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立大唐王朝的第五个年头,唐高祖李渊下诏开科取士此时,距离隋炀帝杨广创立科举制度,已经过去了十七个年头,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古代殿试揭榜的格式?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殿试揭榜的格式(古代考试达人孙伏伽的)

古代殿试揭榜的格式

在建立大唐王朝的第五个年头,唐高祖李渊下诏开科取士。此时,距离隋炀帝杨广创立科举制度,已经过去了十七个年头。

杨广在历史上虽多有争议,但笔者认为,他是个很了不起的皇帝。除了开建功在千秋的南北大运河,他还很有魄力地废除了世袭色彩浓厚、靠“拼爹”的“九品中正制”,创立了以“拼分”为特征、竞争为取向的科举制度,用以选拔治国理政之人才。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在软科学领域的一项伟大发明创造,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史,都产生了不容低估的深远影响。

李渊也是个有政治远见的皇帝。对于科举制度这个诞生于前朝的新生事物,他没有弃之如敝履,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而是予以承袭并逐步发展完善起来。我的王朝我做主,如果李渊决定废止这项制度,或者对其视而不见,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是那样,世人也许就无法见识这一人类文明之奇观了。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壬午科状元,乃贝州武城人氏(今山东武城)人氏孙伏伽。关于孙伏伽的籍贯,还有河北清河一说,但山东武城的说法,为史学界多数人所认可。

由于隋代的科举史料多已散失,当时的开科取士情况,如今已无法得知其详,故而孙伏伽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郎。能够创造一个这样的第一,足以让无数山东人为孙伏伽这位老乡而感到骄傲和自豪。需要说明一点,在唐代,科举考试第一获得者多被称为“第一”、“称首”、“榜头”之类,状元还不是一个固定规范的称号。科举第一称状元、第二称榜眼、第三称探花,并将其固定下来形成惯例,是南宋年间的事情了。出于人们阅读叙述习惯的考虑,本书姑且还是使用状元这样的说法吧。

孙伏伽是个勇于接受新生事物的人物。在隋朝末年,他就报名参加了科举考试,并且成功通过竞争,做了大隋王朝的一个下层官员,成为了科举制度这一新生事物的受益者。大隋王朝垮台后,孙伏伽归附了李唐王朝。此后,因为给皇帝李渊提了三条合理化建议(开言路、废百戏散乐、慎选皇子僚友),从而受到了李渊的赏识,被任命为大唐中央政府机关公务员(治书侍御史)。

当李渊决定开科取士之后,孙伏伽再次报名参加考试,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举拔得头筹。像孙伏伽这样,参加过两个朝代的科举考试,并且都被录取的情况,在中国科举史上是十分少见的。孙伏伽,堪称科举考试一“牛人”。

在李世民为夺权而发动的血腥“玄武门之变”中,不知是善于审时度势,还是欣赏其政见为人,孙伏伽选择做了李世民的拥趸。恭喜孙状元,这次他押对了宝。在宫廷的权力斗争中,选边站是官员们难逃之宿命。选对的,自然鸡犬升天。选错的,只能见鬼去。选对边的孙伏伽,自此不说是平步青云,也开始了步步高升的官场生涯。

孙伏伽性格沉稳从容,能做到宠辱不惊。比方说,当初李渊提拔他做治书侍御史的时候,他在朝中已经知道了消息,但对家人却只字不提。政府任命书送达之后,举家均欣喜若狂,唯独孙伏伽淡定如常,跟没事儿人一样。孙伏伽晚年不栈恋官场权位,主动淡出江湖,也很能说明他的性格为人。性格张扬、心态急躁,是为官之大忌。这样的人混迹官场,是很容易出事的。

生性淡泊的孙伏伽,性格中也有“倔”的一面。比方说,李渊坐了天下之后,曾颁布过大赦令。但不久,他又要惩处王世充、窦建德等人的余党。孙伏伽认为,这样出尔反尔的行为,断然不可为之。不然,就会失信于天下。他老先生也不怕李老板李渊不爱听,一遍一遍地反复陈述自己的意见,直到李渊收回成命为止。要知道这么让老板下来不来台,是有风险的。为官贵有人文情怀,孙伏伽此举,使不少人得以保全性命。

李世民是个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的领导下,大唐出现了“贞观之治”,为日后的强盛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同时,李世民也是个非常善于包装设计自己形象的皇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李世民也是有些不良嗜好的。比如,他酷爱打猎这类游戏,几天不玩就心痒难熬。

夺权成功后不久,心情大好的李世民,有一天带着一大帮随从和鹰犬又要出猎。队伍正要出发之际,却见一个老头儿从大道旁闪出,挡在了李世民的马前。这老头儿,正是孙伏伽。他劝李世民,应当以国家社稷为重,不能迷恋这声色犬马的玩意儿。

正在兴头上的李世民,自然很生气。他对孙伏伽说,“本皇帝为国为民做了那么多事情,就这么点儿业余爱好,你还来说三道四乱干预?”说罢,就要策马前行。谁知孙伏伽的“倔”劲儿又上来了,他一下子跪在李世民的马头前,面无惧色地对李世民说,“陛下如果一意孤行,那就让您的马蹄子从我身上踏过去,我愿用自己的老命,来换取您对我这一忠告的采纳。”

李世民不由勃然大怒,你以为你是谁,还以为本皇帝治不了你是怎么的?便喝令卫士将这不开眼的老头儿拖出去砍了。孙伏伽依然毫无惧色,从容应对道:“既然皇帝大人如此不听忠言相告,那么我也就没啥可留恋的了,情愿到九泉之下,与那些古代忠臣们作伴去。”而此时的李世民,却转怒为喜,说道:“大唐王朝很需要你这样的忠臣,本皇帝只不过是跟你开个玩笑而已,怎么会杀你呢。”这个李世民,作秀功夫真是超一流。

说李世民是作秀,有的人可能会不同意。其实,作为李世民这样的帝王级大老板,适当“秀”一下,无伤大雅。在延揽人才、重视人才、使用人才方面,李世民倒是算得上“秀”外而实中。

孙伏伽还极具法治精神。“赏罚之行,无贵贱亲疏,惟义所在”,这是《新唐书》所记载孙伏伽劝谏李渊的一句名言。:意思是,政府进行奖赏和处罚,不分贵贱亲疏,唯一的标准是道义和国法。

壹点号谷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