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癌症,

大多数人均是“谈癌色变”

得了癌症真就意味着

生命即将走向尽头吗?

随着科技和医疗水平的进步

以及肿瘤医学专家攻坚克难

很多癌症治愈率正在大幅度提高。

部分癌症已经被归为

与高血压、糖尿病一类的慢性疾病

可以长期服药治疗

不少癌症病人的寿命得到延长

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厦大中山医院”)肿瘤科自建科以来,全科医护团队孜孜不辍、协力同心,为提升肿瘤防治水平,守护人民群众健康不断努力,医疗技术先进、服务能力突出、教研成绩领先,目前已形成集手术、化疗、放疗、介入、生物治疗等为一体的肿瘤综合治疗模式,成为了照亮肿瘤患者希望的“灯塔”。

恶性肿瘤诊疗专家共识(搭建肿瘤诊疗新高地)(1)

▲厦大中山医院肿瘤科医护团队

多维整合资源

让肿瘤诊疗更精准有力

201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不低于46.6%的目标。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是提升癌症患者生存率的有效诊疗策略。在厦大中山医院,得益于MDT“死里逃生”的肿瘤患者有很多。

家住厦门岛外的肺癌患者郭女士突发单侧肢体瘫痪,被120送到厦大中山医院,入住神经外科,经检查发现是肺癌脑转移。

随后,医院启动肿瘤MDT,多学科专家讨论后为患者提供了最佳治疗方案。基因检测明确了肿瘤分型,患者经伽马刀治疗,脑部肿瘤缩小,原本需坐轮椅的郭女士可以站立了。

后转到肿瘤科进一步治疗。医生根据基因分型开始精准靶向治疗,1个月后,郭女士可以自己走路,第2个月就能转圈圈跳舞了。原本瘫痪的郭女士,现在每天做做家务跳跳舞,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质量。

恶性肿瘤诊疗专家共识(搭建肿瘤诊疗新高地)(2)

▲厦大中山肿瘤科牵头开设MDT门诊

厦大中山医院肿瘤科的学科带头人王馨主任介绍,肿瘤诊治往往涉及多个学科,患者辗转于多个科室之间,往往难以得到规范系统的治疗。

厦大中山医院从 2017年开始推行肿瘤MDT,打破学科壁垒,改“单兵出击”为“集团作战”,多学科专家联合讨论达成共识,给出更加权威、规范、个体化的诊治意见,提高了诊疗效果,患者也免受奔波之苦,节省了时间和费用。

2022年10月31日,由厦大中山医院牵头,包括五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所二级综合医院、两所专科康复医院组成的首批中山医院城市医联体签约成立。

该医联体深化分级诊疗服务模式,以“专病专科专技专管”为抓手,探索“诊疗-随访-康复-照护”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推动资源共享、服务同质,成立 “中山 8” 超强阵容!

恶性肿瘤诊疗专家共识(搭建肿瘤诊疗新高地)(3)

▲首批“中山 8”城市医联体签约成立

11月,该院肿瘤科协同厦门莲花医院 “医联体”合作仪式圆满成功。

该合作主要围绕缓解厦门地区的肿瘤患者医疗以及养护问题,切实从厦门肿瘤患者的就医情况考虑,减轻患者负担、节约医疗资源,以中山医院为治疗主体,莲花医院作为厦大中山医院医联体的转诊服务站点,保障后续养护工作,针对晚期肿瘤患者建立长期有效的医养结合服务。

恶性肿瘤诊疗专家共识(搭建肿瘤诊疗新高地)(4)

▲开展肿瘤专科医联体合作

打造“无痛无呕”病房

让患者获得高品质治疗

在厦大中山医院肿瘤科无痛病房,82岁的张爷爷(化姓)沉沉睡着,发出微微鼾声。 因为肿瘤骨转移,股骨骨折,他曾备受疼痛煎熬,夜不能寐。 “整日整夜睡不着,疼的从床头爬到床尾”。 疼痛的消失让张爷爷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尊严都得到极大提升,更让照顾他的亲人疲惫的身心得到缓解。

恶性肿瘤诊疗专家共识(搭建肿瘤诊疗新高地)(5)

▲肿瘤科副主任肖莉博士查房

为了让癌症患者有尊严、有质量地生活,厦大中山医院肿瘤科自成立 “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 已有6年之久,拥有较成熟的控制癌痛经验来,为癌痛患者们带来无痛服务,尽量减少患者们生活质量的下降。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是化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可能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治疗依从性差、代谢紊乱、体重减轻,从而产生对化疗的恐惧,严重时患者甚至会终止抗肿瘤治疗。所以要提高化疗依从性,“无呕”是关键。

2019年厦大中山医院肿瘤科获评 “福建省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该团队对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预防和治疗形成了一套标准、系统化的方案。

从患者入院到出院,护理人员全程评估、干预、评价、追踪患者化疗副作用的情况并做出反馈,医师团队实时调整个性化治疗方案,实现肿瘤患者无呕吐化疗。

制定质控规范

让免疫疗法有“范”可依

免疫治疗 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从中受益。但免疫疗法并不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如果没有得到恰当使用,反而对部分患者有害。

因此,对于这个崭新的治疗手段,患者的正确认识,以及医生的规范化治疗尤为关键。

2022年,厦大中山医院成为了厦门市免疫治疗质控中心的组长单位,参与制定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中国抗癌协会和中华医学会等一系列肿瘤治疗的相关指南和共识的执笔工作,为厦门市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规范,在推动厦门市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创新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厦大中山医院肿瘤科是厦门市最早的一批临床试验机构(GCP)专业基地之一,从获得资质至今已开展近40项II、III、IV期国内外抗肿瘤药的临床试验研究。

目前涵盖了肺、胃、乳腺、淋巴瘤、食管、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多个瘤种。

癌症患者参加临床试验有机会提前接受未上市的新药物、新疗法,即便没有被分到新药物、新疗法试验组中,也同样有可能接受现有的标准疗法,并且药物临床试验多数是免费提供试验药物,这让部分患者获得一线生的希望。

打造优秀科研团队

平台建设蹄疾步稳提质扩面

肿瘤科领域的医学研究,从基础到临床需要大量的科技成果转化,更需要很多的具有转化医学研究能力的学科人才。因此厦大中山医院肿瘤科尤为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加强对学科后备人才及青年医师的培养。

目前,该科硕博士学位人员占比达86.7%,均毕业于国际/国内一流的医学院校,拥有“CACA指南认证专家”、国家级学术组织副主委等各级各类人才。

恶性肿瘤诊疗专家共识(搭建肿瘤诊疗新高地)(6)

▲肿瘤科核心团队照

同时,厦大中山医院肿瘤科积极地钻研医学难题,努力征服一座又一座医学高峰。

近年来,该科骨干成员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厦门市局级科研基金课题共30余项,包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该科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数十篇高质量的SCl论文,累计总影响因子大于100分。

目前,厦大中山医院肿瘤治疗已迈进精准化、个体化时代,肿瘤科拥有两个病区,能开展全身各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治,对罕见肿瘤、肿瘤急危重症具有丰富的处置经验。

肿瘤科主任王馨表示

将来的肿瘤治疗一定是精准、综合、多学科合作的治疗方式,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学科发展水平。

接下来,随着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迈上高质量转型的新征程,肿瘤科将紧跟医院发展步伐,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亚专科建设等方面继续下功夫,为无数肿瘤患者燃起了新的希望之火。

除了心脏远端血管血运差以及胸部有其他病史的患者,这种杂交手术适用于绝大多数的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特别是为难以耐受开胸手术的患者(如高龄、骨质疏松、严重糖尿病、营养不良等),解决了很大的难题。

恶性肿瘤诊疗专家共识(搭建肿瘤诊疗新高地)(7)

▲环境优美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