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造神的传统和风气,在明代也不例外。明初时坊间盛传两个人能够推测国运,窥探天机。一是比肩诸葛,神乎其神的青田刘伯温;另一个就是三教合一,不慕名利的“黑衣宰相”姚广孝。
姚广孝一生活得够久,干的事也多。
只是他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却又怂恿朱棣造反,属实令人感到诧异,不禁让人疑惑这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为何?
其实原因无它,乃一主一次也。
主因是姚广孝的思想意识深受儒道佛三家学派的影响,既要入世搅弄风云,成就一番帝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要出世彰显不同,当一闲云野鹤,远离朝堂波诡云谲的政治纷扰。
次因则是古代伴君如伴虎的隐形规则,不想落个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惨下场。
姚广孝(剧照)
与众不同的少年经历:出家为僧姚广孝出生于至正元年(公元1335年)的江苏长洲。他家世代行医,到姚广孝这一辈已经是第三代。
在长洲县城姚氏祠堂里留存一块碑文《姚少师祠堂记》,上面详细记载着他的家世:姚氏之先汴梁人,世贫寒微。祖生一子曰震卿,广孝父也;伯父震之,生一子曰垢;父生二子,长曰慎,续祖父事业,季曰天禧,即广孝也。
姚广孝的哥哥继承了家族行医的事业,使得姚广孝可以腾出精力去干其他事。没有了家族的羁绊,姚广孝在14岁那年去离家不远的妙智庵剃了发、当了和尚。出家为僧在儒家的传统意识形态里可谓是大逆不道,数典忘祖。
儒家又信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教条,换到现在,多半人都认为这人疯了。其实不然,在元代佛教的影响力非常巨大。
儒家思想
元朝的上层统治者喜好佛教,建造了大量佛寺,向寺院赏赐巨额的田产;
寺院的僧人可以到地方上去当官,参与当地的事务处理,还可以保留僧人身份的同时娶妻生子;
甚至就连元朝的文字都是当时的僧人国师制定的,反而元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废止了科举制度,打压儒家学子的上升通道。
所以姚广孝出家在当时并不稀奇,这是他想入世的一个曲线政策,恰恰体现了他人生前期作为儒家一的份子想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而且他的这一行为得到了伯父的大力支持:为学有成则仕于王朝,荣显父母;不则就学佛,为方外之乐。
颇为巧合的是,姚广孝出家的那一年正是和朱元璋还俗投奔濠州郭子兴同一年,历史不经意的偶然真令人感慨万千。
姚广孝
骏马未遇伯乐:世无坦途出家为僧的岁月是孤寂的,却也是充裕的。姚广孝得以从拜当地的名僧席应真为师,将阴阳术数、兵法韬略尽悉学来。而且他也不是一个迂腐顽固之人,还工于诗词,留有许多富含哲理的诗篇存世。
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华夏大地又将上演群雄逐鹿的戏码。短短两年后,张士诚响应天下大势,在泰州起兵。至正十六年,张士诚打下了苏州一带,控制了江浙各地。
按说想要建功立业的姚广孝应该出世,投身于一方诸侯之下效力。但姚广孝迟迟没有动身,既没有选择身边的张士诚,也没有选择朱元璋,是不是姚广孝此时的心境发生变化,只想伴读于古佛旁度过一生呢?
非也,在《明史》有明文记载:道衍(姚广孝出家后的法号)尝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见之曰:“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
姚广孝
这里稍作解释,刘秉忠是元初的一位怪僧,辅佐忽必烈成就大业。
姚广孝在听到这句话后,史书只用了两个字来说明姚广孝的反应——“大喜”,为此他还作了一首诗祝贺道:岸帻风流闪电眸,相形何似相心优?凌烟阁上丹青里,未必人人尽虎头。
自己心中的政治抱负展露无遗,想要成为刘秉忠第二,登上新朝的凌烟阁。至于他为何没有投入到反元起义的浪潮中,大概只有两种原因。
一是姚广孝看准张士诚等人并不是能够主宰天下的真命天子,充其量只是一方诸侯,他肯定不会登上迟早会倾覆的破船。
二是朱元璋那里是淮西派政治集团的势力范围,已经没有姚广孝的位置了,去了也必然不会得到重用。姚广孝绝对是一个宁当鸡头,不做凤尾的主,因此他并没有选择在此时出世,而是默默蛰伏,以待时机。
朱元璋
前往京师,结交高僧上天不负有心人,事情终于有了转机。但在这苦苦等待的转机之前,发生了一件事,使得这位后来深不可测的“黑衣宰相”姚广孝再也不会效力于朱元璋。
天下重新一统之后,在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朱元璋颁布一道诏令,大意为要选拔一批得道高僧,去为朝廷效力。可姚广孝在这时病倒了,到了卧床不起的地步。
当他痊愈之后,错过了这次机会,看到一只稀少的五色雀在庭院的果树中稍作停留,并引亢高歌,有感而发,执笔写诗:野田饱粟纵高飞,他年伫看栖琼树。
这再一次表面姚广孝内心是想“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而且还显露出其志向远大,不在乎命运的捉弄。
僧人
洪武八年,朱元璋再一次下诏精通儒家学说的僧人去朝堂做官。这一次虽然允许在京师的天界寺搞学问,但仍然没有给予姚广孝一官半职。明史记载:“诏通儒书僧试礼部。不受官,赐僧服还。”
姚广孝没有得到重用源于生错了地方,生在江浙一带就是姚广孝的原罪。
前面已经讲过,江浙在朱元璋统一全国前是张士诚的地盘,张士诚这个人虽然没有雄才大略,但是对读书人那是相当的尊重,给钱给官是常有的事。所以江浙的士大夫对张士诚颇具同情。
朱元璋为了报复追随张士诚的士人群体,对江浙地区征收很重的税赋,其实在下达诏令之前就已经对江浙地区的读书人有过打压。
比如姚广孝的好友高启就曾经受过牵连,高启和姚广孝同为“北郭十友“成员,但是这家伙一点政治嗅觉也没有。
朱元璋
高启千不该万不该写诗去讽刺朱元璋出身草莽,讲朱元璋不知道如何管理后宫,造成”女奴扶醉踏苍苔,明月西园侍宴回。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的混乱后果。朱元璋可不是善茬,后来逮到高启的小辫子,将高启进行腰斩。
这两件事极大地刺激了姚广孝对朱元璋的看法,对他的政治立场肯定会有影响,说到底朱元璋对文人士大夫的态度和姚广孝本就属于儒家一份子是背道而驰的。
从根上说姚广孝是反对朱元璋建立的政治体制,这一观念伴随着他一生,在永乐时期也有所体现。但这一行也不是全无收获,姚广孝结识了一批官宦子弟和京师高僧,其中就包括给朱棣牵线搭桥的宗泐。
高启
幼龙遇见病虎:大业可成世间最为美好的相遇莫过于志同道合,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这一年是朱元璋的最为痛心的一年,和朱元璋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马皇后去世了,朱元璋选择高僧侍诸王,为诵经祈福。
当时宗泐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即现在的宗教事务处主任,举荐道衍前往塞下北国主持庆寿寺,临行前,姚广孝又写了一首诗:艰难不惮归燕地,因感亲王宠顾优。表达了他坚定的信念。
燕王朱棣早就想参与夺嫡,得到姚广孝更是如虎添翼,朱棣便把姚广孝安排在庆寿寺。这座庆寿寺可大有来头,庆寿寺中建有一座九级墓塔,埋葬的不是别人,正是元代开国功臣刘秉忠。
姚广孝去参观时,再一次发挥了他的诗才,其中就有“一朝风云会,君臣自心腹,大计业已成,勋名照简牍。”表面看似颂扬刘秉忠和忽必烈,实则是在说自己和朱棣。
庆寿寺
本来太子朱标是众望所归,文臣武将无一不服,可以说有朱标在的一天,朱棣不会有半点可能登上帝位。
只是在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巡视西北回到南京后,一病不起,在农历四月撒手人寰,朱棣的机会来了,和姚广孝在燕王府中密谈,生怕秘密泄露,时时屏人,商量未来造反的事情。
到了朱元璋死去,朱允炆登基时。靖难之役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这也是姚广孝的高光时刻,他为朱棣的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致有四点可以细说。
剧照
第一:靖难的总设计师。姚广孝对朱棣分析形势,晓清厉害。北燕之地,民风彪悍,物资丰厚,可以变出三十万精兵,粟米稻谷可供十年之用,先定山东,再取淮南,接着直往南京。后来的状况大致如他所料。
第二:靖难起兵时,稳定军心。朱棣在开誓师大会时,天公不作美,《奉天靖难记》讲:俄,阴晦,咫尺不相见,少焉,东方云开,露青天仅尺许,有光烛地,洞彻上下。
这还没出兵呢?就来这一出,古代人都是很迷信的,军心不稳使得朱棣也嘀咕。幸好姚广孝机敏多智,讲到这是真龙天子飞上云霄的前兆,才会出现风雨大作的奇观,这才得以安定军心。
第三:守卫北平老家,在朱棣外出攻打大宁时,李景隆围困北平,姚广孝和世子一同坚守,等援兵到来时,指挥内外合击,斩首无数。
第四:建议直取南京,不要管一城一地的得失,卯足了劲往南京去。只要南京一定,大业可成,其他人必望风来降。朱棣听从,于是连败诸将于淝河、灵璧,渡江入京师。
姚广孝
完成梦想后,功成身退靖难获胜之后,朱棣的身份发生了变化,由一地之藩王变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随之而来的是心境也悄然不似从前,皇帝的多疑、易变、偏执的性格在朱棣身上也若隐若现。
而姚广孝的道家和佛家的一面逐渐替代了儒家的一面。君臣的分歧始于方孝孺一案。
姚广孝劝说朱棣莫要对方孝孺施以极刑,因为方孝孺是当时文坛领袖,士人之代表。担心一旦对方孝孺动手会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还会引起社会震荡。
可是朱棣铁了心对方孝孺诛十族,这一事件大大刺激了姚广孝,皇帝的狠辣是他所没有料到的,他身上有朱元璋的影子。这时的姚广孝就开始萌生退意,历史上狡兔死的例子他肯定是知道的很多。
姚广孝
当然,长年出家为僧,肯定受过佛家出世思想的影响。在出世与入世上的确很矛盾,姚广孝写诗:世人知险是风波,那识人心险更多。
对官场的争斗早就感到厌倦,因此在实现人生价值后,只当了官僧录司左善世,还有太子少师这一教书育人的虚衔。
在他返回家乡赈济时,朱棣赏赐给他的金银珠宝都分发给了宗族乡亲。后来听从朱棣的指示,和解缙一同编撰《永乐大典》去了。
朱棣
结语姚广孝的结局还是挺不错的,这才是精通儒、释、道三教的神人。既能辅佐明君,开创功业,又能长伴古佛,功成身退。
参考资料
《明史》 张廷玉
《明初政治家》 商传 中国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