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计一个人生活的农村小男孩(小村上演变形记)(1)

门前树下,董云妹正在忙活着择菜,摘掉的烂叶子全部装在塑料袋里,看到巡查的夏根荣,立马招呼他过来,“老夏,你看我这里收拾的是不是蛮清爽?”“蛮好,蛮好。”

不光董云妹家门口整理的“蛮好”,一天巡查下来,夏根荣也没发现多少垃圾。不过,他的这句“蛮好”来得可不容易。

老夏是土生土长的阜溪街道三桥村人。三桥村位于城北高新园区,地处阜溪街道西侧,是典型的城乡接合村,该村紧临三莫线和104国道,由于周边交通便利、企业林立,吸引了7000余名新居民与140家废品收购站聚集于此,垃圾(渣土)偷倒也屡禁不止。

“村里人一多,垃圾随处乱扔,再加上废品收购站不值钱的部分拆掉后,村里环境简直没眼看,垃圾成片。”提起以前的情况,夏根荣叹口气,摆摆手。就这样,三桥村成了街道辖区内出了名的“邋遢村”。

在村民看来,院外环境卫生就该村里管,而村里雇的保洁员和清运员盯着脚下的“一亩三分地”,道路两侧、绿化带、小池塘等边边角角彻底成了卫生死角。为了整治环境,村里没少花心思,前后多次开展集中整治,但都没能彻底改变村内环境卫生。

正当村干部一筹莫展之际,阜溪街道在三桥村、郭肇村等地开展试点,专门针对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出现的网格员责任不清、农村保洁效率不高、环境整治监督形同虚设等问题,探索实行“服务内包、查干分离”的环境整治新路子。

所谓“服务内包、查干分离”是指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由村民组队择优竞聘村保洁队,承包本村环卫保洁工作,实现从“村里管”到“村民管”。保洁队干得怎么样,由考核组落实日常督查和专项执法考核打分,分数高不高直接与保洁队工资绩效与村社排名挂钩。

试点工作开展以后,夏根荣积极参与竞聘。老夏当过兵、脾气硬,谁的人情都不买账,性情耿直的他在村里颇有威望,成功竞聘为光华片区的保洁队队长。“咱们村的环境整治工作不好做,三个月时间能不能搞好?”当着村书记章树通的面,夏根荣当场立下“军令状”:“村里相信我,肯定要干好!”

就这样,夏根荣开启了起早贪黑的日子。每天在片区内四处巡查,围绕垃圾乱扔、污水堵塞、绿化修整、车辆乱停等及时进行处置。为了防止垃圾(渣土)偷倒,夏根荣还专门跑各种沟沟坎坎,严防死守。遇到村民“不看好”或者“不理解”,夏根荣“一根筋”干到底,几个月的时间,就让片区环境大变样。

“以前垃圾遍地,现在还真得好好找一找嘞。”章树通作为二级网格员,在督查过程中,切身感受到村庄环境变得更加整洁,在他看来,这套机制施行后,保洁队干事更有积极性,村里在推进人居环境提升方面也有了抓手。

“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与村民的幸福感息息相关。”阜溪街道人居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街道将重点围绕垃圾偷倒、废品收购点精准管控、出租房管理等环境治理堵点问题攻坚破难,着力推动全域人居环境持续提升。

(来源:德清县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