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1)

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2)

形形色色的人出现又离开,淹没在陆家嘴23万金融从业者中,穿梭于陆家嘴的高楼大厦;

他从崂山X村搬去了江畔的精装修地暖房,看着奔流的黄浦江,守着日升月落,明白自己的人生也在滚滚向前。

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3)

图:Denys Nevozhai

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4)

图:Freeman Zhou

没错,陆家嘴是这样的。但是当你来到陆家嘴工作,你就发现陆家嘴也是这样的。

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5)

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6)

图:Shichen

初涉陆家嘴

陆家嘴脚下,是初看会觉得稀松平常的老旧小区,但是要知道,图中的老小区“崂山x村”房价是6-10万每平米。

除了举世闻名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中心、环球金融中心等惊人楼宇,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等10家交易市场也错落分布在此。陆家嘴从明代的一滩“三角洲”发源,经历了清代英、日建厂,抗战时期的渡口集聚,解放后的东昌路繁华,发展成如今面积近31.78平方公里的东方华尔街,聚集了4.3万家企业、252幢商务楼宇、50万白领,拥有全上海近2/3的持牌类金融机构、1/6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全国近1/3公募基金机构、1/2的外资法人银行总部、90%以上的外资私募机构,全球排名前10的外资资管机构。

陆家嘴金融城一个圈,街道命名富贵大气又不失文艺:银城路、富城路、丰和路、花园石桥路、拾步路……而沿着世纪大道走到陆家嘴街道的居民区,仿佛身处另一个国度:昌邑路、崂山路、栖霞路、乳山路、福山路、潍坊路、蓝村路……若是山东人,会觉得无比亲切,因为昌邑、崂山等都是山东地名

上海各区街道以全国行政地名作为道路名称:浦东新区位于上海正东,与山东省在全国的地理位置相同,所以浦东新区的街道多采用山东县市的名称。这个历史要追溯到老上海的租界时期:1864年,上海租界建立了一个叫“道路码头委员会”的机构,负责规划租界内的马路。当时规定,南北方向路名是中国省份名,东西方向路名是中国城市名。这些路名的分布以原租界的黄浦、静安等区较多。解放后,上海的建设速度加快,包括陆家嘴在内的浦东新区街道命名也沿袭了如此传统。

根据陆家嘴街道的网站,在下辖31个社区中,颇有几个滨江豪华社区,如XX滨江园、江X天下、汇X天下、X江茗园,“坐拥浦江之畔,成为外籍人士在浦东的聚居地之一”。这话不假,滨江高档小区外的法国面包店聘请法国厨师,顾客也多是带着金发碧眼可爱小孩的外国友人。江畔已经建设成老白渡滨江绿地、上海船厂滨江绿地和陆家嘴滨江大道,基本连成一线,对于跑步和骑行爱好者非常有吸引力。住在美丽滨江,每天去名为“巴黎人”的咖啡店买法棍和咖啡,这样的生活和在塞纳河边漫步有着类似的情调。然而同为“外来人口”的打工仔,与这种刻板印象中陆家嘴的精致优雅隔着十条乳山路。下了地铁后排队在X比馒头买两个包子,在牛奶棚买杯酸奶或者匆匆去便利店挑一个三明治,才是更常见的样子。

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7)

图:Yiran Ding

工作在陆家嘴,若住在步行上班的距离会大大增加生活的幸福感。两年前我来到这里,虽然不在正经金融城上班,但也属于泛陆家嘴区域,周末常想去浦西的老上海逍遥,于是2号线东昌路和世纪大道地铁站这带成了租房的不二之选。另一个很尴尬的现实是,很穷。综上,刚参加工作的两个女生的合租标准很简单:便宜、安全、干净

租房自然想到房屋中介,某家、我爱某某、某原,某某洋几个响当当的中介品牌遍布大街小巷。两年前,租房的中介费还是租客、房东各掏月租金的35%,如今早已涨到了50%,而房价也是步步高升。

第一年,我在某中介的帮助下租到了“梅园四街坊”小区的一室户。说是一室一厅,使用面积大概只有十几个平方,但是房子干净整洁,本是房东的婚房,房东夫妻生了娃,去借了大房子,把这套迷你户型借出来。上海人管租房叫“”,好像不要钱似的。

梅园的几个街坊(从一至六)分布在东方路沿线,从浦东大道至张杨路,被栖霞路、乳山路、商城路、福山路分隔开来。靠近商城路、福山路的梅园四、五、六街坊所处路段安静整洁,绿化也好,缺点是能觅食的小店不太多,大概以每半年新开张一两家的速度增加。而穿过梅园三街坊到乳山路段,就会发现不少餐饮店,食客络绎不绝,多是租住在附近的白领。

陆家嘴餐饮江湖

小餐饮店的老板有老上海,也有很多外地人,在这些街区内形成了囊括天南海北的饮食文化。我常去的一家老上海面馆以葱油拌面、大排面、辣肉面为招牌,老板夫妻热情好客,对时不时出现的外国友人也笑容满面:“歪耳康木!”要是他们真进了店,老板就要招呼店里的年轻客人帮他翻译点单了。

也有号称“开面馆只是我的业余爱好之一”的年轻老板,不管客人提到什么他都能聊上半晌,听来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跑累了就回到上海潜心研究面条之道。

东北饺子馆里则充斥着让人快活的东北话,菜的分量也忽然增大,胖大厨和老板一家常在角落的桌子飞快地包饺子。

福建千里香馄饨凭借着老少皆宜的味道在每个街角都有分店,翻台率极高。

咖啡馆是在老小区附近难得一见的舶来品,咖啡豆品质颇高、意面口味地道,老板西班牙语说得很溜,每日也和常客道家长里短。

陆家嘴脚下的日料店服务员都会说日语,送走客人时长久的鞠躬和飘出很远的问候声让人恍惚穿越到日本。

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8)

图:Steve Long

陆家嘴的“老”与“新”

根据二手房网站显示,梅园几个街坊基本上建成于上世纪80、90年代,与在附近租房的白领们年纪差不多大。这些老小区的“原住民”基本上是老上海,叔叔阿姨们大多热情,看你新搬进来,要打听打听你姓甚名谁、供职于哪。住梅园四街坊的时候,我每天早上遛狗都碰上一位矍铄的大爷,牵着一只同样精神的腊肠犬。两只狗的交情日渐深厚,我和大爷也每天说上几句话。还有一位非常喜欢我的狗的阿姨,时常与我拉上几句家常,得知她的房子长达几年一直租给一个女生,房东租客关系好到阿姨还为姑娘的终身大事操劳,令人惊讶又羡慕。

出门上班,若住在梅园一带,步行至陆家嘴金融城还是有点距离,可以选择公交车,小区外即可乘坐,15分钟左右直达金融城,当然要算好等车时间,偶尔会遇到拥堵。从世纪大道地铁站搭乘2号线是更省心的选择,经过东昌路站就要开始做好下车以及被人潮推着走的心理准备了。

租约到期,房东打算卖房。梅园四街坊是名副其实的学区房,对口福山外国语小学和建平中学西校。如今小朋友上幼儿园都要面试家长,这个小区还对口福山幼儿园,于是成了“三学区”房,房价最近也创下新高——每平米14万多。即将搬走的某个早上,同时碰上了大爷和阿姨,告诉他们我要搬家了,竟不免喉头一紧。听说我要搬去几个街区外的崂山四村,大爷说那一片不比这个小区安全干净,小姑娘不要和人起争执矛盾,注意安全。几句话说得我喉头一哽,感恩生活。

搬去崂山四村,发现大爷所言不虚,崂山路附近以此为名的小区确实是另一个世界了。与梅园几个街坊直线距离不过一公里,不必抬头就能看到陆家嘴的几座高楼,与陆家嘴地铁站一站之遥,不太赶时间也可步行。从崂山路几个小区走去金茂大厦大约只要一刻钟,至国金中心也不过半小时。按理说紧邻金融城,几座小区应是风景宜人,但或许是挨着新大陆广场、八佰伴和新开的两座购物中心老佛爷百货和L Mall导致人流量太大,崂山的居民区显得有些混杂脏乱。不过,这也意味着生活在附近非常便利,手头宽裕就直奔商场的餐厅,路边也不乏回头客颇多的美食店。当然也与时间的冲刷有关,崂山三四村建于50年代,是我们父辈的年纪了。

崂山的小区规划法则我不得而知,但是内部道路曲曲折折,虽在同一小区,每栋楼却好像都有自己的主意:这个单元楼下多了一间房、那个阳台突出来一块的情况随处可见,建筑师可能是受了荷兰鹿特丹建筑物风格的影响吧。

小区大门前是商铺遍布、热闹非凡的乳山路,后门则挨着有美丽名字的栖霞路。由栖霞路向着金融城方向还有招远小区,同样建于50年代,仍在来来往往的年轻人的映衬县显得没那么沧桑。毕竟,形成于明代的陆家嘴区域,已经成了全上海最受瞩目的现代城。

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9)

图:Joshua Earle

老上海的人情味

搬进崂山,我的邻居阿姨第一天晚上看见来了新客,热情招呼我聊天,第二天居委会就上门来登记人口了。此后每天下班回家,开着门做饭的阿姨都会问一句“小李,下班啦?”心里热热的,回一句“嗯!阿姨今天吃啥?”算是忙碌生活里难得的温情时刻。最初来到上海,住进老小区,多少有点体验生活的意思,没想到住着住着,把自己活成了上海的一个影子。

清早能听见阿叔阿姨们在楼下聊天,上海话的可塑性很强,在清晨的鸟鸣微风中显得抑扬顿挫、提神醒脑。惭愧的是,几乎每天早上都毫无防备地被钻进耳朵的上海话唤醒,两三年了却还是听不懂。大爷大妈还有一个标配:手推车里或者怀抱着的小婴孩。清早遛娃的老人家明显比遛狗的大爷更有劲头,不停地对着懵懂小儿指点新鲜玩意,春天含苞的花、夏日的飞虫、一只胆小的猫和冲着小朋友做鬼脸的年轻叔叔,都能引得一声惊呼、一阵嬉笑。周末难得宅在家的时候,可以伴着麻将牌呼啦啦的声音午睡,梦回幼时跟着祖辈生活的日子,住在这儿,偶尔有时光凝固的感觉。

老小区环境不比新楼盘,但是住在一楼的大叔大妈们却有闲情雅致,其中不乏养花弄草的好手,一到春夏,他们在天井内外侍弄的花草给小区居民添了不少好心情。小区转角有位品位非凡的大叔,他布置的这个角落常令人驻足观赏,啧啧称奇。我每次经过,都平添了几分热爱生活、努力生活的决心

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10)

图:Shichen

租房实用建议

第一次租房的时候,对热情的中介小哥小妹有点“欲拒还迎”。第一中介费不低,加上有经验的朋友建议在各种网站(某8、某瓣和专门用来发布租房、转租信息的app等)找房能省中介费还能发现好房子。这条建议可以采纳,但是对于比较忙且懒的人不是很实用。首先需要花很多时间查看这些网站和app,其次要在大量信息中甄别房源的真实性,我满怀期待地加了几位“房东”后发现其实他们也是中介。所以懒人还是直接找正规中介最靠谱,服务好、有保障,而且对赶时间的租客来说,一定能在几天或一星期内租到房子。

除了上述梅园、崂山区域,源深体育馆附近相较起来是更宜居之处。有几处中高档小区,无奈交通不似以上所述老小区发达,且多为大户型,一个人租有些吃力,找室友也是一件费神的事情。与两到三个室友分享房子会导致变动大,因为房子多是整租,若一位室友要搬走,所有人都要帮着重新找人住进来,不然就要承担每月上千元的损失。这也是租房中很令人纠结的一点,便利程度和生活环境总是有点小矛盾,要租客自己权衡了。

越来越多人租房,催生了二房东这个职业。自己租下房子后转租给别人,一个小房间塞进四五个人不成问题,租客不明所以,被闻讯而来的大房东赶走。听到这些,对二房东的印象是“可怕”“不靠谱”“骗人的”,在从某二房东手里租过一年房子后,我得出结论:二房东名声差并非空穴来风,蛮横粗鲁也是真的,但正规二房东大概率也不会坑蒙拐骗。身处竞争激烈的房产行业,生意难做,二房东唯一目的就是赚钱,因此不要期待一丁点人情味比如,二房东准备的合同里会出现类似“退房前一个月提供钥匙供看房”这种为避免空置期而损害租客权益的霸王条款(我就饱受其扰,发高烧卧床休息还要不停给看房的人开门)。如果能接受合同里所有条款再签字交押金不迟,并且一切都要看过实房再判断,别忘检查二房东的身份证件、房产证和与房东的委托信息等。

在同一个区域租了三次房子,对各个社区如数家珍,哪个小区环境好点差点了如指掌,碰上新入职的中介小哥,有时还要我来找路。接触的中介多了,发现他们难免有些套路,比如先带你去看两三套又破又贵、户型奇怪的一楼或顶楼,再带你去看一套干干净净、采光不错的中层,此时再帮你跟房东谈价格压到最低,最后用“这房子很抢手的呀,今天来了好几个人看房了”击垮你的心理防线,最后一招“价格谈下来你可要签合同啊,不然不好谈的”让你当场签约。

带着客户满大街看房的中介小哥小妹们年龄大多在20上下,早早到社会上摸爬滚打,每天要与形形色色的房东、租客打交道,在各种网站上发言试图吸引一些租客的目光。他们有的聪明,从微信聊天或打电话的语气能看出来;有的生涩,碰到租客的质疑有点畏畏缩缩;有的老练,套路满满;有的实诚,会建议你不要租一楼。有些中介在几个月后就删光朋友圈转行了,有些每日在这几条街道兜兜转转,一晃好几年。

除了租住在陆家嘴附近,公司注册地在陆家嘴的朋友们还可以选择申请陆家嘴金融城人才公寓。位于浦东新区东绣路,地理位置相对一般,不过楼下就有直达金融城的公交车,但附近没有地铁站;另外听说不能养宠物(没在官网看见相关说明,不确定是否属实)。我浏览过官网,感觉公寓装修风格和国外大学的宿舍很像,小小一间,五脏俱全,干净温馨;一间25平米的单身公寓租金为 2500-3100元不等,50平米则是4400-5300元不等,每月还有相应几百元的补贴。于我而言,人才公寓虽新且干净,却少了点生活的烟火气,喜欢这种风格的人才们不妨进入官网了解一下。

陆家嘴,生活的背景墙

曾经,陆家嘴是个存在于网络世界的“魔幻”地标,现在是我,和许多年轻上班族的生活背景墙。据说,每个星期陆家嘴街道的一个小区在一家中介的租住成交量就有近百套。

每天早上八九点,小区排列的一个个楼道就像大张的嘴巴,吐出一连串光鲜亮丽的上班族。女孩们穿各色衬衫和深色半裙,身披卡其色风衣或白色西装,脚踩亮堂堂的小皮鞋;男孩穿一身西装,背个黑色书包,意气风发向着金融城进发。

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11)

图:Shichen

他们是在这个地方受人羡慕的人,拥有完美的学历和体面的工作。周末他们换下严肃正装,向上海的各个时髦方向出发,餐厅、酒吧、商场、艺术馆……陆家嘴也提供了诸如观复博物馆、艺仓美术馆、震旦博物馆、东方艺术中心之类的文化场所,有了文艺气息的陆家嘴,更有了一座“城”的样子。

同时,与白领们租住在一个社区的还有外卖员、快递员、餐馆服务员们,神态各异的男子们住在一楼的宿舍,窗口晾着大大的男士运动鞋和蓝色黄色的工作服。每天深夜活计不太多的时候,他们跨坐在从风驰电掣中歇下的电动摩托车上,三五成群聚在路口吹牛说笑,天南海北的口音与他们身上的气味混杂在一起,在周围聚成一圈生人莫入的气场。

听中介小哥说,每年12月、1月是最好找房的时候,许多人回家过年就不打算再回到上海,转租、退房的人大把;5、6月的房源最紧张,大批新鲜毕业生涌入陆家嘴,对新生活充满希望。有人在这成长,有人在这失望,都没什么,只是生活原本的样子。

形形色色的人出现又离开。穿梭于陆家嘴高楼大厦中的她,今天可能兢兢业业,明天就打定主意要回老家;他从崂山的老小区搬去了江畔的精装修地暖房,看着奔流的黄浦江,守着日升月落,明白自己的人生也在滚滚向前。

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12)

图:Kaiyv Zhang

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13)

生活在陆家嘴是怎样的体验?

老佛爷百货:如何在东方土地续写法兰西商业神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