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太湖县北中镇位于皖西南大别山深处,皖鄂两省四县相邻之地过去因属小水电管辖,电力设备设施老化,电网质量不高,该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高,经济发展缓慢,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供电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供电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提升供电服务质量)

供电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太湖县北中镇位于皖西南大别山深处,皖鄂两省四县相邻之地。过去因属小水电管辖,电力设备设施老化,电网质量不高,该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高,经济发展缓慢。

北中镇有38000多人口,18个行政村,其中有10个贫困村。2020年1月3日,国网太湖县供电公司北中中心供电所正式接收后,本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理念,优质服务于三农,有序推动农电网改造工程建设,为太湖县北中镇的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着实力、出实招,使该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提升供电服务质量

2020年3月份,在得知北中镇莲花村的老百姓因电源较远,人饮水工程不能启用,老百姓不能用上自来水时,北中供电所负责人主动上门与该村负责人对接,迅速申请计划、组织材料与施工队伍,为该村人饮水工程组立电杆8基,架设400伏低压线路600米,使该村人饮水工程迅速启用,让500多户居民终于用上了清澈的自来水。

2020年7月8日,因持续10多天的强将雨,导致北中镇宝坪村的村级光伏发电站边坡垮塌 ,严重威胁着光伏电站。该村有10千伏安光伏发电站两座,是该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如果光伏发电站倒塌将损失惨重。北中供电所发现险情后立即购买树木、沙袋等材料,组织人员冒雨进行加固抢修,使该村避免了一场重大的经济损失。

元畈村虽然是北中镇8个非贫困村之一。该村共有336户,原小水电管辖时虽有5台公用变,但总容量只有210千伏安,高、低压线路及各种运行设备严重老化,影响制约着老百姓的生活与生产发展需要。

早在十多年前,因用电负荷不断攀升,有许多家庭用户为了提高用电质量,分别从上海、杭州等地购买升压稳压器以提高用电质量,但依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2021年5月初至9月初,北中供电所对该村实施了整体农网改造,共计组立高、低压电杆227杆,架设10千伏线路16公里,低压线路40多公里,台区改造5个,新增台变1个,总计容量1100千伏安。该村范围内所有供电设施换然一新,所有的家用稳压器全部退出历史的舞台,供用电质量得以彻底优化。

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北中镇明珠村不仅是北中供电所的帮扶村,还是太湖县典型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英勇顽强,献身革命的革命烈士吴生禅就是玉珠畈明珠村人(原名花园村)。该村境内的吴氏祠堂当年曾是北桐区苏维埃政府中心县委所在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曾驻扎此地。

长期以来,该村集体经济一直为零,2020年8月,该村为了摘掉村级企业空白,集体经济为零的帽子,新建一个生猪养殖场,采用自繁自养,滚动发展的方法开始饲养土黑猪,由于该养猪场建在河西大山上,原低压线路供电半经长,线经小,台变容量小,各种供电设备及线路又严重老化,供电质量根本不能满足养殖场的发展用电需要。

2021年初,北中供电所申报河西4号台区的改造项目,投资153万元,对北中变10千伏河西4号台区实行1建1改,将三相四线直接架到猪场,为村办养殖场的用电提供了坚强的保障,为该村壮大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终于不用为电的事发愁了!”该村村主任吴新霞高兴地说。

2021年2月,北中镇玉岭村为了壮大集体经济,兴办茶叶加工厂,但因用电负荷过大,无法从公变入户下火。北中所立马帮助该村谋划专变方案,及时组织施工人员架设专变,使该村茶厂在春茶加工之季如期投产,当年增加集体收入5万多元。该村书记张礼国笑呵呵地说:“国家电网办事效力确实高,服务质量好!”

江河村是经济发展项目较多的村,该村有大型私营茶叶加工厂2座,大型蛋鸡养殖场4个,茶油加工厂1座,农业示范园1个,村级光伏发电站2座,村级单项年收入10多万元。

2018年该村兴办菌棒加工厂,占地面积53亩。2018年种植香菇1万棒,2019年种植香菇10万棒,2020年种植香菇7万棒。因受电的制约,一直不能形成规模发展。

2020下半年,北中所对江河村境内的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农网改造。从江河1号台区将三相四线送到该菌棒加工厂。2021年,由于用电符合需求,该食用菌基地共种植香菇60多万棒。从搭建棚、架,制种、洒水到采摘香菇共解决本村贫困户就业务工2000多人次,为村内创造社会经济效益20多万元。江河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吴建群说得好:“乡村振兴不用愁,国网来了有奔头!”

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 国网太湖县供电公司北中中心供电所完成北中镇10个村农网改造任务。今年,又实施了26个非贫困项目。目前,也基本临近竣工。北中中心供电所全体员工用实际行动彰显出国网人的责任与担当,为大山深处北中镇的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蔡刘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