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鲁迅先生的作品就像一座山,我仿佛是一只小小的蜗牛,站在山脚望着那高耸的山峰,感觉永远也走不到尽头但那时起,隐隐约约的,山间美丽的风景就已经开始吸引小小的我多年来,鲁迅先生的身影对我来讲也从不陌生,课本里,电影中,生活里各种各样熟悉的典故,先生无处不在而今我已走入了大学的课堂,当我再翻起儿时读过的那本《朝花夕拾》,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在我的心头颤动,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朝花夕拾白云间?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朝花夕拾白云间(再读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白云间

小的时候,鲁迅先生的作品就像一座山,我仿佛是一只小小的蜗牛,站在山脚望着那高耸的山峰,感觉永远也走不到尽头。但那时起,隐隐约约的,山间美丽的风景就已经开始吸引小小的我。多年来,鲁迅先生的身影对我来讲也从不陌生,课本里,电影中,生活里各种各样熟悉的典故,先生无处不在。而今我已走入了大学的课堂,当我再翻起儿时读过的那本《朝花夕拾》,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在我的心头颤动。

连上开头的《小引》和结尾处的《后记》,《朝花夕拾》一共由十二篇文章组成,其文章的主体由回忆性散文组成。小小一部书,字里行间都是“狂人”心迹。

孩童时期招人喜爱的宠物隐鼠、粗俗迷信却也善良体贴的长妈妈、有人情味的白无常、充满童趣的百草园和浸满同窗记忆的三味书屋、为人严谨但无私仁厚的异邦教授藤野先生。这些人和地方,是鲁迅先生甜蜜回忆的所在,在那里,我体会到了一代文豪心下凡俗而温柔的一面。然而,鲁迅先生的温柔不是一种生活中和风细雨的体贴,不是轻声细语的和气、不是专注于小确幸的关怀细节。恰恰相反,温柔的他仿佛是一个在狂风骤雨中搏斗后的战士,想要让未经世事的孩子永保纯真;是一面伤痕累累的城墙,拼命为身后的百姓挡住利箭;是一只被啄的血淋淋的母鸽,张开双翅不让兀鹫接近自己的幼雏。

再读《朝花夕拾》,看着书页上圈圈划划的旧迹,那是儿时的自己标注下的似懂非懂却感觉有力的句子。“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在小小的我看来,这句话可能就是鲁迅先生笔力过人,行文辛辣的证据啦,连忙划下来,多多诵念几遍,当作自己读过鲁迅先生作品的“铁证”。然而成年后再读,却不由得心生了些悲凉和愤懑:人的生而平等,是追求也是生理上的事实,即使有所差异,也不足以成为所谓“高材生”和“低能儿”的分界,然而当年积弱的我们就是这样“很自然”的被人误解,岂不令人义愤填膺?然而,大多数“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 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的“清国留学生”呢?似乎无力或者无意去打破这耻辱的印象。生于众人间“独醒”的鲁迅先生,被同窗写信排挤的“迅哥”,又会有怎样的心境,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呢。读罢,戚戚然只觉遍体清凉,心中的火却长明灯般燃了起来。

“生活赋予我们的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的青春。”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段话。若以此为尺,那么鲁迅先生的一生便是青春的一生,即使他逝去了,但是面对他的作品时,我们眼中仍会滚下热泪。

朝阳下种下的花,我将在夕阳下采撷。旧事俨然是过往,但重提间我仍能品味到那令人迷醉的苦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