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历史课最开始学习的就是三皇五帝时期的历史知识,当时看到禅让制这一制度让我很是敬佩那些能够主动禅让帝位给其他人的先贤们前段时间忽然想起买了许久一直尘封史家巨作《史记》,随即便翻出来读了一读,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禅让制的依据?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禅让制的依据(聊一聊古代的禅让制)

禅让制的依据

记得历史课最开始学习的就是三皇五帝时期的历史知识,当时看到禅让制这一制度让我很是敬佩那些能够主动禅让帝位给其他人的先贤们。前段时间忽然想起买了许久一直尘封史家巨作《史记》,随即便翻出来读了一读。

读完了三皇五帝、夏商周,直到秦汉王朝。忽然发现三皇五帝时期的禅让制和后世改朝换代的禅让制是不一样的。

据《史记》中的记载,三皇五帝都是同一个血脉源头传下来的,特别是五帝都是三皇之一黄帝的后代。看一看《史记》关于五帝的记载: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

“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帝尧者,放勋。”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

从这几段描述就可以看出当时黄帝时期的政权都是交给族内血缘亲近的族人继承的,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禅让给全天下德才出众的人的(虽然继承者的才能德行也很高)。我认为 这个非常值得后世的封建王朝学习,应当不会再出现那么多的奇葩君王了。

不过不知道有多少人感谢禅让制这三个字。

禅让制的出现也给后世许多封建王朝改朝换代提供了方法,当有权臣出现架空了皇帝的时候,不管是自身的欲望还是他后面的利益集团推动,大部分权臣都会选择自己当皇帝,这个时候禅让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通过禅让制权臣们让皇帝把皇位禅让给他们,这样就避免在史书上留下弑君的罪名了。

还有一些皇帝天生肾虚或者纵欲过度把自己玩坏了,连个继承皇位的儿子都没有,只好便宜不知道哪个兄弟或者兄弟的儿子了。近的有清朝光绪帝,远的有秦国武王嬴荡。这其实也是一种禅让,只是不像上古时候那样隐蔽,它是限定了的只能在皇族内选人继承皇位,不过有些是皇帝自己过继的,有些则是皇帝死了之后大臣们推举的。

都是禅让,但是里面的内核却不一样。所以不管哪朝哪代,当权者都是希望把权力传给自己的血脉亲属。它到了新中国之后已经蜕变成了人们想象中的禅让制了,相信更久远的未来会变得更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