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舜帝是中华民族五帝之一,道德文明的鼻祖。司马迁《史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几千年来,舜葬地宁远九疑山流传说许多有关舜帝的传说故事,现分集转发,以飨读者。

红杜鹃和黄杜鹃

  陈兰清

  九疑山东面有条河叫子江,西面有一条河叫母江。清明时节,两条江沿岸的杜鹃花一齐开放,但花的颜色不一样:母江河两岸开的是红杜鹃,子江河两岸开的是黄杜鹃。为什么相隔一座山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呢?这里面有一段古老的传说、据说舜帝南巡来到九疑山以后,他的两个爱妃,一个叫娥皇,一个叫女英,心中非常挂念他。她们想到丈夫年纪那么大了,旅途生活那么艰苦,实在放心不下,有心沿着舜帝南巡的路线,把他寻找。一天,两人商量好后,便整好行装起程。她们来到南方,沿着潇水而上,每天天不亮就赶路,风雨无阻,霜雪不避。走呀走呀,不知走了多少日子,终于来到九疑山下,想到很快就能见到舜帝了,心中万分高兴,尽管跋涉千里,经历了百般辛苦,但心里却是甜滋滋的。

大别山上有红杜鹃吗(宁远九疑山民间传说之二十六)(1)

  舜帝在九疑斩孽龙,斗妖邪,播谷种,栽香杉的种种功德,九疑山人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的。现在听说舜帝的妃子来了,他们哪有不高兴的呢,一传十,十传百,方圆百里的百姓都穿上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争着要为舜帝的爱妃洗尘、接风。娥皇女英走到哪里,人们跟到哪里,就连飞禽走兽,花草果术,也都象通人性似的,向娥皇女英表示欢迎。你看:河里的金丝鲤鱼争着向江面跳,路旁的青松翠竹弯腰鞠躬,猿猴起舞,黄莺唱歌,把个九疑山闹得一片沸腾。

  一天,娥皇女英沿潇水来到母江,又一直走到这条江的源头。回身一看,一路上人不断线,像潮水似的,有的还在呼喊着他俩的名字哩,这使娥皇女英非常感动。后来他们俩人登上了青峰,人们就围着青峰唱呀,跳呀,从早晨跳到晚上,又从晚上跳到天明,忘记了饿,忘记了渴,忘记了疲劳。连山上山下的杜鹃花,也笑红了脸庞哩。打这以后,这里的杜鹃花就总是开红花啦。

  从青山峰下来以后,娥皇女英继续寻找舜帝。一天,她们来到一个山峪中。不知怎么的,刚才还是万里无云的天空,转眼间就布满了阴霾,顿时黑了下来。远山近树,一下子,变得模糊不清,猿猴不再跳舞了,黄莺不再唱歌了,青松翠竹低垂着头,流水也像在哭泣。娥皇女英心里沉沉的,像有块石板压着。这时,她们已来到子江两岸。为了打听到舜帝的确切消息,娥皇女英找到一个采药老人。采药老人含着眼泪,诉说舜帝为了斩一条孽龙,不幸死了,葬在何处,他也不知道。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娥皇女英的心都快碎了,两人抱头哭作一团,泪如泉涌。哭呀哭呀,一连哭了三天三晚,眼泪流下来,透了衣襟,湿了裙带,流到地下,汇成了河流。

总是这样哭下去有什么用呢?娥皇女英暗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舜帝的陵墓,不找到陵墓,死也不甘心!这样,她们就把黄色的裙带撕下一块来,披在头上,为舜帝戴孝,一路哭哭啼啼,沿着江河而下。她们的眼泪洒上竹子,便成了现在的斑竹;流在地面上,变成了水晶。沿路的花草树木,看见娥皇女英伤心的样子也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山上山下的杜鹃花,还悄悄地脱去了自己的红装,与两位披麻戴孝的妃子一同悼念舜帝。从那时起,子江两岸的杜鹃花,就成了黄颜色的,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脱下它们的孝服。

大别山上有红杜鹃吗(宁远九疑山民间传说之二十六)(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