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World Book Day,字面意思是世界图书日,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世界读书日,最初的创意来源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896年在法国巴黎,国际出版商协会(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Association,简称IPA)成立,是图书和杂志出版业的国际性行业联盟组织,常设机构设立在瑞士日内瓦。主要致力于抵制图书审查制度,促进出版自由和阅读自由,并致力于全球范围的版权保护。是被联合国认可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是联合国的咨询机构之一,成员有来自世界67个国家的79个出版者协会。在1995年11月15日,IPA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有关世界读书日的历史(节日的由来和对书籍的偏爱)(1)

网络图片

1979年12月20日,中国出版协会的前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在湖南长沙成立。2011年4月18日,经民政部批准,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更名为中国出版协会(The Publishers Association of China)。会员由中国出版业单位自愿申请加入,协会设立的奖项有韬奋出版奖和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相对来说,韬奋出版奖设立时间更早(1987年),也更加有名。

有关世界读书日的历史(节日的由来和对书籍的偏爱)(2)

邹韬奋

中国加入国际出版商协会的时间比较晚,道路也是比较曲折,虽然之前在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成立之初就曾经尝试加入IPA,并一直和国际出版者协会有联系活动。但是,直到2010年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现中国出版协会)正式申请加入IPA。2015年10月15日,在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展览会期间,国际出版商协会IPA成功召开了全体会员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接受中国、孟加拉国、希腊、约旦和秘鲁成为新的会员(关于中国加入的投票:最终以49票支持、30票反对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决议)。自此,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出版商协会。

有关世界读书日的历史(节日的由来和对书籍的偏爱)(3)

李朋义(居中,中国出版协会加入IPA功臣)

2016年10月20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的IPA年会上,代表们选出了新的IPA主席、副主席、执委、各专业委员会委员,4位中国出版人首次进入IPA,并出任IPA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专业委员会委员。其中,入会大功臣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李朋义出任IPA执委,中国教育出版传媒股份公司总经理于春迟出任教育出版论坛委委员,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林丽颖出任版权保护委委员,中译语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于洋出任教育出版论坛委委员与出版自由委观察员。

有关世界读书日的历史(节日的由来和对书籍的偏爱)(4)

IPA官网会员分布图(截止2020.4.26)

上图中,蓝色为正式会员,粉色为临时会员,灰色为无会员,不知道为啥,非要把中国台湾标成灰色!

有关世界读书日的历史(节日的由来和对书籍的偏爱)(5)

IPA官网公布正式会员名单

瓦拉记得,在上高中那会,高中老师给订的辅导教材比较便宜,都是打折价格的,材质也比较好,对于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说,这样省了好多买图书资料费用。但是大概隔了一两年时间之后,听说学校被罚了款,说是买的是盗版图书。这是发生在中国出版协会申请加入IPA之前的事情,私认为这和我们在特定时期内不够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有一定关系,IPA不通过我们加入也确实有我们自己的原因。另外,瓦拉记得在2010-2012年左右,西安市各大学附近,严查书店和复印部,好多盗版图书被查扣、处罚。在这之前,学生们很容易用2-5折之间的价格购买各类辅导教材,比如司法考试习题集、注册会计师考试习题集等,它们都是采用复印的形式,而不像之前采取重新排版到账有很多错字,虽然我们作为读者低价买了书籍,但是,这种非法行为事实上损害了出版者的合法权益,长期以来,非常不利于图书的创作,打击了作者的积极性。因此,国家监管部门多次出手,重拳打击非法盗版图书的行为,很快就取得良好的效果。

有关世界读书日的历史(节日的由来和对书籍的偏爱)(6)

谁能区分正版盗版?

有关世界读书日的历史(节日的由来和对书籍的偏爱)(7)

2018年福建漳州龙海市市场监管人员检查书店

瓦拉从小也有个习惯,就是保存教科书。从小学开始都这样,新书领下来之后先用牛皮纸包好(刚开始是爷爷和哥哥帮忙包书,后来自己学会呢,父亲以前在水泥厂打工,带回来一些五层牛皮纸做的水泥袋子,非常适合包书,比商店买的牛皮纸厚很多),教科书上甚至都不舍得用钢笔写字,一般都是专门在笔记本上记笔记,或者用铅笔写字,或者不太重要的就不写,用脑子记,反正课程不是很多能记住(瓦拉小时候学习还不错)。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高中,当然呢,自从初三以后,重要的笔记开始在课本上用钢笔记下呢,一来是班主任老师发现了我这个从小学一直保持的秘密,二来是随着课程的增多,光靠脑子记忆稍微有点难度。

有关世界读书日的历史(节日的由来和对书籍的偏爱)(8)

80后的记忆中的初中英语

有关世界读书日的历史(节日的由来和对书籍的偏爱)(9)

你可记得韩梅梅和李雷?

上高中以后,因为有哥哥、我和妹妹三个人的书本,家里没有合适的地方和条件存放书本,爱抽旱烟的父亲就开始准备打我们课本的注意呢。但是这个时候只给了他一些不太重要的练习本之类的,对于课本,我还是一直看管得很严格。在高三高考之后,就我自己的课本、试卷就存了几大箱子,家里房子小,没地方存放,放到屋子外面,可恨的老鼠竟然钻到里面打洞,咬坏了好多书,妈妈趁机就卖掉一部分不太重要的课本。后来上大学,课本基本上脱离了我的视线,这些书本的保管就归于妈妈。而妈妈以前也没能念过书,虽然她一直要求我们多念书,但是她对于我们已经用过的书本可谓是“虎视眈眈”,尤其是是废纸废书价格上涨的那几年,一直给我们动员卖掉旧书,因为一来是我已经大学毕业呢,要以前的书有啥用,二来是家里实在没办法保管好,与其给老鼠做窝,还不如卖掉处理垃圾。

有关世界读书日的历史(节日的由来和对书籍的偏爱)(10)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再后来,工作几年以后,有一次回家,听母亲说她已经把我们的旧书全部处理干净呢,我内心咯噔一下好失落,自己保管了那么些年的书籍,一下子变成了废品。但是,已经是这样呢,还能咋办?只好跟母亲稍稍抱怨一下就行了。而现在工作以后,读书就相对少多了,工作已经占据大部分时间,在一个就是随着电子化的普及,看书更多的在电脑上或者手机上,就像现在写这些文字一样。虽然电子书籍看起来更加便捷,但是很难再能够闻到书香味。也不知道你和瓦拉对书籍的感情是否一样呢?

欢迎大家讨论自己的小学、初中及高中书本都是怎么个“下场”?有照片的最好

我的课本“下场” 多选

0人 0%

至今仍然完好保存(有照片上传)

0人 0%

上完当学期就不知所踪

0人 0%

小学/中学/高中毕业后处理各学校的课本

0人 0%

只保留了几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