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广袤的地域中,存在很多处双子星式的区域格局,比如山东丘陵下的齐与鲁,黄土高原上的秦与晋、太湖流域的吴与越、云贵高原上的滇与黔...,而这其中颇引人关注的便是四川盆地的巴与蜀,放在当下便是巴山怀抱的重庆和蜀水流淌的成都,这两对儿“双子星”根植于共同的地域,是同理连枝的同胞兄弟,却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个性,时常出现充满火药味儿的“对比口水战”。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成都与重庆有了不同的风格气质?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1)

巴山怀抱的重庆和蜀水流淌的成都是四川盆地孕育的双子星城市。

成都与重庆的共性与个性

自先秦时代以来,巴与蜀都封闭在四川盆地内,如果说成都统帅着盆地西侧,那么重庆就把守着盆地的东大门,二者衍生的文化共性十分明显。两千多年以来,二者一体相称在文献中最为平常。从春秋、秦汉,直至明清时期的文献,巴蜀并称再常见不过。而巴蜀文化,作为生活在四川盆地内的居民所产生的各种人文景观或现象,细细端详,共性明显的同时,差异也赫然存在。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2)

巴蜀文化,作为生活在四川盆地内的居民所产生的各种人文景观或现象。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3)

成都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能远眺海拔5000米以上雪山的千万人口大城市。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4)

山城重庆出现平流雾景观,从空中望去,云雾弥漫在楼宇之间,如同仙境一般,蔚为壮观。王正坤摄

现在提及成都,“天府之国”、“熊猫”、“火锅”、“雪山”是这个城市的关键词,而提及重庆,则是“山城”、“雾都”“火锅”、“喀斯特天坑”等鲜明符号,而这其中“火锅”算是其中的共性,而天府之国与山城则明确表明了二者的分野,所以要想解读成都与重庆养成的不同“气质”,无疑需要从二者的地理环境出发去寻找答案。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5)

四川盆地的构造轮廓相比中国其他三大盆地而言,堪称完美,接近标准的圆形。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6)

龙泉山脉是盆地西部成都平原与中部川中丘陵的自然分界线。

作为成都和重庆共处的地域,四川盆地的构造轮廓相比中国其他三大盆地而言,堪称完美,接近标准的圆形(故也有猜测是天外陨石撞击而成),所以理论上而言,其地缘中心应该是处于圆心的位置,这样可以以此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地缘影响力。但实际上无论是成都还是重庆均不在圆心的位置。根源便在于长200公里,宽10公里的龙泉山脉。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7)

龙泉山脉长200公里,宽10公里,呈南北走向,狭窄而长。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8)

龙泉山脉形成一条高高的、狭长的隆起,其西面是成都平原,东面是川中丘陵。山脉一般海拔为1000米。

呈南北走向的龙泉山脉狭窄而长,既是岷江与沱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也是盆地西部成都平原与中部川中丘陵的自然分界线。实际上,龙泉山脉的北端延伸也分割了嘉陵江的支流培江与流淌在川中丘陵的沱江流域。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9)

整个四川盆地的水系由长江干流及其5条南北向支流—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组成。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10)

岷江、沱江这两条河合力冲积出来的便是成都平原,是蜀人的天下。

整个四川盆地的水系由长江干流及其5条南北向支流—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组成。其中,岷江、沱江这两条河合力冲积出来的便是成都平原,是蜀人的天下,这里农田与村庄、树林交错分布,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网络。从空中鸟瞰,只见阡陌纵横、水网密布,林盘状的村舍若点点繁星,织就了锦绣般的富饶画卷,也因此这片沃土被后世冠以“天府之国”的美誉,其地缘中心便是成都。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11)

成都平原上农田与村庄、树林交错分布,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网络。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12)

嘉陵江、渠江流域则是穿行在丘陵和山地之间,地形要比成都平原复杂得多,特别是川东平行岭谷

而嘉陵江、渠江流域则是穿行在丘陵和山地之间,地形要比成都平原复杂得多,特别是川东平行岭谷,这片由华蓥山、铜锣山(南山)、明月山、铁锋山、黄草山、挖断山、观面山、精华山、方斗山等30多条山脉皆作北东走向,并与河流依次平行排列的地域,是世界上最典型的褶皱山地,与美洲的阿巴拉契亚山、安第斯山-落基山并称为世界三大褶皱山系,以5.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横亘在大巴山与云贵高原之间,这里便是当年巴人的势力范围。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13)

川西平行岭谷是世界上最典型的褶皱山地,与美洲的阿巴拉契亚山、安第斯山-落基山并称为世界三大褶皱山系。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14)

由于存在重重山岭阻隔,陆路交通受阻,所以嘉陵江和长江流域之间的水运便成了维系川东地缘的沟通方式。

但由于存在重重山岭阻隔,陆路交通受阻,所以嘉陵江和长江流域之间的水运便成了维系川东地缘的沟通方式,于是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水上大码头-重庆,自然就成了川东平行岭谷的地缘中心。这种诞生方式就如同长江中游与汉江之交处需要武汉、长江下游与东海汇合处需要上海一样,是地理环境作用下的天然地缘中心。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15)

重庆就生长在众多走向一致、相互平行的川东平行岭谷之间,聚落沿着山岭间的谷地布局。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16)

渝中半岛凭借着三面环水、易守难攻的天然地势形成为了重庆城市开始的地方。

重庆与成都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

于是,重庆就生长在众多走向一致、相互平行的川东平行岭谷之间,聚落沿着山岭间的谷地布局,呈条带状分布,典型的“城在山中,山在城里”。现代城市形成之前,重庆的城市范围主要集中在今渝中半岛之上。这是一条由长江、嘉陵江环抱交汇形成的狭长地带,凭借着三面环水、易守难攻的天然地势形成为了重庆城市开始的地方,无论后来城市建设怎么演变,它都是重庆的核心所在,被称为“母城”。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17)

山城重庆出现平流雾景观,从空中望去,云雾弥漫在楼宇之间,如同仙境一般,蔚为壮观。王正坤摄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18)

实际上位于中梁山背斜与铜锣山背斜、南温泉背斜之间向斜区域的渝中半岛,是向斜经长期风化作用,较软岩石被长江、嘉陵江的流水侵蚀,较坚硬岩石便突出地面成为了山岭。渝中半岛自西向东的平顶山、鹅岭、枇杷山、大梁子等也皆是如此。之后重庆的城市发展就分布在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南温泉山和明月山之间的三个南北向平行排列的谷地,与成都每个部分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城市形态呈现出由中间最核心区域向周围呈棋盘状式散开的环形状城市截然不同,属于一种特殊的多中心、组团式格局。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19)

山城重庆出现平流雾景观,从空中望去,云雾弥漫在楼宇之间,如同仙境一般,蔚为壮观。王正坤摄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20)

成都能够成为川西成都平原的地缘中心,则更多是因为地处成都平原的中心位置。

相比之下,成都能够成为川西成都平原的地缘中心,则更多是因为地处成都平原的中心位置,因为成都平原南北分属沱江流域和岷江流域,成都主城区正处于岷江流域北部支流锦江之上,此地距离沱江干流也仅有40余公里。当然,成都没有处于岷江或沱江的干流上,还跟河流对成都平原的洪水影响有关,因为若没有人类的水利工程,江河会按照自己的轨迹,用周期性洪水继续冲击平原上的一切。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21)

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成都平原西侧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22)

都江堰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冲积平原的地方,它灌溉着灌县以东成都平原上的近70万顷农田。

事实上,不管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民族,若想在平原地区建立文明,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治水能力,黄河流域有大禹治水的传说,亦有历朝历代的治黄投入;西亚苏美尔文明也有治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遗迹,埃及更有应对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史料记载。而成都平原之所以能够诞生蜀文化,并长期影响整个四川盆地,与蜀人的治水能力息息相关,其中的代表便是都江堰,只是这项功劳被历史记在了秦人李冰父子头上。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23)

公元前256年—前251年李冰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太守,期间他征发蜀民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包括都江堰。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24)

成都女孩温柔嗲气中透着爽直

“口水战”硝烟弥漫的亲兄弟

正是重庆所在的川东岭谷纵横的地理结构与成都所在的成都平原环境的截然不同,造就了现在成都“蜀”文化和重庆“巴”文化之间的差别。至于这其中具体的差别在什么地方,接触过两地女孩的男士应该会有更直观的感受。如果说成都女孩温柔嗲气中透着爽直,那么重庆女孩则是耿直爽快中透着温柔,很像重庆火锅的麻辣,很炽热也很时尚,做事火爆劲猛,有着豪放不羁的开放性情。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25)

重庆女孩则是耿直爽快中透着温柔,很像重庆火锅的麻辣,很炽热也很时尚。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26)

成都火锅的锅底使用清油,也就是菜籽油和色拉油,配合各种香料,突出火锅的香辣。

再延伸谈谈二者都热衷的火锅,这种简单随意,不讲究烹饪技法的饮食方式,深受成都和重庆人的喜爱。但二者又存在偏好上的差别,成都火锅的锅底使用清油,也就是植物油中的菜籽油和色拉油,配合各种香料,突出火锅的香辣;而重庆火锅锅底则用动物油脂中的牛油,香料只有老姜、大蒜等几种,更突出火锅的麻辣。食材上,重庆火锅以肉类为主,毛肚、黄喉、鸭肠、老肉片等都是必点,甚少有点素菜的习惯,而成都火锅则偏好荤素搭配,更多样化。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27)

重庆火锅锅底则用动物油脂中的牛油,香料只有老姜、大蒜等几种,更突出火锅的麻辣。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28)

重庆日常饮食离不开麻辣,麻辣不仅是一种刺激的味道,更是城市性格中感性、外向的最直接写照。

相比之下,重庆日常饮食离不开麻辣,麻辣不仅是一种刺激的味道,更是城市性格中感性、外向的最直接写照,而成都虽然也以“辣”为主,但是整体会显得温和不少,更具包容性。这就是微观的味道,体现的是一种食尚,折射出来的却是城市文化的不同品味,就像青岛、厦门等海滨城市的海鲜腥香味,宁夏、甘肃的孜然牛羊味,泸州、遵义等酒城的酒糟曲香。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29)

成都与重庆两地的文化、个性不尽相同,延伸开来在很多方面就存在“较劲儿”。

所以成都与重庆两地的文化、个性不尽相同,延伸开来在很多方面就存在“较劲儿”,当重庆拿陪都历史说事时,成都就拿蜀汉、成汉、前蜀、后蜀等政权先后在此建都来压制;当重庆摆出来“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及航运、政治、文化、教育、科技、通信中心、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国家定位时,成都则反手拿出“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中心”的国务院批复回怼...,妥妥的亲兄弟比宝。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30)

锦城成都“窗含西岭千秋雪”成为日常。

客观评价成都和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31)

山城重庆云雾缭绕,堪为仙境。

事实上,不管是山城重庆,还是锦城成都,都是四川盆地中不同自然环境下诞生的地缘中心,本是同根所生却性格不同的亲兄弟,虽然从茶余饭后到网络世界,“口水战”硝烟弥漫,但只是小打小闹,从不曾伤过和气,在面对外来侵犯时,携手以赴才是常态。

参考文献:《四川盆地地质风貌的研究》--原创力;

《火锅饮食文化的研究》--人人文库;

《山地地区城市空间形态及交通布局分析—以川东平行岭谷为例 》-- 周学琴、蔡磊;

上期回顾:重庆:被川东平行岭谷决定过去的“来龙”和将来的“去脉”的山城

备注:本文仅为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转发。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和地球知识局,如有版权私联请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