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日记全国一等奖六年级1000字(我的好兄弟数学)(1)

本文为“2022年第四届数学文化征文活动

我的好兄弟:数学

作者 : 姚翀亮

作品编号:034

掐指一算,我和数学也认识十多年了,对数学有种说不出的感受,就像好兄弟一样,这个调皮的小家伙让人真是又爱又恨。

要说他枯燥惹人厌,他立马裹上数学文化的花衣服,让人不禁探身靠近;要说他有趣惹人爱,他立马带着聪明绝顶的难题目,让人不禁望而却步。做一道难题需要不断地计算,算出答案的那一刻,满心欢喜。在无趣的计算中找到方法就变得有趣了,就像变魔术一样,你不会知道帽子里是什么,直到自己去发现出来。

进入高中以后,凭着兄弟之情,我直接参加了老师的数学社团。在课堂上,老师带我们探究了许多有趣的经典问题,不少与数学文化相关,比如三门问题,说谎者悖论,理发师悖论,芝诺悖论,若尔当曲线定理等。这些曾经烧脑过无数数学家的问题让我脑洞大开,每一次的思考都是头脑风暴。虽然在思考的过程中很痛苦,但得知结果后还是感到十分地畅快。虽然很多问题我并没有得出答案,比如我对于一个复杂的封闭图形,点在外面还是里面,我只是走迷宫的方式做的,并没有想到若尔当曲线定理。我就像绕着远路去接近答案一样,虽然思路没有完全正确,却也有些相似。而且我惊奇地发现我这些看似颇有些愚蠢的绕远路的方法在历史上有不少数学家也一起陪我走过。在多次接触到许多复杂的数学经典问题之后,我觉得自己做简单的题目就会特别容易,一眼就知道方法与答案。

数学在初学时时常令人摸不着头脑,是数学文化让我提升了学数学的兴趣,靠近数学这个好兄弟,直到学有所成,才能领悟数学文化平易近人之处。数学文化让我热衷于研究数学问题,成绩也有所提升。一次我考到班里第一的高分,许多同学用惊讶和赞赏的目光看着我,我的心底迸发出无限的自豪与喜悦,拿到试卷后,我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紧握手中的试卷,生怕丢了。同学们都向我请教数学问题,在给同学解答的过程中,我收获了成就感。这让我更加热爱数学,就像遇到了几年未见的亲兄弟,一发不可收拾。

然而有时候却不那么尽如人意,好兄弟也会折磨人,我也会遇到数学困难。老师会用数学家的故事鼓励我们,我记得她会跟我们讲华罗庚在牛棚仍研究数学的故事,激励我们虽在农村高中仍要好好学习。她讲过牛顿在疫情期间放假回家搞数学,弄出微积分的大事,让我们不要害怕疫情,而要沉心研究。她讲过钱伟长小时候数学不好经常考个位数,文科满分,后来靠自己的努力拼搏成为科学家的故事,让我们偏科学生也不要焦急,努力奋斗。还有大数学家欧拉也会出错,天才拉马努金写不来证明题等等故事,这些都鼓舞着我们战胜困难的坚毅之心。

数学这个好兄弟,肯定是要跟我一辈子。他虽然调皮,但谁让他裹上数学文化的花衣服实在太可爱了呢!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研究数学的精髓也正在于此,不断地计算和推导,然后得出答案,满心欢喜。

已发文章>>

001 阅读《数学的故事》有感

002 我想和数学谈场恋爱

003 数学“化错”中的美

004 让数学思考成为数学课堂的主旋律

005 卢梭的“错”?

006 数学教学案例《找次品》

007 基于优化学生数学思维的高效课堂创建——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一课为例

008 从特殊到一般,引导数学思维

009 数学文化融入家庭教育的研究

010 sin 震荡函数的图像分析

011 四阶幻方的“太极图”性质

012 无理数的定义和实数理论的建立

013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数学文化

014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学科的合作学习方式探究

015 中学数学德育渗透的方法与路径

016 《数学的力量》读后感

017 基于数学文化的单元统整教学设计——以“圆的认识与面积”教学为例

018 有助于数的理解的数字圈环

019 以折叠为例,探究生长型数学教学模式

020 我从事数学科普写作的经验与启示

021 在阅读中滋长智慧——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有感

022 学习数学史 做数学的使者

023 开数学文化之窗 启数学文化魅力——阅读《美丽的数学》有感

024 “文学独白”——数学教学因你而精彩

025 如何用多面体三等分正方体

026 HPM视角下《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027 被误解的“勾股定理”

028 好玩的数学

029 帮小青蛙设计一个井

030 万物的基础——数学——读《从一到无穷大》有感

031 读《孙子算经》鸡兔同笼问题有感

数学日记全国一等奖六年级1000字(我的好兄弟数学)(2)

数学日记全国一等奖六年级1000字(我的好兄弟数学)(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