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一响,黄金万两。”2022年12月26日,成昆铁路复线(新成昆铁路)全线贯通运营,成都到西昌坐动车只要3小时,重庆6小时直达西昌。

最安逸是西昌,坐着动车共赴阳光之约。多年的期盼变为现实。

西昌,一座阳光栖息的城市;西昌,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随着动车驶入,西昌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全力以赴打造国际生态田园历史文化名城,高起点打造高铁新城,推动西昌从“邛海时代”迈进“安宁河时代”。

动车飞驰,安宁河谷正从“洼地” 变成“热土”,铺展出一幅“民有所盼、政有所为”的温暖图景。

西昌高铁新城,耀世登场!

变动:三大跨时代变化催生高铁新城

动车究竟能给西昌带来什么深远影响、甚至是划时代的影响?

凉山州委常委、西昌市委书记马辉表示,作为在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的西昌,当动车正式通行的那一刻起,也随之迎来了时空观之变、资源观之变和发展观之变这三个跨时代变化。

西昌高铁新城 动车追阳光安逸游西昌(1)

动车驶过安宁河谷

第一个变化是时空观之变。从时间维度上看,动车开通,让一直以来南、北向的12小时火车行、5小时汽车行出行方式加速改变,与成都、昆明两地形成“3小时交通圈、经济圈”,安宁河流域县市群构建“1小时内交通圈、经济圈”。从空间维度上看,动车让西昌与成都、重庆、昆明等大城市的空间距离感变得更加贴近,将带来更多的人气、商气和烟火气。

第二个变化是资源观之变。从旅游资源来看,西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渊源浓厚的历史环境、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在动车开通后的“高铁旅游联盟”推动下深度开发,短线游、区域游、研学游等新的旅游格局将火起来,旅游资源整合迎来新的契机。从产业资源来看,钒钛、稀土等战略资源将由初加工时代逐步进入在地化精深加工时代,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循环经济、现代物流等复合多元型、现代高端型的关联配套产业链将逐渐形成;葡萄、玉米、油橄榄、花卉、蔬菜等特色农业,将由传统种植时代进入在地化生产加工时代,农产品生产基地、预制菜产业园、中央大厨房等生产配套园区将逐渐出现。

第三个变化是发展观之变。随着动车开通,作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西昌,将与成渝地区更加便捷、更加频繁地交流往来,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同时,深入对标先进地区、一流城市,加快从机制体制、管理经营、发展区域创新拓展后发优势。从产业发展来看,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将极大推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三大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发展,西昌将依托政策优势、资源优势极大承接这些地区的外溢产能、外溢企业,实现产业发展路径的改变。

高铁在改变出行方式的同时,更在加速城市发展,高铁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西昌高铁新城应运而生、应时而生,正式起航。

谋动:把隔岸观河变揽河入怀

“以前想都没想过,我们这个村子的人,现在都变成了‘城里人’了。”作为核心区的太和镇九龙村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变,也成为了高铁新城第一批贡献者和受益者,说起这一年最大的改变,村民廖明红感慨不已。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高铁新城片区是西昌城市拓展、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时间回拨,西昌市委市政府立足省、州一以贯之推进安宁河谷综合开发、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勇担州委赋予的“极核首位”时代使命,遵循交通引领城市发展基本规律,旗帜鲜明提出推动西昌营城从“邛海时代”迈向“安宁河时代”,谋划启动了高铁新城开发建设。

“把城边江变为城中江,把隔岸观河变揽河入怀。”这一西昌营城千年之变宏伟构想正走出图纸,高铁新城发展的路径日渐清晰。

打造攀西地区现代服务业高地、产城一体的现代化高铁新区、彰显河湖公园城市特色的绿色城区,高铁新城通过拥河发展、驻绿塑心、理水营城、引产兴城,着力构建蓝绿交织、阳光明亮、城河相映、鸟语花香的城市风貌体系和现代食品医药、阳光文旅康养、数字经济总部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片区蓝绿空间占比达到41%,产业用地占比达到17.8%,力争将高铁新城建成安全韧性的生态城区、城河共荣的美丽城区、站城相融的高效城区、产城一体的活力城区、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区、功能完善的现代城区。着力规划打造安宁河谷城市发展新标杆、国内一流高品质现代化新城区。

西昌高铁新城 动车追阳光安逸游西昌(2)

西昌高铁新城沙盘

高铁新城规划范围为,北至规划北环路,南至航天路西延线,东至雅攀高速,西至成昆铁路复线,总规划面积22.76平方公里,规划“一心三片”空间格局,一心即电影博物馆聚落中心,三片包括现代农业硅谷片区、高铁TOD片区、双创商务中心片区。

西昌高铁新城 动车追阳光安逸游西昌(3)

TOD项目效果图

高铁新城总投资160亿元,重大项目包括创新创业中心、建川电影博物馆聚落、农业硅谷、高铁站前广场、高铁站前TOD商务区、大型医院、学校和市政服务中心等。其中,TOD项目规划总面积1000亩,聚焦五大核心功能,全面打造站前现代化商贸服务片区,零换乘立体式综合交通枢纽、会展中心及车站地区城市副中心。

西昌高铁新城 动车追阳光安逸游西昌(4)

西昌高铁新城效果图

行动:千人会战跑出“新城速度”

蓝图绘就,撸起袖子加油干。

为全力推进高铁新城建设,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指挥长的高铁新城建设指挥部,组建项目攻坚专班,实行“指挥部 工作专班 清单制”推进模式,坚持“一线工作法”,实行“要素跟着项目走”,时刻保持“晴天拼命干、小雨正常干、大雨不停干、白天黑夜一样干”的干劲拼劲,全员发力、全程发力、全面发力,确保圆满实现高铁新城“一年成势、二年成型、三年成城”目标。

在推进过程中,高铁新城开足马力,定责定量挂图作战、河东河西竞相推进,奋楫争先,跑出“新城速度”;精准把握新城建设的高质量、高标准、高品质要求,构筑“新城高度”;实施千人大会战,全面形成左右联动、上下贯通、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彰显“新城力度”。

创新创业中心项目是由老城区进入新城区的首个城市展示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成为高铁新城的标志门户,以高铁片区带动西昌高质量发展。该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86.4亩,首批建设项目占地面积64647平方米,包括创新人才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创新孵化中心项目建设。

西昌高铁新城 动车追阳光安逸游西昌(5)

西昌市高铁新城创新创业中心项目施工现场

在建设现场,创新创业中心项目五百多名工人齐上阵,抢工期、推进度,处处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项目生产经理文骊斌表示, 创新人才中心从接到这个施工任务开始,从4月9日开挖,保证在安全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三班倒的方式,24小时不停施工。目前,创新人才中心已交付使用。

西昌高铁新城 动车追阳光安逸游西昌(6)

西昌高铁新城建设现场

西昌建川电影博物馆聚落项目是高铁新城首期启动的重点项目,位于高铁新城片区中心位置,总体布局为“十七展馆+五大片区”,分为“公益性博物馆项目”和“西昌建川电影博物馆项目”两大部分。项目总规划用地约1200亩,总建筑面积约26.5万平方米。2022年12月5日,西昌建川电影博物馆聚落项目东岸电影摄影馆主体结构封顶,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目前已完成了游客中心、‘光影之门’和周边附属设施的施工建设。项目落成后,将大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西昌建川电影博物馆聚落项目经理余洋介绍。

西昌高铁新城 动车追阳光安逸游西昌(7)

西昌建川电影博物馆

新城势起,路为基石。路网的建设“骨架”逐渐拉开。

以“路”为脉,一个个铿锵落地、大干快上的重大项目连点成线,一个个强势崛起、动能十足的新城地标串珠成链。目前,已完成了高铁新城发展中心轴高铁大道、宁远大道西延线,以及孙水路、站前路等中心干道的建设,路网已初步成型。

西昌高铁新城 动车追阳光安逸游西昌(8)

西昌高铁新城宽广笔直的大道

西昌高铁新城 动车追阳光安逸游西昌(9)

西昌高铁新城路网

西昌高铁新城 动车追阳光安逸游西昌(10)

西昌高铁新城实景

“那时候的交通相当不方便,我在城里做生意,每天早出晚归,只有一条老路可以走,单边一趟都要50多分钟到1个小时。高铁大道建成后,进城只要10多分钟。”高铁新城规划中,九龙村的城镇化成为必然,对于未来新生活,廖明红充满憧憬。

“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施工图”变成“竣工图”。一大批重点项目在高铁新城落地开花,一个个新地标串珠成链,以空间重构释放城市潜力,以格局重塑构建全新版图。

西昌高铁新城,正以恢弘的气势澎湃而来。

记者 赵小洪

编辑:张友东

责编:李嫚亿

审核:林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