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张廷枢子女(太行之子张麟臣)(1)

抗日名将张廷枢子女(太行之子张麟臣)(2)

在太行山深处的冶陶镇

坐落着一座革命历史纪念馆

它是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

晋冀鲁豫军区旧址

抗日名将张廷枢子女(太行之子张麟臣)(3)

这座建筑中西合璧

新式又大气 庄重又别致

与周围这些古朴民居的建筑风格

迥然不同

这座瑰丽的建筑犹如一颗明珠

镶嵌在这大山深处

近一个世纪仍熠熠生辉

纪念馆里除了革命历史展览

还有一间展室

为这座建筑的建造者开设

他就是张麟臣

抗日名将张廷枢子女(太行之子张麟臣)(4)

抗日名将张廷枢子女(太行之子张麟臣)(5)

张麟臣,他是上世纪初太行深山里唯一一位北大学子,他曾担任惠区(现我市西部地区,面积900多平方里)民团团长、红十字会会长、农会会长,他创办了家乡的第一个学堂,他惩恶扬善、扶困救贫、乐善好施……他的故事被改编为平调戏《小镇往事》进行公演。原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河北省政协主席李文珊说:“张麟臣的价值是真正革命者的价值,他的贡献是真正革命者的贡献。”

张公,名耀庭,字麟臣。1892年,出生在冶陶镇冶陶村的一个书香世家,家境殷实。他自幼聪颖正直,勤奋好学,耳闻目睹了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和义和团失败的现实,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救国救民的种子。

1907年

通过乡试,张麟臣考入彰德府(今安阳)中学,从《天演论》中懂得了社会变革与社会进化的道理,悉心探求改革社会的真理。

1911年

他考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恰逢清帝退位,民国建立,一种全新的文化和思想在全国的最高学府里酝酿,张麟臣成为最先感受新文化的知识分子之一。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他激动不已,写下诗句:

革命星火,三镇烈燃。

清廷末日,尽在朝旦。

国人振奋,群情愤慨。

大势所趋,乾坤将转。

1912年

严复任北京大学校长,张麟臣十分崇敬,向他请教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随后,他先后在北京《平报》上发表论文《学为治国》和《立国精论》。张麟臣提出立国的人文精神,在社会上立即引起了轰动。毕业后,他趁着五四运动热潮又几次回到母校,结识了李大钊,接触了新文化运动,对革命不断产生新的认识。

节选《立国精论》

时下,我国已实行共和,可谓新政,然须有共和大邦之立国的人文精神,以此统率国人,作为我国兴邦之支柱。然汲古之训,吾以为立国之人文精神可为拼搏进取、谦虚谨慎、团结友善、科学兴邦是也!只要这种精神在国人中得以生根,国岂有不兴盛之理?

以此人文精神修身,人可成完人……

以此人文精神起家,家可成旺家……

以此人文精神立国,国可成强国……

以此人文精神兴邦,邦可成金邦……

1915年

张麟臣告别北大,回到家乡。在随后的近二十年里,他曾担任武安县惠区民团二团团长,武安县红十字会常务理事、九区(现我市西部地区)农会会长。他训练民团,打退山匪,袭击溃兵,保一方安宁;他心系百姓、济困扶危、乐善好施,人称“张大善人”;他惩恶扬善、保护弱小,主持公道,凭借聪明机智化险为夷;他修缮庙宇、扩修山路、造福桑梓,被人们亲切地唤作“张老麟”;他捐资助学、宣传革命、除烟戒毒,许多故事流传至今。

抗日名将张廷枢子女(太行之子张麟臣)(6)

1916年秋末

豫鲁陕遭遇大旱,成群难民为求生逃荒山西,路经冶陶,张麟臣在自家门前支起锅灶,赈灾救民。

抗日名将张廷枢子女(太行之子张麟臣)(7)

1918年元旦

他办起了太行山区第一个农民文化普及教育班。

抗日名将张廷枢子女(太行之子张麟臣)(8)

1919年秋末

他为冶陶镇重新修缮的普光寺撰立碑文,至今寺碑仍立在普光寺一侧。

1920年

武安灾疫严重,张麟臣成立保婴队、留养所、医疗队,救人于危难之际。

1923年

他担任武安县地方自治讲习所教习,传播革命火种。

1926年

他带领团丁,智袭为非作歹的南京军队孟绍濂旅驻武溃兵,为民除害。

抗日名将张廷枢子女(太行之子张麟臣)(9)

1929年

他担任惠区农民协会会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的部分土地放给贫穷人家。

1930年

他发动群众进行抗租抗税斗争。

1922年、1930年

他先后两次被武安红十字会推选为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代表,远赴上海参加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代表大会。

……

抗日名将张廷枢子女(太行之子张麟臣)(10)

在张麟臣纪念馆的正中上方,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十分醒目,上书“智圆行方”四个大字,这是七水岭村民联合送给张麟臣的。他急公好义,调解纠纷,是为一方人望。1929年的秋天,七水岭的村民因放养山羊越界吃草,和涉县村民发生争执,山羊被扣、羊工被打,还被起诉,吃了官司。七水岭村民无奈,只能寻求张麟臣帮助。张麟臣到涉县为他们辩护,不仅帮羊工打赢官司,还为他争取到了赔偿。七水岭乡长带队,敲锣打鼓地为张麟臣送来牌匾。知识广博周备,行事方正不苟,这就是人们心中的张麟臣。

抗日名将张廷枢子女(太行之子张麟臣)(11)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在当地被人们口口相传,成为美谈。

1924年,张麟臣组建起了戏班。他改编剧本,用艺术的形式开启民智,春风化雨般地启发人民群众斗争的觉悟,改变乡人精神风貌。武安是平调、落子的发祥地,他改进平调落子的传统唱法,使平调落子更贴近大众,利于传唱。戏班的成立促进了剧种的发展,为保存和发展武安特有的艺术瑰宝做出贡献。

民国年间,山乡百姓吸毒成风,张麟臣唯一的儿子也未能幸免。1930年,张麟臣痛下决心倡导戒毒。首先,他在自家开设戒毒堂,帮助剧团的艺人们戒除恶习。为了激励大家,他让儿子张魁堂和艺人们一起戒毒。不料魁堂年轻志弱,受不了戒毒之苦,自缢身亡。张麟臣痛失爱子,但他仍然坚定戒毒决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张麟臣的感召下,乡亲们纷纷戒除毒害。

抗日名将张廷枢子女(太行之子张麟臣)(12)

虽然参加革命、肩负大任的鸿鹄之志未能如愿,但张麟臣在冶陶、在武安、在太行山却照样做出不可或缺的贡献。1930年前后,张麟臣终于和中国共产党的北方组织有了联系,并且参与组织了暴动的工作。他利用戏曲宣传革命,激发人们心中追求解放、追求平等的愿望,并用戏班演出所得资助革命工作。他以戏班作为掩护,为党组织运送枪支、子弹等暴动物资。他与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刘彦芬在冶陶和邯郸两处开设山货栈,作为党组织地下联络站,为组织农民武装革命斗争作准备。

张麟臣热心家乡教育,他首倡在冶陶创办新式学堂。1932年,他捐出自家的两亩麻地作为校址,又带头捐资建校。他亲手设计学堂样式,亲自上山采集石料、装窑烧砖,督查学堂施工。这所学堂后来成为中共中央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所在地,记载了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的丰功伟绩。张麟臣以《苏武牧羊》为曲,他来填词,为这所冶陶初级小学校创作了校歌,至今这首校歌仍在冶陶传唱。

抗日名将张廷枢子女(太行之子张麟臣)(13)

校歌歌词

武安出城往西望

药王山脚下

冶陶村中央

盖了一座洋学堂

真呀真漂亮

儿童进学校呀

个个喜洋洋

学好本领呐

为国为民出呀出力量

……

抗日名将张廷枢子女(太行之子张麟臣)(14)

1936年2月,张麟臣积劳成疾,多方医治无效,于北京病逝。这幅长长的挽联说不尽人们对他的敬重和惋惜:

“二十一年崎岖世路,献身于国,尽瘁于民。名震瀛寰,气节永存。民团团长,红十字会长,农会会长,建校总指挥,数职集一身,有声有色,功绩斐然。天丧巨才悲难抑,太行旷古无前人。

四十四岁风华人生,探寻真理,追求革命。业昭后世,忠善辉映。能文能武,有谋略胆识,心系乡亲,公私皆分明,好事何万件,无怨无悔,荣禄不计。皆哭故人成永诀,武安后世论英雄。”

2001年元月,以张麟臣先生事迹为题材创作的武安平调剧《小镇往事》在武安市委礼堂由武安平调落子剧团上演,引起轰动。该剧首场演出时省政协原主席李文珊、省文联原主席冯思德、邯郸市原市委书记董强等省、市领导冒着大雪到现场观看演出。该剧由河北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剧刘兴会编剧,国家一级导演魏青执导,邯郸平调落子剧团国家一级作曲家王振林作曲。

抗日名将张廷枢子女(太行之子张麟臣)(15)

抗日名将张廷枢子女(太行之子张麟臣)(16)

抗日名将张廷枢子女(太行之子张麟臣)(17)

如今,张麟臣筹建起的这所学校,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革命历史展览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担负起弘扬革命光荣传统的重任,担负起对青少年培养教育的历史重担。

原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河北省政协主席李文珊说

武安是个革命老区,武安也是个造就英才的摇篮,而张麟臣先生则是创造这个老区和摇篮的先驱。所以,历史会永远铭记张麟臣的业绩。

资料来源:《太行之子张麟臣》一书

■编辑:李英鹏 万菊飞

■编审:张志芳

抗日名将张廷枢子女(太行之子张麟臣)(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