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新乡市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第一次推进会,动员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坚决打好全国文明城市荣誉保卫战这标志着新乡市常态化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掀开了新的一页,必将推动新乡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常态化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常态化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以再出发的姿态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常态化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4月16日,新乡市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第一次推进会,动员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坚决打好全国文明城市荣誉保卫战。这标志着新乡市常态化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掀开了新的一页,必将推动新乡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一座城市的“金字招牌”,有着厚重的发展寄托和深沉的文化承载。新乡市2002年正式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经过15年不懈努力,终于在2017年成功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为统揽,新乡市城乡基础设施、社会治理能力水平、群众文明素养等都有了大幅提升。不仅如此,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还极大地提升了新乡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助力新乡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赋能新乡市营商环境,激发凝聚发展活力动力。可以说,每一个新乡人都是文明的重要因子,都因新乡作为全国文明城市而骄傲自豪。

文明的意义,在于规范、有序、和谐、整洁、生动、丰富,更在于永不停顿的进步,在于每一个明天都比今天前进一步,它不是静态的、固化的,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文明创建也从来不能一劳永逸,而是必须永远保持“在线状态”,一事一事精求,一日一日精进,否则极可能如逆水行舟, “一篙松劲退千寻”。常态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要增强创建的时代感,充分认清新时代文明创建的内涵、意义,不能用老的思路、老的理念、老的眼光、老的办法去做创建工作,“小米加步枪”,年年都一样,在同一层面原地踏步,陷入“创建疲劳”。要不断更新创建的理念,拓宽创建的视野,运用创新的手段,用好新技术、新场景、新平台、新机制,搭建新的创建格局,推动“智慧创建”,使创建工作不断向新、向上、向实、向好,以城市创建革命带动城市发展革命,以文明城市创建带动城市创新发展。要增强答卷意识,认识到文明城市创建是一场开卷考试,既有试题,又有答案,还有阅卷人,需要我们认真细致、自信从容地去作答。我们既要紧扣中央文明委公布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要求精准答卷,瞄准基础设施、市容市貌、秩序管理、文明素质等重点环节中的关键问题和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持续用力,啃“硬骨头”,破“老大难”,一条一条排查,一项一项落实,又要能宕开一层,用更宏阔的视野谋划实施创建工作,强化提升服务群众水平、增进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意识,答好“民生卷”“发展卷”,努力让城市更有魅力、更加宜居,让群众生活更加文明、更加舒适。要增强常态化创建意识,每个人都是创建主体,每一天都是创建时间,把创建分解到每个人、每一天,绝不搞临时突击式的创建,使创建成为任务、沦为形式,而是把创建工作真正融入、抓在平常。同时,我们还要增强危机意识,认识到新乡市创建工作还有不少短板、弱项、不足,而全国的创建水平都在整体提升之中,创建工作不进则退,别人在快速进步,我们进步慢也是在退,要想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不能有任何懈怠,必须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文明委要求,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务实过硬的作风、决战决胜的状态,合力攻坚、尽锐出战,下足苦功细功,持续巩固提升来之不易的创建成果。

英国文学名著《爱丽丝梦游仙境》里有一句极为经典的话,“你只有努力奔跑,才能留在原地”。守护好全国文明城市这一荣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牌子得来不易,必须成功保留,而我们只有努力奔跑,全国文明城市的牌子才能留住,才能越擦越亮、熠熠夺目。(新乡日报评论员)

编辑:申彬彬

本文来自【新乡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