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俗称蛀牙、虫牙,是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5岁儿童患龋率70.9%,且呈现上升态势,龋病防治现状不容乐观,家长一定要做好儿童龋齿的预防,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小孩牙缝浅龋不建议补牙?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孩牙缝浅龋不建议补牙(6岁孩子蛀牙了要不要补呢)

小孩牙缝浅龋不建议补牙

龋齿,俗称蛀牙、虫牙,是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5岁儿童患龋率70.9%,且呈现上升态势,龋病防治现状不容乐观,家长一定要做好儿童龋齿的预防。

乳牙龋病对儿童的危害较大

龋病对儿童的危害较大,如严重时会出现疼痛,会降低咀嚼功能,继而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市市立医院口腔矫正科专业医生表示:“很多家长不重视乳牙龋齿,其实乳牙龋齿同样会造成严重危害,如果发展成根尖周炎时,会影响继承恒牙牙胚,导致其牙釉质发育障碍以及影响恒牙萌出。”也就是说,如果乳牙龋齿很严重的话,会造成继承恒牙萌出时,间隙不足,从而造成恒牙排列不齐或畸形,甚至会损伤口腔黏膜组织。此外,乳牙龋齿可能会影响美观、发音等,导致孩子不敢张嘴说话或微笑,久而久之会影响孩子的心理。

因此,家长除了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口腔卫生习惯,让孩子少吃零食、甜食,少喝碳酸饮料等措施外,还要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特别是适龄期儿童应尽早到专业的口腔机构进行窝沟封闭及涂氟等措施。

窝沟封闭:就像是给牙齿穿上了一层保护衣

窝沟,就是牙齿表面上的沟壑和深坑,这些沟和深坑又细又深,容易集聚细菌及食物残渣,刷牙时不容易清洁到。窝沟封闭是指将窝沟封闭剂涂在牙齿的(牙合)面、颊面或舌面的点隙裂沟,以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从而增强牙齿抗龋能力,就像是给牙齿穿上了一层保护衣。

据专业的口腔医生介绍,窝沟封闭作为一种有效的防龋措施,主要应用于乳磨牙、恒磨牙及恒前磨牙,因为这些牙齿通常有较深的点隙裂沟,自洁作用差,容易发生龋坏。窝沟封闭最适宜的年龄一般为:乳磨牙在3—4岁,第一恒磨牙即“六龄齿”在6—7岁,第二恒磨牙在11—13岁。

窝沟封闭的最佳时机是牙齿完全萌出,且蛀牙尚未发生的时候。当然,如果其他牙齿也有窄而深的窝沟,也可以进行窝沟封闭。但是,并非每个孩子都需要、并非都能做窝沟封闭。窝沟封闭是有其适应症和非适应症的,要经过医生检查,以下情况不适合进行窝沟封闭:牙齿还未完全萌出,被牙龈覆盖;牙面上没有深的点隙裂沟,自洁作用好;已经有龋坏的牙齿;孩子不配合,影响医生正常操作等情况。

窝沟封闭需要专业口腔医生操作进行。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清洗牙面、涂抹酸蚀剂、冲洗和干燥、涂布封闭剂、光照固化、检查封闭效果。窝沟封闭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封闭后应定期(三个月、半年或一年)复查,观察封闭剂保留情况,脱落时应重做封闭。

儿童乳牙有了蛀牙需要补吗?答案是必须的。

孩子乳恒牙的交替期一般在六岁到十二岁。近日,市民周女士遭遇了这样的困扰,她说:“女儿6周岁了,还是乳牙,但是牙齿已经蛀牙了,也没有带她去医院检查。有的人说,乳牙不用理会,待恒牙长出来后好好保护就可以,不知是否科学?”

“许多家长都认为幼儿的乳牙烂了反正是要换的,烂牙不用特地去治疗也会自然掉牙,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幼儿得了龋齿后如果不及时治疗,烂牙只会越来越严重,很容易影响恒牙的发育及萌出。乳牙的龋病对儿童的局部和全身都有着不良的影响,就局部而言,乳牙因为龋齿会形成龋洞,造成食物残渣滞留,细菌的聚集,使口腔卫生恶化,影响到了新萌出的恒牙,会使新萌出的恒牙发生龋坏。”专业口腔医生表示,乳牙龋齿发展为根尖周炎后,可以影响继承恒牙的牙胚,给其发育造成障碍,乳牙龋齿严重而早失的时候可以造成继承恒牙所占空间缩小,萌出间隙不足而发生萌出的位置异常。就全身而言,乳牙龋齿严重的时候会造成咀嚼功能的降低,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因此对颌面部和全身的生长发育造成了影响,龋齿转成的慢性根尖周炎可以作为病灶牙,使机体的其他组织发生感染。

儿童龋齿发生的初期不容易发觉,容易被家长忽视,导致烂牙进一步变深、变大。待幼儿牙齿发酸、进食时感觉到牙痛,龋齿已经侵入牙髓而损坏牙神经,幼儿感觉牙疼,甚至会出现“面肿”,这时进行牙根治疗就很复杂了。若能早期发现幼儿的龋齿,治疗时只需清除“烂牙洞”中的腐质,再用合适的材料补上即可。

“儿童出现蛀牙情况,建议家长带儿童去口腔科检查,如果牙齿已经松动,且有恒牙萌出迹象,可以直接拔除。如果是后牙,牙齿更换尚早,可以考虑充填治疗,不会影响恒牙萌出。”口腔医生提醒,如果只是牙齿的表层受害,治疗简单易行,一次可作永久充填,要是波及牙体深层,治疗就分2—3次进行安抚治疗,用镇痛安抚和防腐作用材料作暂时填充,当症状消失后,再换永久充填材料。小患者还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

涂氟防龋至少每年做两次

涂氟防龋是由口腔专业医生操作的另一种常用儿童防龋方法。如果已经做了窝沟封闭,还需要涂氟。因为窝沟封闭只是针对有窝沟牙齿的防龋措施,牙齿的平滑面仍然需要通过涂氟来保护。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氟元素,是骨骼和牙齿生长发育的重要成分。2018年美国儿童牙科学会(AAPD)在最新修订的氟化物使用策略中,确认了氟化物作为辅助性防龋措施是安全有效的。美国牙科协会(ADA)、美国儿童牙科学会、美国儿科学会(AAP)联合建议:自幼儿萌出第一颗牙齿就可以定期涂氟,达到强化牙釉质保护牙齿的作用。大量证据表明,适量的氟有益于牙的健康,缺氟能增加人体对龋病的易感性。牙齿涂氟后,氟离子可以渗入 牙面,增强牙齿抵抗力,使牙齿更加坚固,有效预防蛀牙;氟化物也可以抑制口腔内致龋细菌的生长,从而减少蛀牙风险;对于一些儿童的早期龋齿,涂氟后可通过再矿化来逆转龋损状态。

那么,儿童应该什么时候涂氟呢?一般建议3至6岁儿童每年至少涂氟防龋两次,患龋风险高的儿童可以增加涂氟次数,建议每6个月到专业机构涂氟一次。涂氟不会对牙齿造成任何损伤,舒适无痛苦。涂氟完毕后半小时内不要喝水、漱口,两个小时内尽量不要进食,当天也不需要刷牙。

最后,提醒家长朋友们:窝沟封闭和涂氟都不是一劳永逸的,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同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旦发现龋齿应及早到口腔科进行医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