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与北纬30度交汇处,有一个神奇的地方,从高空俯看,长江向东浩荡奔腾,至此折冲向西,蜿蜒缠绕,构成“欧米伽”形地面貌,形成了“滚滚长江东逝水,至此西流三十里”的独特地理奇观,这里便是长江万里第一湾——簰洲湾,亦名西流湾,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寻味红烧肉圆子?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寻味红烧肉圆子
长江中游与北纬30度交汇处,有一个神奇的地方,从高空俯看,长江向东浩荡奔腾,至此折冲向西,蜿蜒缠绕,构成“欧米伽”形地面貌,形成了“滚滚长江东逝水,至此西流三十里”的独特地理奇观,这里便是长江万里第一湾——簰洲湾,亦名西流湾。
相传1000多年前,有一四川后生,以放牌为生。一日他沿江而下,行至嘉鱼境内一个叫大崖山的地方,抬头望见半山腰云雾缭绕,隐约可见两白衣老者。后生好奇,弃牌登岸,攀援而上,只见两位老者一派仙风道骨,正在松下凝神对弈,后生遂傍松观之,物我两忘。等到老者下完棋,后生才想到还有牌要放,连忙下山,却发现木牌早已不见踪影,只得四处寻找,顺江而下八十里的一处洄流湾,遇见一个打渔老者,老者告诉他少年时曾见漂流而来的木牌,于此早已变成了江洲,后生才知遇上神仙,簰洲因此而得名。
仙山一日,世上千年。簰洲得名与王质烂柯有异曲同工之妙,传奇中见证了簰洲湾承八百里洞庭,古云梦泽于此演绎苍海桑田的变迁。
逐水而居,始有人类的繁衍与生息。长江至簰洲西流,形成的洄流湾,让这里成为了天然的良港和江鲜聚集栖息的宝地。据史料记载,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簰洲便设有水驿署,元代末四川、湖南大量木牌与商船开始聚集,大量的人口迁入并定居。舟来楫往,四方荟萃,史有“小汉口”之称,饮食文化于此得以融合、沉淀和创新。
相传明嘉靖年间,明世宗朱厚熜巡视江南,途经簰洲湾,地方官员征地方名厨会同随从御厨敬奉膳食。为避免菜品重复,厨师精选长江青鱼,去皮剔刺,裁取白肉,与少许猪肥肉一起剁至尘泥状,加生粉、鸡蛋等,取西流湾入江心矶头之水,掺入原丕黄豆酱和而发酵、捏丸后并蒸煮。所制鱼丸,其色如玉,其味鲜香,食之甘醇多汁。明世宗大悦,遂赐名“簰洲圆子”,取圆满和谐之义。回京后仍念念不忘,时常索贡,于是成了宫延贡品。
簰洲圆子味美,工艺却极其苛刻,选料、成泥、发酵、蒸煮,把控拿捏须恰到好处,稍有偏差,性状与味道便差之甚远。令人神奇的是,“簰洲圆子”离开簰洲湾便“水土不服”,历来善做“簰洲圆子”者,在他乡尝试制作,均以失败而告终,至今仍是不解之谜。
在簰洲湾,有“无圆不成宴”之说。无论是婚丧嫁娶、乔迁升学宴席,还是过节家人团聚,圆子是必备菜肴。簰洲人把赴宴统统称之“吃圆子”。然而,说是吃圆子,却并不在席间来吃,而是散宴客人每人分上几个带回去。此习俗已经绵延数百年,大多数簰洲人已不解其意,“吃圆子”成了乡情交融的行为方式,被默默地遵从,而圆子做得好与坏倒成了评判宴席优与劣的重要标准,做不得可口的圆子算不得成功的宴席。
小小圆子是簰洲人的情感符号,寓意着团圆与分享,浓缩和传递喜怒哀乐,蕴藏着簰洲人的文化与秉性。在簰洲众多的传说中,还一个令簰洲人铭记与感激的故事。簰洲多水又缺水,患水又愁水,移民的迁入,打井取水是生活的必需。相传最早迁入的移民,都面临着同一个尴尬,水井无论怎么打,都逃不过塌陷的命运,唯有一危姓人家是例外,井水充沛,清冽甘甜。众人很是不解,请来道士指点迷津。道士告诉众人,危家的井里有一对金色鲤鱼的护佑,不仅水源充足,还会荫佑危家子孙兴旺,若危家愿将这对金鱼放生西流湾,便可解簰洲一地的饮水之忧,只是危家将面临世代单传的境地。面对救“一众人”还是“一家人”的抉择,危家选择了前者。危家的自我牺牲,感染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簰洲,为群体敢于牺牲融入了簰洲的血液。传说无据可考,但危姓在簰洲独此一家,却是真实存在,而且世代单传不知多少年了。小小的圆子,浓缩了所有乡情的记忆。簰洲人无论身处何方,无论走到哪里,簰洲圆子与乡音一样,都是乡愁的记忆,舌尖上乡情的回味。
秉承传统,古为今用。湖北嘉安食品在保持传统工艺特色的基础上,运用高新科技保鲜技术和高效冷链物流技术,从而赋予了簰洲圆子以更强的生命力。簰洲圆子畅销国内,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第十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并获得鄂南“十大民俗美食”称号。中国烹饪大师孙昌弼题词嘉安食品“与食俱进”。(房清江)
此文选自由嘉鱼县文化和旅游局、嘉鱼县作家协会联合编著的《南有嘉鱼》丛书。该书已由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发行。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