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如何看待教育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你要的答案来了

我们一生下来就在被教育,直到终生。

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还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号召人们活到老、学到老。在当今知识经济的大潮下,终身学习愈演愈热。这本就是世界发展的趋势。

教育人该怎么看待教育(如何看待教育与个人)(1)

抛开理论不说,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大环境下,家庭教育、自然教育、社会教育怎就不是随着人的一生,教育人的一生?

教育人该怎么看待教育(如何看待教育与个人)(2)

关于教育的阐述有很多。从古至今,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是因为,教育太重要了。

人之所以要受教育,就是要开启智慧,摆脱愚昧。社会有法则,知识也是武器之一。人之所以要教育人,就是因为有人违反了社会里的法则。

教育人该怎么看待教育(如何看待教育与个人)(3)

马克思说,是劳动创造了教育。其实,在我看来,教育是智人的产物,只要有智人的地方,就有教育。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是较早对教育的注解,其实也比较全面。教育,一方面使人增加知识和经验,一方面使人善良,获得人性。

教育人该怎么看待教育(如何看待教育与个人)(4)

用科学的话讲,教育的过程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以至于有人把教师比作是“工程师”、“雕刻师”,真的是再形象不过了。

教育人该怎么看待教育(如何看待教育与个人)(5)

随着人们的经验越来越丰富,知识的大厦越筑越高,人类创造出了更多关于教育的注解和理论。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再到人本主义,可以发现,不管是什么主义,都重在研究知识的获得,而不是人性的改良。

教育人该怎么看待教育(如何看待教育与个人)(6)

如果把知识比作人的左腿,人性比作人的右腿,如果过多重视知识而较少关注人性,你会发现这会是一个有点残疾的人。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至今还是短板,也是教育的重难点所在。讳疾忌医,难道人因为难以面对自己的本性所以忌讳塑造自己的人性?

教育人该怎么看待教育(如何看待教育与个人)(7)

其实,现代社会已经文明了许多、道德了许多。在知识经济发达的今天,伴随着知识,不可或缺的心理学,也日益火爆起来。心理学里面有很多关于人本性的知识,但它所教的大部分都只在于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独善其身。

教育人该怎么看待教育(如何看待教育与个人)(8)

但在社会中,最隐蔽的也还是人心。人与人交往,少不了人心的交锋。但凡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全、道德不健全的地方,就会有是非、争端和痛苦。所以,理想的教育一定是要塑造理想的人。真正的知识分子都是这个社会的良知。

教育人该怎么看待教育(如何看待教育与个人)(9)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这句话太优美了,诗性的语言让人读完除了沉醉,还是沉醉。但是,如果你把一棵树、一朵云、一个灵魂换成是一个人,你就会发现教育不就是一个人作用于另一个人,而产生的的影响吗?

教育人该怎么看待教育(如何看待教育与个人)(10)

教育离不开人,因为这是由社会本质决定的。你说,一个人自己通过看书本来获取知识、修身养性,不是自我教育吗?自我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教育者是自己,被教育者也是自己。

教育人该怎么看待教育(如何看待教育与个人)(11)

但是,普遍大众的教育一定是在关系中完成的。在关系中,传递知识;在关系中,塑造人性。亲其师,信其道,不就是在讲关系吗?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也是在讲关系吗?

教育人该怎么看待教育(如何看待教育与个人)(12)

我特别认可家庭教育讲师刘锁志老师所说的,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传递感觉。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等,潜移默化地就教育了。润物细无声。也许有人说,现在提倡发现学习,创造性教育,个性化教育,不就是在强调独立个体的价值和功能吗?但独立个体的功能也只有在交流、合作、共享中才能发挥价值、绽放光彩啊!人到底是离不开人。

教育人该怎么看待教育(如何看待教育与个人)(13)

在人大会议上,针对疫情期间兴起的在线教育,邱勇老师如是说:以后的教学,肯定会更多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增加师生互动,增强授课效果,但学校不会用在线教育完全取代课堂教学,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不可取代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越近,教育才会越有成效。

新课程背景下,研究者们把教学看作是师生间的“交往与互动”、课程的“开放与生成”的过程,而对于教育而言,何尝不是一种“互动与生成”的过程?

教育人该怎么看待教育(如何看待教育与个人)(14)

教育,在我眼中,是人与人的互动、人与自然的互动、人与社会的互动;是智慧的生成、经验的生成、良知的生成。一个社会离不开教育,就如同一个人离不开空气一样。空气越洁净,人就越健康,同样的,教育越纯粹,社会也越健康。

教育人该怎么看待教育(如何看待教育与个人)(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