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克》(Mank)应该是今年最受关注的影片。故事上互文最伟大的经典好莱坞电影《公民凯恩》。
好莱坞经典作品不少,但称得上“伟大”的并不多,《公民凯恩》从叙事到电影表现手法都堪称教科书级别。上映后,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把黑白电影带入到了全新的表达层次,影响了无数后人。
包括这部《曼克》,都是围绕《公民凯恩》背后的人物、公司,那段历史来叙事。可以看做另一部“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曼克》的结构没有《公民凯恩》那么复杂。几位主要人物,两条时间线。一条是男主曼克在1940年车祸后开始赶工创作《公民凯恩》的剧本,另一条则是从1930年开始,交代了《公民凯恩》故事元素的灵感来源,即到底哪些事件和人物促使曼克有了创作《公民凯恩》动力。
《公民凯恩》的创作过程,再次证明了艺术源自生活,同时“高于”生活。但无论是《公民凯恩》还是《曼克》,最大的价值均不是再现真实,而是对历史真实的重塑,就像昆汀的《好莱坞往事》,更多融入了个人对于历史的见解,甚至是期盼。
小编与大佬的“八卦”
《曼克》的主线故事其实好莱坞金牌编剧与娱乐业大亨的“纠葛”,中间夹杂着理想、权欲,当然还有女人。
片名中的“曼克”(Mank)是曼奇维兹(Mankiewicz,又译“曼凯维茨”)的昵称。好莱坞历史上有两个大名鼎鼎的曼奇维茨,是兄弟俩,哥哥名赫尔曼,即这部影片的主角;弟弟叫约瑟夫(乔),日后名气更大,既编又导,拿过编和导的奥斯卡,经典名片一箩筐,包括《彗星美人》以及差点让20世纪福斯破产的《埃及艳后》。
他俩均有后代涉足娱乐产业及更广义的创意产业,但名气不如他们两人。影片中也介绍,其实约瑟夫是在哥哥曼克的介绍下,才成功打入好莱坞的。在好莱坞行业内,他有一句名言,入木三分的表现了他的自大与当时好莱坞的状况:“这里(好莱坞)肥得漏油,而你的竞争对手都是一群白痴。”
片中,他第一次到片场,就被娱乐业大亨威廉·兰道夫·赫斯特看中,邀请他吃饭,并且“挖走了”他。
但赫斯特坦言“喜欢他的毒舌超过他的剧本”,这无疑是赫斯特对一位编剧最大的“羞辱”。赫斯特是当时美国最大的媒体大亨,拥有多家报纸,最高时每天的读者量高达两千万。号称能够左右国策。他的理念很简单,多一点“八卦”,迎合大众的审美。
他自己也曾试图竞选总统、州长、市长,但均未成功。影片中,他成功利用自己的媒体优势,左右了州长大选,扶持好友上位,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赫斯特就是《公民凯恩》主角的灵感来源,但影片绝对不是他的传记片。而是用主角“影射”了赫斯特的事迹和经历。
当时剧本写出来后,众人纷纷前来劝阻,因为大家一看就知道剧本中的男女主角分别是谁。如果男主角是影射了赫斯特,那么女主角就是赫斯特的情人,曼克柏拉图式的爱人了。
女主角玛丽恩·戴维斯(Marion Davis)是当时的一位喜剧明星,她和赫斯特长期保持亲密关系。而已婚多年的曼克同时也对她神往,但仅仅停留在“柏拉图”式的精神关系上。
玛丽恩对曼克也是“发乎情,止乎礼”,甚至在看到剧本后,也没有生气,只是说希望他对老板赫斯特“高抬贵手”。三人的关系大概是这桩“迷案”中最大的八卦之一。一般影史研究者也认为,曼克在《公民凯恩》剧本中大量使用赫斯特的生平事迹,是出于报复心理。
当然,《曼克》中除了处于事件核心圈的三位人物,还有一位必须提及。他就是《公民凯恩》的导演,第二编剧,男主演奥逊·威尔斯。
大卫·芬奇在《曼克》中减少了对他的“诋毁”。因为曼克与奥逊·威尔斯在身份地位上的差距,大多数传记小说都喜欢“捧”曼克,“踩”奥逊·威尔斯。
其实,文采飞扬的曼克当时写了300多页的剧本,最后由奥逊·威尔斯修改、缩减、润色,让它更适合电影本身。
而且,在曼克撰写剧本阶段,奥逊·威尔斯多次前去与他沟通。要知道,他当时年仅24岁,可见他的天才之处。片尾,两人相互“踩踏”,之后也再无合作。片中,两人在署名权上大动干戈。一开始曼克的确是为了钱写剧本。但写完交给众人看后,他突然发现自己写了一部伟大的作品,于是他开始贪恋署名权,不惜毁掉他与奥逊·威尔斯之前签下的合约。
虽然影片对于这个做法,解释为曼克的“骑士精神”,即不畏强权,不贪金钱。但其实骨子里还是曼克贪恋和复仇心在作祟,而且也有违契约精神。
曼克嫌弃奥逊宣传该片时,只提“自编、自导、自演”,不提他这个第一编剧,他甚至放出话来,说奥逊提出给他一万美金,要他放弃编剧的署名权;而奥逊说这太荒唐,他一直视自己为联合编剧而已。
其实,《公民凯恩》的伟大绝非一两个人的功劳,当然最大的功劳的确是奥逊·威尔斯,没有他,曼克连写剧本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日后拍一部遭到媒体大亨抵制的影片了。
当时,曼克等于被全网封杀,是奥逊·威尔斯在他最低谷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这样看来,曼克本人的确有点不地道,且有失风度了。
堂吉诃德与风车怪兽
其实整部影片的主题都在高潮一幕的酒会上得到了完美闭合。赫斯特成功操控了选举,保护了自己的利益,正在自己的私人城堡里宴请众人。这时曼克喝的酩酊大醉而来。他讲了一个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同时影射了赫斯特。把赫斯特比作是背叛理想的堂吉诃德,言下之意,他自己是坚持原则的堂吉诃德,而赫斯特早已成为了他的对立面,那个“风车怪兽”。
曼克嘲笑赫斯特之流不学无术,自然不会像他跟奥逊那样用《白鲸》等文学典故来沟通,但赫斯特的寓言更具杀伤力。赫斯特把他送出门时,说了一个拉风琴的人和猴子的故事,有点中国谚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意思是说曼克只是活跃气氛的猴子,一位弄臣而已,但却幻想自己手握权力,其实他背后的人才一直掌握着生杀大权,其控制着猴子。甚至调侃曼克的名字都是“猴子的话”(monkey words)的谐音。“手风琴艺人的猴子”对于这部电影来说真是绝妙隐喻。
因为整部影片其实就是在说编剧与大老板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位置转变。一开始曼克绝对是被控制的一方,但当他写出了《公民凯恩》的剧本后,赫斯特显然是“慌了神”,控制权一下子交到了曼克手上。
所以,就连赫斯特讲述的那个猴子与手风琴艺人的故事也被反转了。因为《公民凯恩》的上映,赫斯特最后反而变成了在曼克“手风琴”下起舞的“猴子”。
《曼克》的主题核心还是西方传统的“骑士精神”,就是坚持理想,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在外人看起来有点偏执的堂吉诃德精神。
作为一名编剧,曼克对于好莱坞的影响力其实是相当有限的。正在操控好莱坞这艘娱乐业巨舰的还是赫斯特,或者米高梅老板梅耶这样的巨擘。
在他们面前,曼克要么是被手风琴艺人操控的“猴子”,要么就只能舍生取义,得罪众人,写出一部《公民凯恩》这样的旷世巨作。《曼克》就是希望把他塑造成好莱坞中的高贵“骑士”,为了电影挑战权威。
影片之外另外,这部电影还有一个有趣的延伸。《曼克》的“第一”编剧其实是大卫·芬奇的父亲的杰克·芬奇。早在上世纪90年代,杰克·芬奇就完成了这个剧本。显然,老杰克看过众多曼克的作品,熟知他的风格,并且能模仿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
但在影像呈现上,芬奇用数码相机制作《曼克》,并通过数码划痕,使画面极富胶片质感。
另外,在镜头设计上,《曼克》还致敬了《公民凯恩》。比如丢下水晶球的段落。
不过,这个剧本之所以放了这么久,最要原因还是没有制片厂愿意投资。《曼克》是网飞和芬奇的又一次合作。《纸牌屋》、《心理神探》一路走来,令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此次芬奇为网飞挂帅再次出片,也颇有几分流媒体新贵向传统好莱坞大亨宣战的意味。
特别是在当下这个大环境中,传统大片厂纷纷上线自己的流媒体阵营,准备抵御网飞的冲击。
大片跳过院线直接上线流媒体,华纳“终结”窗口期,宣布2021年大片全部上线。大佬迪士尼直接追加百亿投入到流媒体。
如果说《公民凯恩》改变了电影,那么《曼克》则用招魂《公民凯恩》的方式,宣布了下一个电影新时代的到来。王冠交接时,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国王,他们都需要堂吉诃德这样的骑士充当“刽子手”。
谁都不满足只当“曼克”,他们都想成为下一个“赫斯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