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历史杨坚(二十六史精选故事357)(1)

杨坚创立三省六部制,制订《开皇律》,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他开创的科举制更是伟大,不仅影响了中国社会,而且影响了整个世界。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历经多次变化。在夏商周时代,主要实行世卿世禄制,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选拔官吏,属于世袭制,平民百姓很少有做官的机会。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极不合理的选官制度被打破。秦国率先实行按军功大小,进行选官授爵,这是秦国能够迅速强大,进而统一中原的重要原因。可惜秦朝时间很短,就被汉朝取代了。

两汉时期的选官方式,主要采取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制是从下到上,由基层向上边举荐官吏,也称举孝廉;征辟制则是从上到下,由朝廷和官府直接征召官吏。这样选拔的官吏,几乎全是豪门大族,平民百姓仍然难有机会。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实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把品评与选官结合在一起,注重门第出身,结果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士族垄断局面。

以上这些选官制度的最大弊端,是人为因素占主导地位,由于被选拔者的德才能力无法量化,优劣取舍全由选拔者说了算,所以很难体现公平,致使大量优秀人才不能脱颖而出。

魏晋南北朝历史杨坚(二十六史精选故事357)(2)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就出现了通过考试择优录用的做法。刘裕建立南朝宋以后,针对各州郡送来的孝廉多是滥竽充数的现状,采用考试的办法予以甄别,首开考试选官之先河。南齐将考试成绩分为上、中、下、不及格四等,不及格者不予授官。梁武帝专门设立五经馆,经考试合格者授予官职。北朝也采取了考试的办法,而且出现了分科别类的考试。这些,都是科举制的萌芽,但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也没有成为选拔官吏的主要渠道。

隋朝建立以后,需要大批人才,特别是消灭和降服内外敌人、巩固政权之后,杨坚把注意力放在国家内部治理上,迫切需要大量治国理政人才。然而,隋朝初期的官员,大多数是凭借军功擢升的,他们冲锋陷阵可以,但治理国家和地方,就勉为其难了。

杨坚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要用文人治理天下。东汉光武帝刘秀,就是这样做的,刘秀文治天下,效果显著。于是,杨坚下诏说:“功臣正宜授勋官,不可预朝政”。意思是说,有军功的人,可以用金钱、荣誉、待遇进行奖励,但不能让他们担任治国理政的官职。

杨坚打算靠文官治国,这是治国理念的一大进步。可是,怎样选拔有才能的官吏呢?杨坚起初采用了下求贤诏、让地方政府推荐等多种办法,但效果不够理想。杨坚通过吸取借鉴南北朝时期考试择官的做法,制定了一项新的选官制度,就是科举考试制度。

魏晋南北朝历史杨坚(二十六史精选故事357)(3)

公元587年,杨坚下诏,要求各州每年推荐三人,到中央参加科举考试。当时的科举考试分为秀才、明经两科,到了隋炀帝时期,又增设了进士科。被推荐参加考试的人,不问门第出身,只要考中,再经过吏部考察,就可以当官了。从此,科举制逐渐取代了九品中正制,成为选拔官吏的重要形式。

杨坚创造的科举制,是对从前历代选官制度的一次颠覆性革命,体现了公平公正、唯才是举的原则,特别是把读书与做官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大批人才涌现出来,推动了文化发展,激发了社会活力,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杨坚创立的科举制,对于改善官吏队伍结构、提高官吏队伍素质,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也录取了许多人才。唐朝著名宰相房玄龄,就是在他十八岁那年,考中隋朝进士的,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如果没有隋朝的科举考试,房玄龄能不能入仕做官,就说不准了。不过,由于隋朝存在的时间不长,通过科举考试录用的官员数量不多,因而没有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隋朝创立的科举制,是一个新生事物,因而不够完善,考试类型不是很多,程序也不完备,特别是,考生不能自由参加考试,而是由地方政府推荐,因而许多人没有参加考试的机会。但是,这种新的选官制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所以,唐朝建立以后,继承和完善了科举制,允许考生自由投考,无须政府推荐,形成了比较健全的选官制度。科举制经历唐、宋、元、明、清,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长达一千三百多年。

目前,学术界对科举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存在着争议。有些学者认为,科举制的主要特征,是没有限制,允许考生自由投考,因而认为科举制是开始于唐朝。有些学者则认为,科举制开始于隋朝,是杨坚首创的。

魏晋南北朝历史杨坚(二十六史精选故事357)(4)

笔者认为,科举考试制度的主要特征,应该是在“考”字上,体现的是公平原则,有条件限制不是主要方面,即便现在的公务员考试,也是有条件限制的。所以,从科举制发展历程来看,笔者认为,科举制应该起源于南北朝,开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

科举制不仅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的用人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公元十四世纪,科举制传到欧州,引发高度关注。公元1853年,英国模拟中国的科举制,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此后,美国、法国等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西方人认为,中国的科举制,与“四大发明”一样,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因此,在西方人眼里,中国最伟大的皇帝,不是秦始皇、李世民、康熙等人,而是隋文帝杨坚。2001年,英国最具影响力的《卫报》,评选出世界百位伟大帝王,杨坚的排名,位居中国皇帝第一名。

西方人的看法未必准确,不过,杨坚开创了科举制,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影响力,这是不争的事实。仅凭这一点,杨坚就应该永垂青史,值得赞颂。

杨坚在政治制度方面,有着许多创举,在经济上也做出了辉煌成就。请看下一集,杨坚实行三大政策,促进经济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