毕竟暗中讽刺朝廷和皇室,这可是要担上极大的罪名的。

天蓬元帅为何被贬下凡间(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间)(11)

之前的文章已经讲过,作者写《西游记》的本质不是宗教和妖精打架,而是暗中揭露明朝官场的腐败和堕落。小说中的一切阴谋诡计和斗争,都是隐含着明朝官场内斗的套路。作者在猪八戒的人设上牵引出和明朝皇帝关联的线索,显然是有意为之,也是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中国传统小说借古讽今和托物言志的手段让作者体现得淋漓尽致,也使得这本小说具有了更深层次的价值。作者以猪八戒来讽刺朱明皇室和朝廷,以其缺点来暴露当时的明朝政治现状,也是对官场政治腐败的一种揭露的抨击。

天蓬元帅为何被贬下凡间(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间)(12)

可以说读懂了猪八戒,就读懂了作者对明朝中叶的朝廷和皇室的看法与态度。猪八戒身上反应出来的种种贪恋小气的不良现象,就是明朝官员和贵族的索引。猪八戒在唐僧西天取经过程中的种种恶劣行为,也体现了明朝官员和贵族的腐败堕落,和明朝社会的风气。

作者通过宗教和政治两个层面来塑造猪八戒这个角色形象,既是反映自己对社会的看法,也是利用宗教和神话来保护自己。如果不披上宗教和神话这层外衣,《西游记》这部暗讽明朝政治的小说几乎不能流传下来,更不要说成为四大名著之一了。因此从这些文学手法上,也可以见识到作者的高明政治眼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