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过的自强不息的道理(孔子教我们自强不息)(1)

走进清华园,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会赫然在目。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清华学子,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懈地努力,也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精神动力。

清华这一校训,分别出自《易经》的乾卦和坤卦。上一句完整的话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 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强健而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下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君子同时还要像大地一样宽厚、仁爱,有包容万物之胸怀,能够孕育承载万物。《易经.文言传》讲大人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意思是所谓大人合乎天地的意志,有日月的光彩,符合四季的秩序,也顺应神鬼的吉凶。在天意之前行事,天意也不会与之相逆;在天意之后行事,就顺应天理。《易经》是经过悠久的时间,凝聚了多位圣人的心血而成。包括上古的伏羲,中古的文王、周公,以及近古的孔子。尤其是经过孔子对《易经》作传解说,把这部一般认为是用于占卜的书,升华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经典。“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公认为是孔子高尚人格的充分体现。

孔子的一生,就是自强不息的一生。在《论语·述而第七》中记载孔子“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意思是说孔子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记了,快乐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信念,把一切忧愁都忘记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没有觉察到,如此而已。

孔子的自强不息,还体现在不断加强自身的修为上。《论语·季氏第十六》中记载:“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用心思考的事:看要看得明确,不可以有丝毫模糊;听要听得清楚,不能够含混;脸色要温和,不可以给人难看;容貌要谦虚恭敬有礼,不可以傲慢轻视他人;言语要忠厚诚恳,没有虚假;做事要认真负责,不可以懈怠懒惰;有疑惑要想办法求教,不可以得过且过混日子;生气发怒的时候要想到严重的后果,不可以意气用事;遇见可以取得的利益时,要想想是不是合乎道义。

孔子的自强不息,更体现在他顶天立地的人格上。如《论语·子罕第九》“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说:“三军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说:志士仁人决不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德的事情,而是宁可牺牲生命也要恪守自己仁德的人格。一百多年以后的孟子,秉承了孔子的一贯精神,发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时代最强音。

孔子说过的自强不息的道理(孔子教我们自强不息)(2)

作为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建设我们共同精神家园的当代炎黄子孙,我们更应该继承古圣先贤的精神财富,自强不息,使我们的明天,更加光辉灿烂。(庞公闲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