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名叫颜静甫的官员,此人起初任山东平度知州,廉明慈惠,很有古代循吏之风。不过相比于颜静甫,他的母亲颜太夫人还要更出名,她的一个举措曾拯救了上万灾民的性命。

闹灾荒屯粮食 仓库小吏不敢私自放粮(1)

清朝官员颜静甫有一个好母亲,她从小就用仁爱之道教育儿子,而颜静甫也成了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颜静甫担任平度的地方官后,就将颜太夫人从家乡接出,在官署内赡养。

乾隆某年,平度发生洪灾,官署外灾民遍地,饿殍遍野,令人惨不忍睹。然而在此时,颜静甫却去山西省出差,对于如何赈济灾民,官署内没人能拿主意。按照清朝法律,私自开仓放粮惩罚极重,不仅要自掏腰包补齐粮款,甚至会杀头,所以平度官吏没一个人敢承担责任。

一日,颜太夫人走出官署遛弯,却发现外面有许多灾民,他们衣衫褴褛,携老扶幼,哭声震天,令人鼻酸。于是颜太夫人就找到官署的小吏,要他放粮救人。然而小吏一下子就跪倒了:“使不得啊!太夫人,开仓放粮要请示山东巡抚,私自放粮是要治罪的!”

旁边的师爷也劝太夫人:“小吏说得不错,私自放粮的确是大罪,等颜大人回来,再做计议吧!”

颜太夫人一听,气得浑身打颤,要知道这个和蔼的老太太可从没和人发过火,她厉声说:“常平仓本来就是为紧急情况准备的。如今几万人嗷嗷待哺,如果一定要等批示才实行,灾民不都成饿殍了吗?我家颇殷实,如果上司追究擅动仓 米的责任,我家倾家荡产还赔得起。倘若我儿子不同意,我老身一人担当责任,不关你们的事!”

随后,颜太夫人叫来所有官员,要他们赶紧打开常平仓,官员们面面相觑,都不敢做声。颜太夫人怒道:“赶紧开仓!所有责任由我和儿子一起承担!”于是,官员们只好开仓,成千上万的百姓得到了援救。城中富绅被颜太夫人的德性所感动,也纷纷捐献米谷弥补官粮的不足。七天后洪水才退去,官粮此时已经告罄。

闹灾荒屯粮食 仓库小吏不敢私自放粮(2)

不久后,颜静甫闻听自己辖区有灾,急匆匆地从山西赶了回来。于是,颜太夫人将自己私自开仓放粮的事跟儿子说了,颜静甫竖起大拇指说:“母亲做的真对!”随后他吩咐师爷:“你们赶紧为我起草报告,据实禀告上司。我这就派专人回乡变卖家产以便赔补,你们不用担责任。”

山东巡抚得到报告后,大惊失色,赶紧将此事上报乾隆,并上书弹劾颜静甫。巡抚认为,颜太夫人竟私自将常平仓放空,这罪名可不小。要知道乾隆帝明察秋毫且刻薄寡恩,到时候怪罪下来,自己可吃不了兜着走。

闹灾荒屯粮食 仓库小吏不敢私自放粮(3)

乾隆得到上书后,立即用朱批大骂山东巡抚:“你是封疆大吏,如此良母贤子你不加以保举,反而还加之弹劾,是何居心?”随后,乾隆又下了一道圣旨:“颜太夫人所放官粮,不用赔付,作为正常开销!”

不久后,乾隆东巡,专门召见了颜太夫人和颜静甫,仔细询问之前颜太夫人开仓放粮的事,特赐颜太夫人牌匾以示表彰。后来,颜静甫也屡受皇恩,官至贵州巡抚,他的几个儿子后来也分别成为直隶总督、福建总督,孙辈做官的也数不胜数。颜家的这些荣耀,都是是颜太夫人行善积德所致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