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茶文化发展过程中,最鼎盛的一个阶段就是两宋时期。俗话说,茶“兴于唐,盛于宋”,不仅仅是指茶叶的种植、生产和销售,更是指茶文化的蓬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古代文人士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他们的推崇和发扬,使得茶艺、茶德、茶俗、茶诗等与文化紧密相连,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茶文化。
在宋代文学界,所有诗人都喜欢喝茶,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陆游、苏轼、辛弃疾和杨万里等。陆游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诗(六十年间万首诗),其中关于茶叶和文化方面的诗词就有300多首。苏轼一生写了80多首茶诗,而杨万里一生作诗2万多首,比苏轼和陆游还多,但传世的作品只有4239首,其中茶诗71首。今天,予言茶事就和大家来聊一聊杨万里茶诗中的生活与理想。
一、杨万里茶诗的创作特点有哪些?
杨万里被誉为一代诗宗,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嗜茶如命,根据对《全宋诗》的统计,他所创作的71首茶诗中,有11首诗题中有包含了“茶”字,比如说《酌惠山泉论茶》、《以六一泉煮双井茶》等,另外60首中诗句里含有茶字,比如“夜永无眠非为茶”、“旋煮山泉沦建茶”等。这些茶诗都是杨万里喜欢喝茶品茶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借茶抒情,以茶发兴的追求。具体而言,杨万里茶诗的创作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日常饮茶生活的描摹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折射。在杨万里的很多茶诗中,对于生活的描写非常细腻,一草一木,一花一茶,都可以在诗人的笔下将其外放和诗化。比如“秋光好处顿胡床,旋唤茶瓯浅著汤”,说的就是诗人赏秋游玩时,闲煮茶饮的悠然自得其乐之情。另外,在《秋圃》中,诗云:
“何处秋深好,山林处士家。青霜红碧树,白露紫黄花。 一熟雠频雨,朝晴祷暮霞。连宵眠不著,犹自爱新茶”。
这首词不断出现“青霜”、“红”、“碧树”、“白露”、“紫”、“黄花”等字眼,好一派红橙黄绿青蓝紫,把本是枯黄萧瑟的秋天写的鲜艳生动起来,不再暮气沉沉,反而显得升级勃发。这种细致观察,跟一般人写秋景明显不同,从细节上可以看出诗人对生活的描摹更加细腻。最后“连霄眠不著,犹自爱新茶”,更是以茶入情,显出了诗人当时的心境,颇为开心。
第二,对以茶为谋的交际应酬
在中国古代文人之间,常常以赠茶来表达互敬互爱之情,并作诗留念。这一点在苏轼、陆游的诗作中非常多。当然,写过70多首茶诗的杨万里也不例外。《送傅安道郎中将漕七闽二首》、《和同年梁韶州寺丞次张寄诗》等,是诗人比较出名的交际应酬的茶诗。茶诗中不仅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也在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并且还有交流思想的意趣。比如“但令门户无遗恨,何必功名在早年。君向潇湘我闽粤,寄书只在寄茶前”,这首茶诗就表明了天各一方的友人互赠书茶的美好情景。要知道,古代邮路不似今日之通畅,隔州跨省给友人寄新茶,不仅费时费事,更是破费财物。对于一般文人清客,的确显得珍贵。
第三,对禅茶一味的自觉融合
茶与宗教的结合,自古皆然。在宋朝的时候,佛道儒三家的融合已经成为必然,而且饮茶风气十分兴盛,作为有着高尚精神追求的杨万里,在茶诗中融入自己的禅学理念,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佛教多在名山大川之中,而诗人高洁的精神追求也在山林之中,所以,杨万里广交天下名僧、居士,尤其是自己在地方上做官时,经常访问名山大川,与高僧谈佛论道读人生。比如《督诸军求盗梅州,宿曹溪呈叶景伯、陈守正溥禅师》、《题陆子泉上祠堂》等,皆是茶禅一体的最好写照。“一辨佛香炷遗像,几多衲子拜茶仙”,“今宵雪乳分龙焙,明日黄泥又马鞍”,这些都说明诗人对谈禅论佛、参透佛理的珍惜,以及在俗世奔波的无奈和感慨。
二、从杨万里茶诗中一窥宋朝茶事文化的盛况
总所周知,由于统治者的推崇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宋代茶叶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茶饮之事遍及全国乃至西北边疆游牧民族。而且,宋朝茶事活动从宫廷到民间,无一不爱。宋代著名的点茶法和斗茶等茶艺活动,更是成为一时风尚。
第一,点茶是宋朝最重要的饮茶技巧
根据《茶录·点茶》记载:
“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钞茶一钱匕,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往之,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
在点茶中,最重要的就是煎水和击沸。关于这两个细节,杨万里的诗中都有具体描写,比如《过扬子江二首》云:“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古人煎茶对水的要求很高,不同水质点茶的味道完全不同,而江心水就是非常好的点茶用水之一。再比如《和罗巨清山巨十咏》曰:“恰有乘风客,来分半日闲。自煎虾蟹眼,同瀹鹧鸪斑。”描绘出诗人用溪水煎茶待客的生动场景,所谓虾蟹眼指的是水温大小,因为古人讲究煎水要有三沸。根据《茶录》云:
“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所以点茶水温最重要,正所谓“锡作诸峰玉一涓,麴生堪酿茗堪煎”。
第二,斗茶是宋朝最重要的茶事活动
宋人爱斗茶,这是后人从诸多历史文献资料中得出的结论。实际上,斗茶自唐朝中后期就开始出现,到了宋朝成为全民皆爱的茶事活动。在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和蔡襄的《茶录》等茶学专著中,均对斗茶有比较清晰的记载。斗茶汤色贵白,要有真香,滋味甘滑。在杨万里的诗作中,同样对于斗茶有深刻的描写。比如《以六一泉煮双井茶》云:
“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免毫霜。 细参六一泉中味,故有涪翁句子香。 日铸建溪当退舍,落霞秋水梦还乡。 何时归上滕王阁,自看风炉自煮尝。”
这首诗虽未十分具象,但可一窥宋朝斗茶盛况。
总体而言,杨万里一生写诗两万多首,存世4239首,其中有71首茶诗。这些诗作从多方面描写了宋朝饮茶的现象,反应了当时以茶社交的场景,折射出古人的精神追求。杨万里嗜茶如命,诗如其人,人自如茶,形成了一种飘逸洒脱的气质和自然流畅的风格,所作诗作影响深远,到今天仍然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