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学考试中,常考教育学著作是《论语》和《学记》。这两篇著作都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其中,《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而《学记》则成书于战国末期。它们的常常被放在一起考,总是让人混淆不清,你是否也有同样的困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论语》和《学记》的考点。

论语的教育思想与教育价值(论语与学记中的教育理念)(1)

《论语》是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集中反映了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

(1)教育的作用

①社会功能——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要素;

②个体功能——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2)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主张打破一切界限,让所有的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3)教育内容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偏重社会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4)教学原则与方法

①因材施教原则:“孔子施教,各因其材”;

②启发性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的来源);

③巩固性原则:“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④学思结合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谦虚笃行的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教师观

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的教育思想与教育价值(论语与学记中的教育理念)(2)


《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教育学的雏形”,主要包括

(1)教育功能

①社会功能:“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

②个体功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教育原则

①“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臧息相辅”——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②“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教学;

③“学不躐等” “不陵节而施”——循序渐进;

④“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

⑤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长善救失;

⑥“豫时孙摩”:

禁于未发之谓预——预防性原则;

当其可之谓时——及时性原则;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循序渐进性原则;

相观而善之谓摩——集体教育原则。


《论语》与《学记》中,二者的常考点和易错点为:

1.孔子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他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理念,意思是要在学生实在想不明白的时候再去启发他,要在学生思考后,心里却不知如何表达的时候再去开导他。

2.《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3.“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出自于《学记》。

4.“臧息相辅”出自于《学记》,意思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5.《学记》中“学不躐等” “不陵节而施”是指教育要循序渐进。


最后,悄悄告诉你们一个小技巧,因为我们在中小学的学习中接触过孔子,所以考试的时候如果遇到比较陌生的成语、句子,不确定的就选《学记》,这样可以提高答题正确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