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平台共线生产的车有何区别?这得分情况讨论:
同平台共线并且挂一个标;
同平台共线挂不一样的标。
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想先简单说一下共线生产代表了什么。
两款车型能够同平台共线生产,说明这两款车拥有相似的车身下部(定位系统一致),当然并非100%完全相同,会根据不同车进行调整(参考神奇的MQB平台)。
这样,在焊装/涂装/总装车间内他们就可以共用一条生产线,可以共用生产线内的机器人、夹具、焊接设备,涂胶设备、机械化传输系统、装配大线、冲铆设备等等,只需要多准备一套程序即可,不用上一款新车就新建一条生产线。
可以看到,共线生产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降低固定资产投资,节约成本。
现在回到主题:
同平台共线并且挂一个标;同平台共线挂不一样的标。
究竟有什么区别?
“同平台共线并且挂一个标”意味这采用相同的标准,包括质量标准、材料标准、供应商体系标准等等,举个栗子,迈腾和CC是共线生产的,都挂VW标,你所接触到的一切,外观/内饰/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电器系统等都采用的是同样的标准,标准意味着品质。
黄色的圆圈貌似平常,其实是那个冲压件的基准孔,相当关键,可以说模具和夹具是一个图纸出来的。前防撞梁很有可能是同一家零部件供应商供货的,如果是的话,质量是一样的。
红色和绿色的框架和支架是一样,你说有差别,打死我也不信。亮点倒是那对喇叭,君越的要比950贵一点,别克的品牌总归比荣威高大上一些,用个贵点的喇叭不过分吧。
橙色圈圈里的液壶(不是夜壶哦)都是一样的好吧,但里面的液体颜色不一样,一个是蓝色,一个是绿色。如果我是成本杀手,玻璃水采购个便宜点吧,君越买5块一瓶的,950买3块一瓶的。
——————————————————————————————————————
二.整车焊接工艺
荣威950车身顶棚以及前后门框,可看到部位均采用点焊工艺,表面处理较为平滑,但不到一米的焊接长度中,焊点位置不在同一线上,而是上下波动,你们的机器人精度有那么差吗????有5个点焊缺陷(边缘焊),一共20多个焊点,而且在这么宽敞的空间里,也不存在干涉,你们的焊接工程师是干什么吃的。A柱和B柱均由三层钢板组成,C柱由两层钢板组成。前门口22.1个/m,后门口24.6个/m。
下图1中,5个红色圆圈标识的为不合格焊点,下图2中上半部是950、下半部是华晨宝马320LI,看看差距。是的,宝马铁西工厂确实都用顶级的设备,但950的设备也都是次顶级的,这么大的差距实在不应该。
图1
图2
君越车身顶棚采用激光焊接工艺并且在焊接后涂有密封胶;(业界良心,赞一个,比高六的激光焊接还要高一个等级)前后门框用点焊工艺,表面处理较为平滑。A柱和B柱均由三层钢板组成,C柱由两层钢板组成。
前门口焊点数量为22.1个/米,后门焊点数量为24.6个/米。
PS:前门口焊点数量为24.4个/米,后门焊点数量为24.6个/米。(950)
三.钣金工艺对比
950略好于君越
综合来看这两款车都是业界良心之作,从车本身的质量君越比950略略好一点,但好几万的差价也是存在的。
综合来看这两款车都是业界良心之作,从车本身的质量君越比950略略好一点,但好几万的差价也是存在的。
PS:别克君越、别克君威、雪佛兰迈瑞宝、荣威950都是兄弟车型。
是要同平台而且共线的,现在很少有这种情况了。我又发现新大陆了,雪佛兰创酷和别克昂科拉完全切题。
英朗和科鲁兹是同平台但不共线生产,英朗在烟台通用,克鲁兹在沈阳通用。
英朗和科鲁兹不切题,彩蛋改成创酷和昂科拉,切题妥妥的。
昂科拉(内部代号G60)和创酷(内部代号G61)都在烟台通用生产。
昂科拉和创酷是真正的同平台共线生产(东岳北厂,不是东厂也不是西厂)又是不同品牌。
爱唯欧(GAMMA)、昂科拉(G60)、 创酷(G61)你们看出来点什么吗,注意这个有先后顺序。
上:创酷 下:昂科拉
这两张细节图,你还分的清哪个是昂哪个是酷么?
答案是: 上昂克拉 下创酷
一样的工程师、设计师、生产线、工人;一样的供应商(有些零部件昂科拉是一家,创酷是另一家,更可能是同一家,总体讲重叠度很高)。
以上我都只说了可直观看到的对比,没有写动态和调教之类的东西,那些需要去试驾对比,不能用文字表达。
B70和马六,这一对好基友,我是再熟悉不过了,当年还在生产线上干过接近半年,可以和大家谈谈他两的区别。老B70和老马六是好基友,新B70是与二代马六,也就是睿翼是好基友。目前马自达已经推出了第三代马六,也就是ATENZA。
-
平台一致,好基友用的都的底盘基本是一致的,这是没有疑问的,区别是调校的不同。马六调校的肯定还是更成熟、更好。
-
变速箱情况比较复杂,手动箱应该是一致的,都是马自达的6速手动箱。自动箱,B70是爱信的6AT,马自达据说自己工厂生产的。爱信的变速箱是很牛的,丰田、大众都用它。为啥马自达不用,这点未知。
-
发动机方面,目前几款车的2.0自吸发动机都来自一个工厂,应该说大同小异,非要知道区别的话,可以私信我。新B70上的1.8T发动机和马自达没有一毛钱关系,137KW的功率,真心残暴!马自达最新SKYACTIV技术的发动机也和奔腾没什么关系,ATENZA上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目前都是日本进口哦,所以想买ATENZA的赶紧上吧!发动机、变速箱迟早会国产的,而价钱是不会变的,所以,你懂的。
-
标准及生产工艺,基本也是一致的。你可能会觉得疑问很大,奔腾的标准怎么会和马自达一致哪?因为奔腾的标准就是马自达标准的中文翻译版,所以有什么区别吗?生产工艺真心没区别啊!冲压、涂装、焊装、总装,汽车生产四大工艺,B70和马六都是在同一个工厂的同一个车间进行的,工人也是那些工人,工艺文件也基本是那些工艺文件,所以基本是差不多的。
看了上面四点,你有木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等等,那为什么马六的品质、口碑都比B70好,一定是你打开的方式不对!其实B70肯定是不如马六的,这没有任何疑问,原因容我细细道来。
-
缺乏自主空气动力学设计的能力。B70是由一汽轿车产品部设计的,在空气动力学这个领域,他们仅仅具备了使用CAE软件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整车空气动力学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最重要的是要有大量的试验数据做支撑。试验数据的获取,靠的是将模型车放在风洞里长时间吹出来的。据我所知(这两年是否新增未知),目前国内唯一靠谱的汽车风洞在同济大学(貌似吉大也有一个,但是设备什么的不算给力,用的人比较少),这个实验室常年人满为患,国内各大主机厂,无论合资与否,都得靠它。目前,一汽自己并没有风洞试验室,这也就意味着不具备长期做风洞试验的条件。空气动力学对于整车风阻、操控性、风噪声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环节上B70与马六差距相当大。
-
缺乏自主NVH设计能力。NVH(Noise Vibration Harshness)性能也是整车非常重要的性能,但是NVH性能也是整车设计非常难搞的一个方向。想要具备自主NVH设计能力,需要大量有工作经验的NVH工程师以及大量的试验测试设备。老B70是一汽轿车真正意义上自主设计的第一款轿车,老B70是06年上市的,项目开发是从03年开始的。从03年到现在,也不过是10年左右的时间,第一批搞NVH性能的工程师也不过才干了10年,积累肯定还是不足的。试验测试设备这块,目前解决的还算不错,在不断完善中,但早期真是相当简陋的。
-
缺乏整车商品性能控制能力。这点更多的还是由于基础工程数据以及市场调研数据的缺失。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对于某些指标是抓瞎的,比如手柄开启力的大小,最好的开关门声音是什么样的。这些都是消费者切切实实关注的东西,但是却是很主观并且难以用具体指标评价的东西,要回答这些问题,靠的就是大量的市场调研数据,而目前这些数据完全是缺失的。至于基础工程数据就更繁多了,举个例子,上次一位福特回来的大牛在给我们讲座时说道:福特会统计全球所有国家常用硬币的大小并上传到数据库中,工程师可以随时调用。
-
还有很多细节方面的东西,就不一一赘述了。
综上,虽然在底盘、变速箱、发动机三大总成上,B70和马六差距不大,但整车性能上B70还是比不上马六的。
关于平台。
很多车型都是使用相同的平台,我以为有几点好处:
1.开发的时间周期可以大量缩减,汽车的底盘的开发设计难度是非常大的,其中关系到整车的稳定性,以及和动力、传动部件的配合(新平台的话,相关配套也会需要重新设计研发)。使用成熟的平台,在缩减开发周期的同时,可以继续使用原有成熟的配件,降低时间与资金的成本。
2.工厂设备投入。同平台的车共线生产,可以继续使用原有的设备,主要是定位等,焊装的夹具,涂装、总装的吊具、滑橇、移栽机等。这样不用重新改造设备的情况下,减少投资,并更加可以保证生产的稳定性。
关于为什么共线的车型,会有质量上很大的差异。
我理解的是一个车型从设计成型后,就能体现出这个车的定位,各个性能所能达到的级别。
焊装的焊点位置、数量等,涂装车身导电程度会影响上漆的膜厚等等,这些都会受到设计上的影响。
我们看到的质量有差异,是看到车子的性能及外观上的差异。
始终认为,影响一个车型质量的最根本问题就是成本、定位,也就是车的价格定位。
简单粗暴的讲,一台三万元的A车,和一台13万元的B车共线,A车不可能跟B车同等质量。
因为钱没花到位。
虽然是共线,不同定位的车型用不同定位的配件。
涂装共线的话,油漆的种类太多,70元/KG的油漆和30元/KG的油漆喷在相同的白车身上,外行也一眼就能看出哪个平滑光亮,哪台差一些。
总装共线的话,500块钱的仪表板肯定会比300块的仪表板手感、色泽要好,装配精度也要高。整车虽然共线了,但仪表板是不同厂商供应的,不同的质量标准,不同的成本,必然导致质量不同。
关于质量标准。
共线的车理论上是会执行相同质量标准的,否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共线的意义。
局部来讲,出厂的时候,可以对车进行调整,把质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即使质量精度不高的配件,在熟练调整后也是可以达到质量范围内的,但这只是出厂的状态。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质量问题,精度偏低的问题当然会暴露出来,这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质量差异了。
综上,用我们老祖宗总结的那句话最合适不过,正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