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筑行小康 ,作者小康KANG

小谈建筑

消失的图书馆

世界大学建筑学排行(这所QS全球排名TOP2的建筑名校)(1)

大家好,我是筑行小康,这是一个带你看懂建筑的系列科普视频。今天我回到了我的母校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想带大家看一下我们学校的图书馆。

世界大学建筑学排行(这所QS全球排名TOP2的建筑名校)(2)

这栋房子是由代尔夫特本地事务所MECANOO设计的,现在它也是一个享誉国际的事务所了。最开始特别令我惊讶的是这栋图书馆的年代,它是1993年开始设计,1998年建成的。各位可以回想一下,在九十年代你身边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就能大概体会到这个设计还挺先进的。

世界大学建筑学排行(这所QS全球排名TOP2的建筑名校)(3)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这栋建筑的体量是一个顺着地面逐渐升起的状态,屋顶与地面连成一体,它为什么要做成这样呢,其实跟它旁边的粗野主义建筑 AULA 有关。

世界大学建筑学排行(这所QS全球排名TOP2的建筑名校)(4)

AULA 也是一栋非常重要的历史建筑,力量感非常足,气场很强。如果图书馆做成一个我们平常见到的方盒子的话,两栋建筑之间的室外空间就会比较狭窄,会有压迫感。

世界大学建筑学排行(这所QS全球排名TOP2的建筑名校)(5)

所以,像现在这样,把建筑变成地形,可以获得最开阔舒适的视野,也使得旁边这栋建筑,能够很好地被大家观赏。

世界大学建筑学排行(这所QS全球排名TOP2的建筑名校)(6)

但是呢,从另一方面讲,作为一个公共建筑,完全藏起来是不行的,它是需要被大家看到的,大家才知道要往哪里走。所以,建筑师还设计了一个小尖塔,它起到一个标志物的作用。

世界大学建筑学排行(这所QS全球排名TOP2的建筑名校)(7)

当你经过时,很难不注意到它。如果有新同学问你学校图书馆在哪里的时候,你也很容易给他指路,而他只要来过一次,就不会不记得这样一个特别的东西。所以,容易被看到、被描述、被记住,这个小尖塔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世界大学建筑学排行(这所QS全球排名TOP2的建筑名校)(8)

这个矮趴趴的建筑,内部空间还是很大的。最近因为新冠疫情,大家在家肯定憋坏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住宅内空间不够大,不够开阔,呆久了会感觉很压抑。公共空间因为人更多更拥挤,所以只是面积大还不行,高度也要高一点。

世界大学建筑学排行(这所QS全球排名TOP2的建筑名校)(9)

同时配合一些顶部自然天光、大面积的窗户、松散摆放的家具,有一个更类似于在室外的氛围。我们平时去的商场、机场、火车站的公共空间,都能看到类似的操作。

世界大学建筑学排行(这所QS全球排名TOP2的建筑名校)(10)

说说使用感受吧,这个图书馆比较特别的是它允许人说话,除了考试周之外,主要的大空间都是非静音区。因为学校觉得现在这个时代,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可能比自己读书更重要,所以就有这个鼓励交流的策略。

世界大学建筑学排行(这所QS全球排名TOP2的建筑名校)(11)

当然,如果你想要安静,它也有几个静音的区域,像传统的图书馆那样。另外,它还有一墙的小房间,配备投影和白板,可以在网上预定,随意使用,不管是小组讨论,还是你想跟朋友一起看球赛,都可以。所以,在使用上,你的选择也是很多样的。

世界大学建筑学排行(这所QS全球排名TOP2的建筑名校)(12)

总的来说,不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学校的管理制度,学生使用体验,我觉得都很好。尤其是我最开始说的,对场地的处理,不只考虑自己这一栋建筑,同时照顾到了周围的城市公共空间和旁边的其他建筑,这样一个态度,我觉得非常值得学习。

世界大学建筑学排行(这所QS全球排名TOP2的建筑名校)(13)

唯一想吐槽的一点,就是考试周的时候,真的抢不到座位,可能这个内部的大空间,还是牺牲了一些使用面积。我猜大概因为九十年代没那么多学生,设计师对后面二十年的增长没有很好的预期,算是一个小小的瑕疵吧。

世界大学建筑学排行(这所QS全球排名TOP2的建筑名校)(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