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入与房价现状分析

2021年度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1万元(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21年全国商品房均价为10139元/平方米(国家统计局2022年1月17日发布)

房地产行业跌到谷底(房地产行业雨也大)(1)

什么概念?

假设人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用于购房即1.755万元/年,以家庭为单位购买90平米商品房,简要分析如下:

1、三口之家(孩子不考虑收入):

房屋总价:91.251万元

家庭年度可支配购房收入:3.51万元。

购房所需年限:91.251/3.51≈26(年)。

2、单人或单亲家庭:

只有一个人有收入,则需要52年。

通过以上情况简要分析,不考虑贷款情况下,两口之家26年才能购买一套90平米的房子,基本覆盖了大半职业生涯,明显房价过高。

二、房地产行业现在存在的问题

1、建设用地指标配置不合理

住房主体是人,因此房地产也要跟随人口流动趋势进行发展才是城市合理健康的规划体现。

目前我国很多人口净流入的城市如上海、深圳等超一线城市,供地水平并不能满足净流入人口需求,导致房价上涨过快;

而很多三四线城市人口净流出,土地供应却过于充沛,存量及去化周期过高,造成供地指标浪费。

2、商业用地及住宅用地配置不合理

很多城市为招商引资配置了很多商业用地,反而对住宅用地供应不积极,导致商圈附近住宅很少。

一些开发商利用商业用地出让金低的优势,利用商业用地开发了很多商住房,低于住宅单价出售,造成了商业用地实际功能与规划不符,没有招商引资,反而造成了功能的浪费。

此外,很多住宅用地被规划在郊区边缘位置,尤其一些大城市,城市面积大,职住分离严重,直接导致交通拥堵,燃油等能源浪费,与碳中和的初衷也有所背离。

3、房屋均价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匹配。

虽然近年来政策性调控愈发频繁,但房价的上涨对于土地财政的贡献让各地无法拒绝,间接造成了房价上涨过快。

4、政策干预需求方面过于严格

即限购政策过于严格,有可能对刚需造成误伤。

如有些人离婚了,婚前共同购房使用了一次公积金,离异后房子归对方,孩子自己带,按照现有认房又认贷政策,有贷款记录,再买房按照二套房需要50%首付,而实际上实属无房户刚需人员,这种刚需会被限购政策误伤。

当然,我们的“房住不炒”对于炒房客打击的力度和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房地产行业跌到谷底(房地产行业雨也大)(2)

三、房地产健康发展模式之我见

1、稳定国内市场经济环境,加快经济内循环及“统一大市场”配套制度建设,增加就业率,让人们的收入涨起来

人均收入增长速度追上房价增长速度,降低刚需买房压力。不至于30年房贷压的喘不过来气。届时,所谓的“泡沫”也就消失了。

2、落实房屋“空置税”

“空置税”顾名思义,房屋空置就是资源浪费,加征空置税对房地产长久健康发展的益处是可预见的。

房地产行业跌到谷底(房地产行业雨也大)(3)

针对人群:超过规定限购套数的其余住房,若房产产权已确定,未出租,未设置居住权登记,水电费不动的业主,合理征收空置税,缴税额按空置套数逐渐递增。逼着他们把空置的房子租出去或卖出去,利用起来。

3、首套房认定,降低或消除“认贷”限制

因为首套房毕竟说的还是房子,让被误伤的刚需无房户重新获得买房的机会,充分享受政策福利,也能为楼市释放一部分库存。

4、大胆尝试新的“国家级”福利利率模式

在原有的首套、二套贷款利率政策下,增加以家庭为单位,每家只能享受一次首套房2%的福利贷款利率,即使再次被认定为首套房也不能再次享受。

利民之事,丝发兴焉!

二套以上住房执行现有政策,被认定为改善性住房的,在原房产签订买卖合同备案后,可再次享受首套房利率,但不能再次享受2%福利利率。

房地产眼下仍然是经济支柱,这一点无可厚非,因此国家一定会集思广益,以人为本,在经济向好的同时,让房地产行业也走向更健康发展的道路,这是必然趋势!

以上是我的个人浅见,行文用词若有不妥之处,敬请不吝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