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宇鲁直,号山谷道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世人称之“黄山谷”。其诗成就最大,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也是“江西诗派”开山鼻祖。其词当时与秦观并称。黄庭坚书法造诣颇深,与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被世人称为“宋四家”。

黄庭坚被贬宜州的途中,思念自己的红粉知己,于是填词《蓦山溪》。原作如下:

蓦山溪·赠衡阳妓陈湘

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娉娉嫋嫋,恰似十三馀,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候。

寻花载酒,肯落谁人后。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长亭柳,君知否,千里犹回首?

黄庭坚最好的三首诗(黄庭坚给红粉知己的一首赠别之词)(1)

鸳鸯、翡翠都是雌雄对鸟。鸳鸯大家都认得。翡翠在《说文》中解释为:“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雄赤曰翡,雌青曰翠。

第二句中的“思”是助词,不是实词。

开篇两句,诗人用成双成对的鸟儿起兴,鸳鸯与翡翠都是良禽佳偶,相伴相生,这也预示着陈湘已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也渴望得到美满的爱情,渴望有良人相伴。

黄庭坚最好的三首诗(黄庭坚给红粉知己的一首赠别之词)(2)

接下来三句,诗人着力描写少女的美。那淡淡的翠眉,似远山般连娟入鬓,顾盼生辉的双眸,似秋水般盈盈荡漾。

“山明水秀”本是用来形容山水的词汇,而本词中,诗人拿来形容佳人的美,其眉峰之秀丽,其眼波之荡漾,令人心驰神往。类似这样的比喻王观也曾有过——“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不过王观是把江南山水比作美人的眉眼,而黄庭坚则是反其意而用之。

接下来:娉娉嫋嫋,恰似十三馀

嫋,同袅。

此两句,化用自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黄庭坚最好的三首诗(黄庭坚给红粉知己的一首赠别之词)(3)

诗人进一步写陈湘的美。其体态如弱柳扶风,娉婷有致,其年华如豆蔻梢头,含苞待放。

歇拍三句,“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候。”又是一组比兴。“春未透,花枝瘦”,即早春之时,花才萌苞,柳才发眼(柳芽也称柳眼),“草色遥看近却无”之时,一年中最好的时节。诗人用这最美的时节来比拟佳人,笔法十分巧妙。一个“瘦”字用得极为传神,用“瘦”来形容枝条的纤细,虽则纤细,却已孕育了花苞,而佳人此时的年华,也如这将放未放的花朵一般,引人无限怜爱。

“正是愁时候”,则点明,佳人已到了多愁善感的年纪。如果说开篇用鸳鸯和翡翠是诗人的暗示,那么到本句,则是明写陈湘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对良人的思慕。

黄庭坚最好的三首诗(黄庭坚给红粉知己的一首赠别之词)(4)

上片,诗人工笔细描,把佳人纤丽妩媚、娉婷若仙又含情脉脉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

在极力描绘佳人之美的同时,诗人依依不舍的情愫也悄然升起。我们来看词的下片。

下片转写诗人自身。“寻花载酒,肯落谁人后。”

诗人自己热切地与佳人结识,唯恐相知恨晚。

可纵然相知亦是徒劳,诗人很快就离佳人而去。诗人内心无限的惆怅与怨恨,此去路途遥远,归期不定,纵使归来,是不是也物是人非了?诗人用“绿成阴,青梅如豆。”与上片中的“春未透,花枝瘦”来做呼应与对比,只恐那时,早已是名花有主了。

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于是在诗人内心深处,最介意的、最悔恨的是身不由己,漂泊在异地,距佳人越来越远。此刻诗人所承受的是求不得、爱别离的双重之苦,于是喟然长叹,咏出结尾三句。

黄庭坚最好的三首诗(黄庭坚给红粉知己的一首赠别之词)(5)

长亭柳,君知否,千里犹回首

心上的人啊,你可曾知道,虽然早已远隔千里,可我频频回首,恍惚间依然能看到那长亭畔,你折柳相送的倩影。

本词上片写佳人之美好,诗人的笔触充满了眷恋与爱慕;下片尽是诗人的离别恨,缠绵悱恻,一往情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