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癌症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高,这可能与人们的工作压力变大、作息不规律、饮食习惯改变有关。在女性之中,乳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乳腺并不像心脏一样,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器官,就算切除,对人体的生命健康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危害。乳腺癌也并不致命,并且早期乳腺癌治愈率较高,可达90%以上。

钼靶乳腺检查正常会是乳腺癌吗(每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会致癌吗)(1)

但是由于乳腺的生理结构问题,乳腺癌细胞一般呈现连接松散、易脱落的状态,而脱落后的癌细胞,可能会随着血液、淋巴结向身体其他组织器官进行散播和转移,最终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十分重要,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关键。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诊断仪器也在不断进步,乳腺癌的检出率也有明显提高。

在乳腺癌的筛查手段中,钼靶检查目前已成为一种常规的检查手段。那么,你了解钼靶检查吗?

钼靶乳腺检查正常会是乳腺癌吗(每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会致癌吗)(2)

钼靶检查,查的是什么?

乳腺钼靶,全称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是指利用X线来检查出乳腺的生理结构,判断乳腺是否出现异常情况。钼靶检查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出整个乳房的解剖结构,并且可以观察到在各个因素的影响下,乳房结构的改变,例如妊娠期、哺乳期、月经等。

钼靶检查是目前诊断乳腺疾病的首选检查手段,并且具有高效、简便、可靠、直观等优势。最早期的乳腺癌,基本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医生也很难用手触摸到肿块,这时只有凭借X线检查才能早期发现和诊断。

钼靶乳腺检查正常会是乳腺癌吗(每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会致癌吗)(3)

同时,钼靶乳腺X线检查还能够比较准确地鉴别出乳腺的病变属于良性还是恶性,因为X射线图像可以清楚地看到肿块的形状、辨别肿块与血管的关系、区分肿块与正常组织的密度、观察异常导管和血管,并且能够清楚地观察到钙化灶的形状。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钙化灶是什么,钙化灶其实就是类似于结石,是指钙盐在乳腺内过多沉积,最终形成了强回声的钙化灶。一般乳腺的小血管出现坏死,或者局部腺体出现问题时,就有可能形成钙化灶。

钼靶乳腺检查正常会是乳腺癌吗(每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会致癌吗)(4)

乳腺钙化灶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的一般不用处理,注意定期复诊观察即可。而恶性的钙化灶则有可能是乳腺癌细胞分裂过快导致的。

约有一半的乳腺癌患者,在钼靶X线的检查成片上会出现细小成片的钙化灶,这时可以进行穿刺活检,来帮助确诊。(以上内容参考:钼靶X线影像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根据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高达1929万例,其中乳腺癌的新发病例数达到226万,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

钼靶乳腺检查正常会是乳腺癌吗(每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会致癌吗)(5)

其中在女性癌症死亡人数中,乳腺癌就高达68万,排名第一。2020年我国的乳腺癌新发人数达到42万例,死亡12万例,相比前两年数据依然有明显的增加。

乳腺癌越是发展到后期,其治疗难度也就越大,并且很有可能发生远处转移,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需要广大女性提高体检筛查意识,以及基本自检技能和习惯,尽量早日发现乳腺癌并且尽早治疗,这样才能大大提高乳腺癌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钼靶乳腺检查正常会是乳腺癌吗(每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会致癌吗)(6)

目前在临床上,乳腺钼靶检查已经成为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并且使用广泛。但是钼靶检查归根结底也是X线检查,不少人会担心其具有辐射性,甚至会有致癌的可能性,这是真的吗?

一年做一次钼靶检查,会致癌吗?

钼靶检查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能够发现早期无症状乳腺癌患者,或者临床触诊为阴性的肿瘤。尤其是对于后者,钼靶X线检查可以在它发展为触诊阳性肿块之前的2年显示病变,这无疑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钼靶乳腺检查正常会是乳腺癌吗(每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会致癌吗)(7)

并且,乳腺钼靶对于乳腺内钙化灶的显示,相比于其他检查更为敏感。对于那些已经可以触诊到的肿块,乳腺钼靶检查可以通过显示肿块的大小、数目、位置、密度、边缘、形态等征象,来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的性质。

但是,钼靶检查也存在其局限性。如果患者的乳腺腺体丰富,与病变重叠时,则无法显示病变的全貌,甚至被诊断为假阴性。对于致密型的乳腺,钼靶检查相对来说不够敏感,使用其他的检查手段,例如超声、MRI可以提高对致密型乳腺检查的正确率。

钼靶乳腺检查正常会是乳腺癌吗(每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会致癌吗)(8)

而且,有些乳腺癌肿块可能表现为边缘光滑的圆形,容易被钼靶检查误诊为良性肿瘤。

乳腺X线钼靶摄影虽然是早期乳腺癌筛查最有效的方法,但是X线检查的电离辐射容易带来潜在的射线致癌风险。

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监测和防护,电离辐射可能会引起人体发生造血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和各种组织器官的损伤,还有可能发生白血病、癌症和遗传性疾病。

钼靶乳腺检查正常会是乳腺癌吗(每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会致癌吗)(9)

到目前为止,学者们普遍认为乳腺癌的发病因素无非两大类,一类就是饮食、遗传、环境等,另一类就是电离辐射。乳腺的质地疏松,对于电离辐射的致癌活性比较敏感,年轻时,乳腺处于有丝分裂的活动阶段,对电离辐射的致癌效应最为敏感。因此,一般不建议40岁以内女性做钼靶检查。

而电离辐射的效应具有累加性,多次小剂量照射或者一次大剂量照射,对于诱发乳腺疾病都是不利的因素。(乳腺钼靶摄影的应用及对其产生电离辐射危害的防护)

钼靶乳腺检查正常会是乳腺癌吗(每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会致癌吗)(10)

根据《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2019)》显示,不推荐对于20-39岁的女性进行乳腺癌X线筛查;40岁-69岁的女性,建议每年一次X线筛查,并与临床体检相结合,若为致密型乳腺,应与乳腺B超相结合;对于70岁以上的女性,建议每2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检查,若为致密型乳腺,应与乳腺B超相结合。

一般来说,每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检查,辐射剂量较小,对于40岁以上女性不会造成影响。

钼靶乳腺检查正常会是乳腺癌吗(每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会致癌吗)(11)

除了定时到医院进行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平时在家里经常自检,或者改变生活习惯,也能够帮助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预防。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乳腺癌如何自检,又该如何预防?

女性经常进行乳房自检,可以帮助自己早日发现乳房异常,尽早进行检查和治疗。一般女性自检的时间为月经结束后的1周左右,因为月经前后乳房可能会由于激素原因出现肿胀,影响判断。

钼靶乳腺检查正常会是乳腺癌吗(每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会致癌吗)(12)

自检方法首先是观察。上身裸露,双手自然下垂,观察自己的乳房两侧是否对称、大小一致,皮肤表面有无不正常的凸起、湿疹或者橘皮样改变,乳头是否向内凹陷。

其次就是触摸。左手向上伸直,用右手检查左侧乳房,用指腹轻微按压,感受乳房内部是否有肿块。一般都是从乳头开始,顺时针方向旋转检查,逐渐向外,直到检查完全部,之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另一侧乳房。

钼靶乳腺检查正常会是乳腺癌吗(每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会致癌吗)(13)

除了站立时的触诊,还可以选择平躺下触诊,也是同样的方法。如果在自检过程中发现异常,一定要及时要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明确病因。此外,还可以用食指和拇指轻拧乳头,如果不是处于哺乳期却有液体流出,则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才能远离乳腺癌的威胁呢?

首先就是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现代网友常说“退一步乳腺增生”,这句话就很好地证明了,经常拥有不良情绪对于女性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钼靶乳腺检查正常会是乳腺癌吗(每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会致癌吗)(14)

乳腺增生的出现基本与心态和心理压力脱不开干系,而少部分的乳腺不典型增生,则有一定的几率转变为癌症。

因此,女性朋友们需要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和愉悦的心情,这可以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减少癌症的发生。

另外,如果女性过于肥胖,也有可能增加患癌的几率。日常饮食中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就有可能引起女性体内总热量增加,在芳香化酶的作用下,会使脑垂体和卵巢受到刺激,导致雌性激素分泌过多。而雌激素过多有促进癌症的作用。

钼靶乳腺检查正常会是乳腺癌吗(每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会致癌吗)(15)

因此,建议女性经常坚持锻炼身体,保持体重。经常运动不仅可以减少体内的脂肪,还能够降低雌激素水平、胰岛素耐受和拮抗炎症因子,预防乳腺癌。

最后就是戒烟戒酒。烟酒是很多癌症的高危因素,乳腺癌也不例外。数据分析显示,女性抽烟、饮酒,随着时间、频率的增加,患上乳腺癌的风险也会逐渐升高,尤其是绝经后女性。

抽烟喝酒不仅会对女性的乳腺造成损害,对女性的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都有着很大的危害。因此建议女性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钼靶乳腺检查正常会是乳腺癌吗(每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会致癌吗)(16)

医生建议

乳腺癌是女性的常见病,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因此按时进行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是重中之重。乳腺钼靶检查作为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筛查手段,具有简单、高效、直观等优点,但是也有假阴性、辐射大等缺点。

因此,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每1-2年做一次钼靶筛查,且配合超声或者MRI,最大程度地避免检查对身体造成损害,且减少误诊的概率。

女性平时在生活中,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高脂饮食,多运动、戒烟戒酒且保持良好平和的心态。自己在家时,也可以进行乳房自检,及时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张超杰,黄婷.有关乳腺癌群体筛查若干问题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B),2017,38(01):5-8 13.

【2】赵秀梅.乳腺钼靶摄影的应用及对其产生电离辐射危害的防护[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19):110 112.

【3】赵红,郑穗生,金晶,姚文君,相丽.钼靶X线影像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07):511-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