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是制作紫砂壶的原材料,是一把紫砂壶的灵魂。因泥色颇多,俗称“五色土”,其实也远不止五色,制成的紫砂壶以特有的艺术图样和浓郁的文化气息,而为人们称颂和珍视。

6款壶型纯手工制作宜兴紫砂壶(宜兴石黄制壶高手)(1)

汪青政

实力派紫砂名家

擅长石黄珍稀泥料创作

汪青政老师1977年出生,1998年艺术学校毕业后从事紫砂艺术创作的系统学习,先从紫砂的基本制作入手,后研究紫砂刻绘多年,终将二者融为一体独自完成,并在多位名师指点下,技术日臻完善。所制作的作品以实用居多,并在传统的器型上不断完善创新,使得作品不失美观,深受广大壶友好评。其制作的石黄石红作品在紫砂圈更是独树一帜,从,泥,型,工,款各方面严格把关,不断提升自己,是紫砂行业的后起之秀。

汪青政老师直播间内展示石黄

石黄泥特点

6款壶型纯手工制作宜兴紫砂壶(宜兴石黄制壶高手)(2)

6款壶型纯手工制作宜兴紫砂壶(宜兴石黄制壶高手)(3)

汪青政老师非常擅长石黄壶的研究和创作,石黄矿量极少,原矿造型像一只蛋,有壳、幔、核,其含铁量和收缩率都远高于朱泥。富含天然矿物质,其外表坚硬如石,核心质地绵密细腻,犹如肌肤之感。在《阳羡茗壶系》、《阳羡名陶录》称“石黄泥”。

它产自西山前赵庄嫩泥矿的底层,是朱泥的一种共生矿,历经石黄属于嫩泥矿,储藏在嫩泥的底层,与朱泥是一种共生矿,历经上亿年而形成,被采矿人称为“土骨”。它是传统紫砂泥中的“至宝。”

6款壶型纯手工制作宜兴紫砂壶(宜兴石黄制壶高手)(4)

石黄是朱泥里的一种硬质结核,主要成分跟朱泥是一样的但铁质含量是朱泥的2.456倍。拥有一把石黄壶,它的好处远不止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那么简单~

因为富含铁的缘故,用石黄泥料壶泡的水就会被磁化,水从大分子水变成小分子水,最适合闷泡老茶,能最大限度激发老茶的茶性口感。所以用石黄壶泡出来的水质比较软、柔、绵,口感很甘甜,可丰富茶汤的口感。

6款壶型纯手工制作宜兴紫砂壶(宜兴石黄制壶高手)(5)

石黄与其他紫砂矿料对比图

制作难度大:

技艺要求高,石黄加工而成的熟泥极细腻,制作时也极粘,单独成型难度很高。制壶过程速度、步骤相对于其他泥料所需时间较多,要不断地保证每一个过程泥的干湿度,特别在处理嘴把部分时,要达到和身筒盖子统一的干湿程度,才能保证石黄泥性的质感,所以对制壶技艺的高要求是决定一把石黄壶身价的原因之一。

烧制极难 十之存三:

十之存三石黄泥的烧制难度为紫砂泥之最!高达40%的收缩率在烧结过程中极容易变形、开裂,而且这种形变、破损是无法避免和弥补的,而且石黄壶的烧制温度范围也极窄,很容易起皱、起泡。故而成品率很低,十把之中能成品三把已是上天眷顾。

顾景舟与石黄:

上世纪中后期,盛传石黄再现,书刊杂志,口头传播,不乏声势。

大家见此石黄是一种外壳黑褐色硬如铁,包裹着像煮熟蛋黄的矿物。因其形色如蛋黄,就把它称为石黄。

一九八二年,有人因石黄而请教顾景舟先生,顾老笑答: "这叫烟瘪只" 。缘何得此名?

以前年长之人,喜抽黄烟,用一皮袋装烟丝,需抽烟时从袋内捻出少许,按捺在烟筒头内,点即抽,随时把袋口收紧,以免散落。

烟丝含油,经长期触摸,皮袋就黑不溜秋,石黄与之相像,就把这个矿物叫“烟瘪只”。因为含铁量很高,经过高温就呈黑色。

石黄作品赏析

6款壶型纯手工制作宜兴紫砂壶(宜兴石黄制壶高手)(6)

6款壶型纯手工制作宜兴紫砂壶(宜兴石黄制壶高手)(7)

6款壶型纯手工制作宜兴紫砂壶(宜兴石黄制壶高手)(8)

6款壶型纯手工制作宜兴紫砂壶(宜兴石黄制壶高手)(9)

石黄制成的紫砂壶有一个特点,因为富含铁的缘故,它能软化水质,让水分子变小,更易被吸收;使普通的饮用水弱碱化,既丰富了茶汤的口感,又能长期地改善人体的酸碱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