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来讲,人不放屁,是不可能的。正常人平均每天要放15个屁,总排气量大概470到1500毫升,差不多是1到3瓶可乐那么多。

不要因为一颗老鼠屎放弃整个森林(要不要宽恕我们身边的)(1)

(ICphoto/图

近日,一网友分享了一则有关日本古代存在“代替本人承认放屁的职业”的微博后,引来网友纷纷围观。

据介绍,这个奇特的职业叫“屁负比丘尼”,主要工作内容是当贵族女子放屁的一瞬间,主动挺身而出,并承认是自己的屁。换种说法即是,帮贵族女子挡刀。

为什么承认放屁是一件让人害羞的事情?我们到底拥有放屁自由吗?

放屁自由

我们都知道,人有三急。简单来讲,这三急分别是屎、尿、屁。除屁之外,其余两急皆可在固定区域内解决,唯独屁,暴露在了公共空间,让人放也不是,憋也不是,哎,好生纠结。

相信你我身边总会有一个“屁王”。无论是发出响声震天屁声,还是发出各种小调的屁声,还是混杂各种味道的屁味,“屁王”凭借自己的技艺,以量取胜,当之无愧。笔者在一篇文章《“屁”的笑料与科学》就看到两个小故事:日本江户时代有个独一无二的“放屁大王”,他会一边爬梯,一边发出如同狗叫、鸡叫、放烟火似的屁声,声调很具特色。法国蒙拉罗沙剧场的演员华乔罗,是一个堪称世界第一的放屁者,他能放屁打灭相隔三十厘米处点燃的蜡烛。

生活中“屁王”的也总被当作茶余饭后调侃的笑料,因为放屁至于你我是羞耻的,没法见人的。就日常用语而言,包含“屁”的语句,我们都认为,简直不能再粗俗了。

苏童在《放屁自由》一文中曾描写一个场景,这是一个寂静的夜晚,他正在图书馆埋头苦读。“忽然听见一片寂静中响起了那种刺耳的令人不快的声音,我大概是不够专心,立刻抬头寻找声源,本来也不抱希望,因为放屁的人大多面色镇定做贼心不虚的样子。偏偏那天走运,我看见了一个在椅子上半抬起屁股的人,大家都是有经验的人,不用我说,这样的动作几乎就是白纸黑字的认罪书。”

但那人做完那件事情后,满脸轻松又做起了笔记。这让苏童倒觉得自己很无聊,赶紧低头看自己的书。“心里莫名地对这个人有了一丝崇敬之意,她一定是一个插过队下过乡的人,只有这样的经历过社会风雨的女生才会有这样豪迈的作风”。

但也不能说敢于放屁的人就是豪迈的人。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我们应不应该有放屁自由?

在一篇硕士论文《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中,作者如是论述:放屁的自由与社会某些结构性特征有关,当饮食不再成为社会诧异的重要特征,针对屁的忌讳具有向自然回归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在过去的时代里,穷人主要饮食结构中的薯类是导致放屁多的源头,而富人的饮食中尽可能地避免导致放屁的食材。随着饮食结构的丰富,放屁自由有可能实现。

那么,人能不能不放屁?就现实情况而言,笔者仍然觉得一人放屁,受影响的却是周围人。所以如果你是“屁王”无疑,放屁前还是得打个招呼,或者离席,以免声音过响吓到周围人或味道浓郁短时间无法在密闭空间散尽。

理论上来讲,人不放屁,是不可能的。据丁香医生,正常人平均每天要放15个屁,总排气量大概470到1500毫升,差不多是1到3瓶可乐那么多。果壳的一篇文中也讲到,人类白天约每个小时会产生一个屁,晚上则每两个小时产生一个屁,一般情况下,身体是没什么大碍的。如果放屁出现了异常,则可能也预示着一个人的身体有异常。

如果憋屁,屁会自行消失吗?答案是,屁不会消失,但会从其他地方被放出。据了解,只要忍着不放屁,它会从肠子里跑到血液中,然后通过尿排出体外。另外,憋屁时,屁中的氢和氮经由肺部,随呼吸由口排出。屁本身排出的就是肠胃中的废气,憋久了会出现腹胀、胸闷等症状。所以“有屁快放”,还是有据可依,如果有屁不放,憋坏的可是自己的身子。

不要因为一颗老鼠屎放弃整个森林(要不要宽恕我们身边的)(2)

(ICphoto/图)

屁的科学道理

屁,登不上大雅之堂?不,已经有科学研究证明,屁,大有可用。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一次手术中,由于患者放了个屁,导致火灾发生。2016年4月,东京医科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的一位30岁的女病人,不慎在手术途中放了个屁,恰好被外科医生做手术时所用的激光仪器点燃,造成该病人腰部腿部被严重烧伤。据日本《朝日新闻》后续报道,当时病人释放的“气体”泄露之后,被激光点燃,随后火势蔓延,并引燃了外科手术覆盖巾和其它附件,导致火灾发生。

所以不少网友热议,看来手术前禁食一段时间还是有道理的,谨遵医嘱很重要,毕竟屁中包含不少“气体”。据肠内细菌分类的创始人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冈知足,人体中从大肠到直肠这部分居住着大约一百种、一百亿万个细菌。这些细菌对人是有好处的,由于细菌居住在肠内,就使食物变得容易分解了,但在食物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物质,也会产生气体,这些气体集中起来就成了屁。

一般说来,屁中含量最多的是氮,占23%—80%,其次是二氧化碳,占2%~29%,接下来是氢、甲烷、氧等等。屁中的氢气就是致燃物。据科学家分析,屁中含氢量最高可达47%,这已达到严禁烟火的程度。如果使用电手术刀来做肠手术,这种手术刀发出的电火花就可能使屁中的氢气发生爆炸。

根据屁的成分不同,气味也不同,它们随着人进食食物的不同而变化。据了解,如果吃了薯类食品或萝卜,它们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屁往往响声如雷,但不太臭。相反,如食用蛋白质、大蒜、豆类等食品过多,则会产生硫化氢(有臭鸡蛋的味道)、吲哚(一种有机化合物,存在于煤焦油和腐败的蛋白质中)和粪臭素等恶臭物质,放这样的屁就奇臭难闻。

据了解,美国人的食物结构与很多地方的人们不一样。豆子吃得多,放屁自然也会多。这会严重影响美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于是一个名叫乔治·格雷的科学家受美国农业部委托,花了10年时间专门研究豆类与放屁的关系。10年后,他得出结论:除非吃更多的豆子,使肠内的微生物自我适应,否则,无法改变豆子造成多屁的现象。

更有趣的是,对屁的系统研究最早是美国航空航天局。要知道,如果爱吃豆子的美国宇航员在飞船中放屁引起燃烧,后果将不堪设想。为此,科学家们正在致力于研究一种较少产生屁的宇宙食物。

同时,“屁”能否收集起来供人利用?科学家也在研究。例如,英国埃克斯特大学一项研究就认为“臭屁”中所含的微量硫化氢可以活化细胞的粒线体,促进生成血液细胞的能量、改善发炎。

南周知道 贰东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