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蒹葭中的意象编写一篇小短文(蒹葭及相关阅读欣赏)(1)

窦跃生

一、开场歌曲

《在水一方》

演唱:李健

词:琼瑶

曲:林家庆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

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

依偎在她身旁

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方向

却见依稀仿佛

她在水的中央

我愿逆流而上

与她轻言细语

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踪迹

却见仿佛依稀

她在水中伫立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二、原文讲解赏析

jiān jiā

蒹 葭

jiān jiā cāng cāng ,bái lù wéi shūang

蒹 葭 苍 苍 , 白 露 为 霜。

sǔo wèi yī rén, zài shuǐ yī fāng

所 谓 伊 人,在 水 一 方。

sù huí cóng zhī ,dào zǔ qǐe cháng

溯 洄 从 之,道 阻 且 长;

sù yóu cóng zhī, wǎn zài shuǐ zhōng yāng

溯 游 从 之,宛 在 水 中 央。

jiān jiā qī qī ,bái lù wèi xī

蒹 葭 萋 萋,白 露 未 晞。

sǔo wèi yī rén zài shuǐ zhī méi

所 谓 伊 人, 在 水 之 湄。

sù húi cóng zhī ,dào zǔ qǐe jī

溯 洄 从 之,道 阻 且 跻;

sù yóu cóng zhī ,wǎn zài shuǐ zhōng chí

溯 游 从 之,宛 在 水 中坻。

jiān jiā cǎi cǎi ,bái lù wèi yǐ

蒹 葭 采 采, 白 露 未 已,

sǔo wèi yī rén, zài shuǐ zhī sì

所 谓 伊 人, 在 水 之 涘。

sù húi cóng zhī, dào zǔ qǐe yòu

溯 洄 从 之,道 阻 且 右;

sù yóu cóng zhī ,wǎn zài shuǐ zhōng zhǐ

溯 游 从 之,宛 在 水 中 沚。

用蒹葭中的意象编写一篇小短文(蒹葭及相关阅读欣赏)(2)

翻译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险峻难攀登。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间。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边。

用蒹葭中的意象编写一篇小短文(蒹葭及相关阅读欣赏)(3)

注释选自《诗经·秦风》。

蒹葭(jiān jiā):芦荻,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萋萋”“采采”义同。为:凝结成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伊人:那个人。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溯洄(sù huí)从之:意思是沿着河道向上游去寻找她。溯洄:逆流而上。从,追,追求。阻:险阻,难走。溯游:顺流而涉。游,通“流”,指直流。宛:仿佛。萋萋:茂盛的样子,文中指芦苇长的茂盛。人教版为“萋萋”,苏教版为“凄凄”。晞(xī):晒干。湄(méi):水和草交接之处,指岸边。跻(jī):升高,这里形容道路又陡又高。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采采:茂盛的样子。已:止,这里的意思是“干“,变干。涘(sì):水边。右:迂回曲折。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用蒹葭中的意象编写一篇小短文(蒹葭及相关阅读欣赏)(4)

三、赏析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包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由此看来,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如此说来,古人把蒹葭解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作爱情诗,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仪式,恐怕都有一定道理,似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因为它们都包蕴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之中。

  自然,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类似的境遇时,应当欣赏的是它的锐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观失望。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诗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体现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纱。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寻找不到,急切而又无奈的心情正如蚂蚁爬一般痒,又如刀绞一般痛。就像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感”,这种美感因距离变得朦胧,模糊,不清晰。

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的心境。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

用蒹葭中的意象编写一篇小短文(蒹葭及相关阅读欣赏)(5)

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蒹葭》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浇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总之,《蒹葭》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探讨。

四、主题情怀

通过“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描写,表明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执著追求的情怀。

五、艺术特色

1.诗的象征,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辞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体象征。“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读者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前途诸多方面的境遇和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意境的整体象征,使蒹葭真正具有了难以穷尽的人生哲理意味。王国维曾将这首诗与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相提并论,认为它二者“最得风人情致”,这显然是着眼于它的意境的人生象征意蕴。

用蒹葭中的意象编写一篇小短文(蒹葭及相关阅读欣赏)(6)

  事实的虚化、意象的空灵和意境的整体象征,是一个问题的三个层面。从事实虚化到意象空灵,再到整体象征,这大致上就是象征性诗歌意境的建构过程。

2.事实的虚化

  一般说来,抒情诗的创作是导发于对具体事物的感触,因而在它的意境中,总可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人事场景。然而作者却似乎故意把其中应有的主要人物事件都虚化了。追寻者是 什么人?他为什么而追寻?我们不知道;被追寻的“伊人”是什么 身份?为什么他那么难以得到?我们也不知道;以至于连他们是男是女也无从确认。

特别是“伊人”,音容体貌均无,一会儿在河的上游,一会儿在河的下游,一忽儿在水中央,一忽儿在水边草地,飘忽不定,来去渺茫,简直令人怀疑他是否真有实体存在。无疑,由于追寻者、特别是被追寻者的虚化,使整个追寻人物、追寻事件、追寻内容都变得虚幻愿陇起来;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事实的虚化、膜犹,诗的意境才显得那么空灵而富有象征意味。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追“伊人”的男子在经过了三次的追寻没有追寻到他的“伊人”由此可见所谓的伊人不过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幻与虚境。但是追梦男子并没有放弃,而是为了梦想而上下追寻,不怕艰难险阻。

3.意象的空灵

  实际上,诗中所描述的景象,并非目之所存的现实人事,而是一种心象。这种心象,也不是对曾经阅历过的某件真事的回忆,而是由许多类似事件、类似感受所综合、凝聚、虚化成的一种典型化的心理情境。这种心理情境的最大特点,是不粘不滞、空灵多蕴。“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就是这种空灵的心理情境的艺术显现。在这里,由于追寻者和被追寻者的虚化,那看来是真景物的河水、道路险阻,乃至逆流、顺流的追寻路线,以及伊人所在的“水中央”等诸种地点,也都成了虚拟的象征性意象。对它们均不可作何时何地、河山何水的深究,否则,伊人既在河的上游又在河的下游就自相矛盾,连两个人何以都不渡过河去也成了问题。《蒹葭》的成功,就在于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的心象,创造出似花非花、空灵蕴藉的心理情境,才使诗的意境呈现为整体性象征。

六、相关阅读欣赏

春风中国(散文诗三章)

窦跃生

1.独臂英雄

人生是一场战争。

那个穷山恶水的山村,是你的故乡。李健。那个山穷水尽的山村,是你的摇篮。李健。

大别山,春风十万里,杜鹃如战旗。

你是赤着脚在阡陌上奔跑的青春。当电工的李健,从空中跌落,如折断翅膀的山鹰。你失去了一只胳膊。

父亲出车祸卧床不起,哥哥天生智障不能自理,妻子脑溢血半身不遂。两个孩子……

李健,你的独臂,能否把家撑起?独臂的你,能否把塌下来的天顶起?

男儿有泪不轻弹。你承包土地种三百亩钢葱,把残缺的生命种得钢钢的,把失血的生命种得葱葱郁郁,把寡淡的生活种得有滋有味。

父老乡亲授予你“独臂英雄”称号。你当选了村党支部书记。满票!

你是掌握方向盘的司机。你把扶贫车间的时代列车开到家门口。你把致富的列车开到了村头。你把送菜的快车开进封冻的上海疫区。你把党员先锋号列车开进最美中国风景。你把乡村振兴战略的风采开进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表彰台。

用蒹葭中的意象编写一篇小短文(蒹葭及相关阅读欣赏)(7)

2.万亩桃花

你从甲骨上的神话走来,走着《夸父逐日》的模样。你把生命的拐杖插入故乡的黑土地,神话的祖籍便灿放十二万树桃花。我的源头连着桃花的源泉。

你从线装书的小篆走来,踩着《诗经桃夭》的平仄。桃之夭夭的诗歌树,吹拂十万里妁妁其华的风韵。

你从落英缤纷的阡陌上走来,怀揣一本桃花粉色的《扶贫日记》。你把老村长腰里勒着草绳的黑白照片,夹进历史,夹进岁月深处。

把贫穷加进往昔,把幸福加进未来。

你为乡亲们打开的将是吃饱肚子的钱夹,你打开的将是肥得流油的钱夹,你打开的将是一扇通往硕果累累季节的大门。

你在桃花坞住下,就开通了拼多多直播带货。你把农民的桃花卖到香港,你把山村的水蜜桃卖到了北京中关村,你把家乡美丽的风光卖到了大都市,你把桃花的芬芳水蜜桃的甜蜜送到了浦东。

老少爷儿们说,让俺发财的是城里派来的大官。其实,你是中国官职最小的公务员。你的微笑灿若桃花。

尽管,你有一个最美的名字——第一书记。

而桃花奶奶,依然喊你:闺女。

3.月儿

夜空有多少星星,人间就有多少孩子是听着妈妈的童谣长大的。

那是秦朝的月儿吗?照在边关,照在大漠。月奶奶,黄粑粑,爹织布,娘纺花。

那是李白对影成三人的月儿吗?照着鸟语花香,照着诗情画意。月姥姥,银哗哗,闺女大,要出嫁,外孙来了吃甜瓜。

那是苏轼的月儿吗?照得魂牵梦绕,照得花好月圆。月亮走,我也走,我跟月亮提花篓儿。

儿子在母亲的童谣声中长大。可儿子在母亲的泪光闪闪中选择了到乡村种庄稼、种月季花。月儿,千条路你不走,你偏偏选择了最曲折、最荆棘的创业路——农业。人说,儿走千里母担忧。

月儿,月儿。你是阴晴圆缺平仄里,飘散着墨香的缺吗?缺了角的月儿吗?有缺点的月儿吗?缺心眼儿的月儿吗?花无缺的月儿吗?你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读电子商务,你在《再别康桥》的云彩边回来,回到祖母声声慢、声声唤儿回家的祖母绿的山村。你把香魂女的荷塘里那油油招摇的青荇,电子商务到康河岸边。你把波光潋滟的荷花芬芳,电子商务成英镑。

月月红、月月香的月季花。你是月儿种植的月季花吗?你是花中皇后的月季花吗?你是母仪天下的月季花吗?你扣一下手机,屏幕上盛开了合同、数据。波音747满载一船星辉,满载一船月季花种苗,把祖国的美丽销售到毛里求斯,销售到红河谷的故乡。让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繁衍出源自美丽中国的月季花。

你七千亩的月季园,营造成月季之乡的月季花大观园。星空闪烁的月儿,是一笺请柬吗?邀请全天下的蝴蝶,采撷美丽中国的魅力哦。

月儿,月儿,我的儿。

作业:借用《诗经》意象,原创一首自由诗,自命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