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中,不少文物或流传与世,或深埋地下,或隐匿珍藏,或损毁无终。其中能称之为国宝的不在少数,比如清明上河图、兰亭序、司母戊鼎、毛公鼎、四羊方尊、太阳神树、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金缕玉衣……但其中能集国之气运,万民所望的只有两件!
第一是九鼎!第二是传国玉玺!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九鼎是华夏的代名词,以及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 墨子·耕注》: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
可见九鼎的传承清晰明确,而且是历朝历代必得之宝。因为中国别号九州,而九鼎,每一鼎代表一州,所以九鼎就是九州!就是中国!在形制上,九鼎也极为庞大沉重!
《战国策》开篇东周策一《秦兴师临周求九鼎章》就记载了秦要侵略周夺取九鼎的故事。周人颜率有谋略,先鼓动齐国帮助驱秦,答应把九鼎给齐国,齐国来要,颜率便问齐王走哪条路,结果都不合适,还说九鼎九个,一个要用九万人,九九八十一万人方全能拉走,颜率又说:“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 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就不再提拉九鼎的事了。从这里看九鼎真够重的,不过一定有夸张,但从这个文献看,九鼎一定很重,还是九个。
秦武王四年(前307年),秦国攻占韩国重镇 宜阳。秦武王大喜,引任鄙、孟贲一班勇士到宜阳巡视,然后直入洛阳,以窥周室。周赧王遣使郊迎,周赧王遣使郊迎直接入 太庙明堂中欲窥九鼎。秦武王围着九鼎观览一番,赞叹不已。秦武王指雍字一鼎叹道:“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当携归咸阳。”守鼎的官吏说:“此武王定鼎于此,未曾移动,每鼎有千钧之重,无人能举。”秦武王尽平生之力,将鼎抬离地半尺。正要迈步,不觉力尽失手,鼎坠于地,正压在武王右足上,喀嚓一声,将胫骨压断。众人急忙把他扶归公馆,秦武王疼痛难忍,血流不止,挨至半夜,气绝而亡。
围绕九鼎,发生了太多故事,以至于成语中出现了85个含鼎字的成语。
鼎铛有耳、鼎铛玉石、鼎成龙去、鼎成龙升、鼎鼎大名
鼎鼎有名、鼎分三足、鼎湖龙去、鼎镬刀锯、鼎镬如饴
鼎鼐调和、鼎食鸣钟、鼎食鸣锺、鼎食钟鸣、鼎新革故
鼎鱼幕燕、鼎玉龟符、鼎折覆餗、鼎折餗覆、鼎足而居
鼎足而立、鼎足而三、鼎足三分、鼎足之势、尝鼎一脔
鼎鼎大名、鼎鼎有名、禁鼎一脔、九鼎不足为重、九鼎大吕
九鼎一丝、举鼎拔山、举鼎绝膑、扛鼎拔山、扛鼎抃牛
匡鼎解颐、列鼎而食、牛鼎烹鸡、问鼎轻重、问鼎中原
五鼎万钟、夏鼎商彝、彝鼎圭璋、折鼎覆餗、钟鼎人家
钟鼎山林、钟鼎之家、春秋鼎盛、大名鼎鼎、刀锯鼎镬
调和鼎鼐、革故鼎新、革旧鼎新、瓜分鼎峙、海内鼎沸
击钟鼎食、龙去鼎湖、幕燕鼎鱼、群情鼎沸、人声鼎沸
三分鼎立、三分鼎足、三足鼎立、笙歌鼎沸、四海鼎沸
一代鼎臣、钟鸣鼎列、钟鸣鼎食、钟鸣鼎重、拔山举鼎
拔山扛鼎、大名鼎鼎、负衡据鼎、击钟陈鼎、力能扛鼎
鸣钟列鼎、鸣钟食鼎、染指于鼎、三牲五鼎、商彝夏鼎
商彝周鼎、言重九鼎、一言九鼎、鱼游沸鼎、重裀列鼎
但是在东周末年,九鼎沉失于彭城泗河里,踪迹全无。秦始皇亲往打捞也一无所或。
真九鼎虽然遗失了,但九鼎对于国家的意义永存,历朝皆有仿制,其中以武则天和宋徽宗的仿制最有名。
武则天知 九鼎难求,遂重新铸之。神功元年(697)四月,鼎成,置于洛阳明堂当中, 神都鼎名永昌,高一丈八尺,容1,800石。 冀州鼎名武兴,雍州鼎名长安, 兖州鼎名日观, 青州鼎名少阳, 徐州鼎名东原,扬州鼎名江都, 荆州鼎名江陵,梁州鼎名成,均高一丈四尺,容1,200石,各图山川物产于其上,共用铜56万余斤。
宋徽宗以铜二十二万斤铸造九鼎,装饰以黄金,并仿明堂,在 汴京中太一宫之南建造九成宫,内有九室,陈列九鼎。中央之鼎为帝鼎,东方为苍鼎,南方为彤鼎,北方为宝鼎,东北为牡鼎,东南为冈鼎,西南为阜鼎,西方为晶鼎,西北为魁鼎。
九鼎历夏商周三朝,存世约2000千年。秦始皇求九鼎不得,又打造了另一件传国重宝……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是由大名鼎鼎的和氏璧做成。像周王室拥有九鼎一样,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据《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和璞就是和氏璧!
据《韩非子》载: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厉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雕琢玉器的人说:“这是石头。”厉王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左足。等到厉王驾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献给那位武王。武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又说:“这是石头。”武王又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右足。武王驾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听到后,派人问他原因,说:“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卞和说:“我不是为被刖伤心,我是因为它是宝玉而被看为石头,忠贞的人被看为说谎的人。”文王于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开他的玉璧,果然得到宝玉,于是命名是“和氏璧”。
和氏璧最先在楚王手中,后来被楚王赐予大臣后辗转流落于赵国,被赵王收获,视之于珍奇。此事被秦昭王得知,他派使者对赵王说,愿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此时秦国强大,赵王无奈,便派蔺相如带和氏璧使秦。蔺相如用他的勇敢和机智保住了和氏璧。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就叫做“完璧归赵”。此事在司马迁《史记》中有详细记载。
但随着秦始皇统一全国,和氏璧终归于秦。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破赵,得和氏璧。后统一天下,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用小篆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由玉工孙寿刻于其上。这一玉玺,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
据传,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传国玉玺复归秦。
秦子婴元年(前207)冬,沛公刘邦军灞上,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及高祖诛项籍,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1]但是《应氏汉官》、《皇甫世纪》记载“汉传国玉玺”字迹为“受命于天,既寿且康”。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刘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堂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
及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
更始帝刘玄三年(公元25),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国玺易主刘盆子。
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灵帝熹平六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逃,玉玺失踪。
至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某日辰时,兵士见城南甄宫中一井中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见投井自尽之宫女颈上系一小匣,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孙坚如获至宝,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
后袁术拘吴氏,夺玺。
袁术死,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献帝而令诸侯,至此,传国玺得重归汉室。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乃使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也,实乃欲盖弥彰。
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马炎依样而行,称晋武帝,改元泰始,传国玺归晋。
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前赵刘聪俘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
十九年后,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更别出心裁,于右侧加刻“天命石氏”。
又二十年,再传冉魏。
后冉魏求乞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今南京),由此,传国玺乃重归晋朝司马氏囊中。
南朝时,传国玺历经宋、齐、梁、陈四代更迭。隋一统华夏,将传国玺收入隋宫。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3月,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江都(今扬州),隋亡。萧后携隋炀帝孙杨政道及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
贞观四年(公元630),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隋炀帝孙杨政道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太宗龙颜大悦。
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唐天佑四年(公元907),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
十六年后,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
后唐清泰四三年闰月辛巳辰时,帝举族与皇太后曹氏自燔于玄武楼,传国玉玺就此失踪。
此后宋元明清都有传国宝现世的传说,但大多为赝品。可见传国宝是历史上各王朝,维系其封建独裁统治的象征物,自秦始皇开始刻制后,历朝或是传承或是重刻,直至清亡都是如此。
但是随着传国玉玺的失踪,再也没有一件宝物可以代表国运,承担如此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