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为了08年那场盛况空前的奥运会,北京奥组委可谓是极为用心,从口号到吉祥物再到会徽,都很花心思设计。

最终,北京奥运会会徽定位“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而会徽中英文“Beijing”与阿拉伯数字“2008”,则是用敦煌汉简书法的形式写成的。

敦煌,又一次被世人看到。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1)

敦煌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尽头,这是一片曾存在于大漠中的文明,令无数学者和游客魂牵梦萦。

1988年,改编自井上靖的同名小说的电影《敦煌》上映。

这部电影是中日合拍的大制作,影片筹备十年,耗资高达45亿日元。

为了更真实地还原历史场景,出品方大映电影公司从1984年就开始采风勘景,甚至花巨资直接仿造了一座沙洲古城。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2)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3)

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间,关于敦煌的影视作品数不胜数。

2010年播出的纪录片《敦煌书法》,系统地整理了敦煌书法的形成与演变历史。

2013年播出的《敦煌伎乐天》,聚焦的是敦煌古代音乐舞蹈。

2019年播出的《敦煌乐器》,讲述古老敦煌壁画乐器如何制成实物乐器。

到了2020年,还有以综艺形式开播的《登场了!敦煌》,通过音乐、美食、艺术、飞天、匠心等维度,探索一个更年轻的敦煌文化。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4)

关于敦煌的神秘面纱一点点被揭开,可在石窟、飞天像、乐器等固定文化印象之外,埋藏于风沙中的敦煌历史,还有许多故事可细细道来。

于是就有了这部由艾美奖跨国团队制作,导演冯小刚首次参与历史纪录片配音的纪录片——

《敦煌:生而传奇》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5)

3月25日,首部人物纪传体·剧情式传奇纪录片《敦煌:生而传奇》上线播出,我们来看看它怎么“横”的?​

仅开播一集,视频平台上的评分就直接飙9.7,网友给予的评价几乎是清一色好评,甚至还有人表示:

“这演技这剧情这规模这画面,直接拍电视剧啊!”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6)

能从4个方面吊打电视剧,这么来看,这部纪录片应该是一部来头很大的历史纪录片。

由艾美奖跨国团队制作,包括凭借《美国商业大亨传奇》获得艾美奖的总导演、编剧鲁安·麦根和总导演、摄影指导孔·巍澜,还邀请到了著名导演冯小刚“破例”为历史纪录片捧场做配音,此外还有张艺谋《影》的编剧李威撰写旁白,以及历史作家马伯庸等中外知名学者联手解读。

甚至只听冯小刚出“镜”的声音,就已经有“高级感”了。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7)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8)

《敦煌:生而传奇》开播第一天,“冯小刚配音史诗感”就登上了热-搜,冯小刚粗粝的声音配合上大漠苍凉的风光,有一种莫名的契合。

听我的,1.25倍速服用最佳。

除了幕后班底非常强大之外,《敦煌:生而传奇》还是国内首部人物纪传体·剧情式的纪录片。

通过讲述从大汉到晚唐众多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来探究敦煌如何从一个偏僻的边陲小镇变成国际商业枢纽、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和宗教中心之一,并解读它成为当今丝绸之路著名节点、世界文化遗产之地的原因。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9)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10)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和敦煌有关的人来讲述这个地方的故事。

通过人物来讲地方历史,这还是头一回,该如何叙述呢?

也很简单,从目前已播出的第一集《烽烟骤起》中很容易就能发现,先定人,再说故事。

第一集的主人公是班超。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11)

班超所处的东汉时期,敦煌一带正处在危机四伏的形势下。

那个时候,西域诸属国自王莽篡汉之后就脱离中央王朝管辖,被北匈奴所控制。而北匈奴得到西域的人力、物力后,实力大增,为了自己的野心,屡次进犯河西诸郡,使得边地人民不堪其苦。

作为连接东西的重镇要镇,敦煌就变得尤为重要。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12)

公元73年,明帝遣一支军队赴敦煌。班超也在这支队伍里,在军中任假司马(代理司马)之职。

在北征匈奴之前,班超其实只是一个小小的文官,靠替官府抄袭文书来维持生计。

而在那个善武的时代,班超不甘只做一个文官,于是投笔从戎。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13)

投笔从戎的班超亲自点兵三十六人,其中就包括了自己的亲信甘英和知己德虎。

令人惊讶的是,初出茅庐的班超展现了自己极强的军事才干。

他从敦煌所处的位置看到,单纯的防御远远不够,要想获得长久的安定必须从大局出发。

于是会面鄯善国王广成了班超西行的第一站。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14)

鄯善是西域的一个小国,一直以来都在夹缝中求生存。

班超到达鄯善后,起初受到了鄯善王的热情接待,但很快,班超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所在。

鄯善王眼见班超孤身前来,看似设宴款待,实则布了一个口袋,匈奴兵已经埋伏在外,准备随时取班超的项上人头。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15)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16)

谁曾想班超棋高一着,他早已派遣一组士兵突袭,于深夜包抄,在外埋伏的匈奴士兵无一人存活,鄯善王也当众立誓要效忠大汉。

在这场堪比“鸿门宴”的宴会上,班超对下属甘英说出了那句千古名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17)

鄯善国一役后,班超连升数级,成为了西部戍边最高级别的将领之一,而西域小国们也对汉朝有了新的认识,纷纷前来和汉朝结盟。

与此同时,雪线之外,大汉朝的又一劲敌诞生了——贵霜帝国。

贵霜帝国在帕米尔高原以南,雄踞丝绸要塞,拥有1000万人口,20万士兵,日益壮大的帝国自觉强大,还以“凯撒”自称。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18)

贵霜“凯撒”以“和亲”之名,前来试探班超。

班超一样就看穿了贵霜帝国的阴谋,“和亲”谈崩了,这也成了两国的战争导火索。

很快,贵霜七万大军压境,而班超之部仅有寥寥几千人。

这一战,班超将自己的智与勇发挥到极致。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19)

他先是招兵买马,将原本流放至此的强壮的罪犯集结起来,创建一支强队。

紧接着,利用地形和主场作战的优势,发动奇袭,结果不出意外,班超又赢了。

随着班超奇袭成功,他没有一味地靠斩杀敌将来获得威望,而是有着更长远的目光。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20)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21)

他放了首领,在这个关键时刻,得到一个心悦诚服的强大盟友远比战场上占尽上风来得更有价值。

公元93年,班超平定西域,敦煌郡成了招财宝地。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22)

在这之后,班超又派遣心腹甘英沿丝路横跨四大帝国,连通东西,延续着丝绸之路的使命。

不到30分钟,通过班超的两段故事,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将敦煌这段历史拍成了“电视剧”。同时,再结合纪实拍摄、专家访谈等内容,观众就很容易理解它要表达的东西,也更能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一座屹立于中西交汇处、蕴藏人类文化基因的殿堂。

而这,也是纪录片《敦煌:生而传奇》的特色所在。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23)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24)

第一集通过对班超的几个重要事件的演绎,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敦煌。

接下来的4集,《敦煌:生而传奇》分别从仓慈、沮渠蒙逊、武则天、吴洪辩四个人物出发,依旧是通过对他们个人经历的追溯,给我们描绘出敦煌文明的发展脉络。

值得一提的是,《敦煌:生而传奇》采用杜比视界格式制作,为了就是能够充分展现那片被我们“遗忘”的土地上,也有美轮美奂的风景。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25)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26)

在纪录片正式开播前,曾在京举办了一场看片会,学术顾问常彧说的一句话能很好地对这部纪录片做注解,他说:

“这部纪录片更关注漫长历史中走过的人和故事”。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

10年后,汉武帝在河西走廊的最西端设立敦煌郡。

“敦煌”就此成为了中国历史长河里,举足轻重的存在。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27)

关于“敦煌”的词源众说纷纭,但最为人所熟知的寓意出自东汉著名学者应邵在注解《汉书》时写下的那句:“敦,大也;煌,盛也”。

千百年间,这里发生了太多重要的事,留下了太多让人惊叹的文化。

这一次,我们不再谈论敦煌壁画、文书的璀璨,而是只看“人”,从他们的视角感受那个时代发生的故事。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28)

当然,尽管如此,这部纪录片还不算完美。

这片土地上值得书写的人还有很多,5集5个人物不足以道尽千古事,毕竟“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鲜有以一人之力而定夺乾坤者”。

冯小刚的电影不怎么样(冯小刚都来捧场)(29)

青石电影编辑部 | 老孟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