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自己性格不同是挺常见的,有时候这些性格不同就导致亲子矛盾,严重的会导致孩子心理问题

比如一个内向的孩子,母亲很外向,就反复要求孩子也外向开朗。孩子就努力表现出外向的样子,确实在学校里人际关系很好,但是孩子心里很累很焦虑,最后得了抑郁。

也有天生外向的孩子,父亲是内向安静的,当孩子外向活泼的时候就表现出不欣赏的态度。孩子为了获得父亲肯定,就努力压抑自己向外探索的热情,久而久之不知人生有何意义,感到空虚抑郁。

也有孩子“不妥协”,当然家长也“不妥协”,始终在“纠正、教育”孩子,孩子听到的、看到的都是“你还不够好”,为了保护自己受损的自信心,行为更加夸张极端,反而对自己有损害和危险。

父母与孩子如何相处(父母和孩子性格不同)(1)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就好像这个世界上不同的颜色。

一、相处总原则

你的性格改不了,孩子的性格也改不了,学会互相尊重吧。

其实性格是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的,每种性格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重要的不是改变自己的性格,而是更清楚自己的性格特征,发挥优势,补充劣势。

亲子相处之间,最重要的也是理解这种差异,然后找到不用争斗、吵架,也能解决这些差异的方法。

因为:

随着孩子长大,进入学校,他们会发现别的小朋友和自己是不一样的人,他们和不同科目的老师也是不一样的人,他们必需学会如何,如何和这些不同的人相处,学会如何解决跟其他孩子的冲突。

这些人际关系的技巧,都是在和父母互动中打下基础的。如果父母只是一味要求孩子变成自己理想状态中的孩子,那么他们学会的就是“你和我不一样,是你的问题,我可以责备你”,或者“你和我不一样,一定是我出了什么,我真差”。

这也是我们在咨询室中听到很多孩子,会抱怨别人怎么怎么对自己不好,导致自己各方面不如意,或者自责自己如何如何不行,导致自己比不过别人。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些孩子没有能力去承担自己的责任,往往就是小时候他们的外部环境都被“理想化控制”了,他们没有发展出“我的想法和外部世界会有差异”这个能力,也就没有发展出“如何调整我和外界差异”的能力。而这也是父母“抹杀”孩子和自己差异“打下的基础”。

从父母这儿学习如何倾听、如何跟他人交往和如何尊重他人的孩子更有可能在跟其他孩子们和老师们相处时也那样做,也更有可能有好的人际关系。

二、不同“配型”的相处1、行动派VS墨迹派

这种矛盾往往是父母行动力很强,孩子拖拖拉拉,说了不动,催了也不动,直到父母发火才勉强搞一点。

其实一个人再墨迹,也不可能完全没有行动。

和“墨迹”的孩子咨询,他们一般会说,比如手头有更有意思的事情在做,比如没想好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始做,比如已经在做了只不过不明显,速度慢了些而已。

行动派父母一方面要接受孩子和自己“行动速度”上的差异,一方面要对孩子的行动给予及时肯定,另一方面也要经常和孩子探讨“你打算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打算做什么,你打算怎么做”。

只是指责、催促孩子“动起来”是没什么效果的,行动派父母最重要的还是要接受“孩子和我行动速度不同”这一点。人生的道路那么长,现在速度慢一点,但只要坚持不懈,鉴定方向,最后也可以走的很远。

2、内向VS外向

内向的父母觉得外向的孩子太闹腾,希望他们安静“收心”;外向的父母觉得内向的孩子太安静,希望他们活泼“主动”。

当然我们不希望孩子太过外向或者太过内向,走向极端总是不利于一个人的成长,我们希望一个人更加平衡。平衡的意思是,我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发展一点新的内容。在这里,就是发展一点“对立的、相反的”性格特点。

因此,我们不是说,你这么闹腾/安静不好,你要更收心/主动一点。

我们可以说:你这样挺好,我这有个不一样的做法你要不要也试试,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这儿最难的或许是,如何发展出欣赏能力,去欣赏和自己不一样的孩子。因为我们总是把孩子作为我们生命的延续,孩子和我一样,满足了我的自恋,孩子和不一样,会让我感到失控。

更有甚者,会激发一些痛苦的回忆。因为在我们小时候,也会遭遇因为性格不同,被自己父母、老师、同学不喜欢的时刻。如果有过这方面较大的挫折,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这种抵触、痛苦情绪被激活,就没办法很好地去欣赏孩子了。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家长做个人咨询,梳理自己的情结,当你拥有更成熟的性格,你的孩子也会变得更好。

3、严谨条理派VS天马行空派

孩子小时候总是思维不太成熟,天马行空的时候居多。但慢慢长大到中学生,为什么还是会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甚至冲动行事呢?

首先,想象力丰富并不是坏事,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人,内在精神世界也是很丰富的,或许在未来AI高度发展的社会,想象力会成为宝贵的能力。

其次,青春期就是一个想象力再度高速发展的时期。这是青春期本身的特点,想象力发展,但是负责组织计划能力的脑区——前额叶皮层,发育还没完全,所以看起来就变成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甚至冲动行事了。我们也要理解青春期的这个特点。

对于想象力丰富的孩子,最重要的是不要打压。我们要做的反而是更大胆的让孩子去“想象力遨游”。

其实严谨条理派也是“想的多”,但他们“想的实际、全面、靠谱”,而且想好了“步骤、计划、突发情况如何应对”。

所以严谨条理派父母要做的就是引导天马行空的孩子,大胆的想,然后帮助孩子把这些想法一条一条放到“实际、全面、靠谱、步骤、计划、突发情况”等条目里,帮助他们形成一个更完整的想象。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更“闭环”的想象。

如果谈着谈着发现“不靠谱”,我们要看到,这只是“现有条件下的不靠谱”,我们也不用跟孩子说这不行,可以跟孩子去探讨,你的想法很有意思,虽然我们现有条件办不到,你觉得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实现啊?

这种谈话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发展一个“自我监管”能力,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元认知”能力。现在有很多研究发现,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和一个人的心理成熟能力有很大相关。

4、高情商VS低情商

很多时候父母说的“情商”,是和人打交道时的表现。

“高情商”意味着“知道别人在想什么,会想什么”,也知道“怎么做会维护好人际关系”;“低情商”意味着“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会想什么”,也不知道“如何维护人际关系”。

父母总是希望孩子“高情商”,认为“低情商”会吃亏。但事实并不一定如此。

其实不少抑郁、焦虑的孩子,会遇到朋友关系的困扰,有的是不知道为什么别人就不喜欢自己了,感觉到被孤立的痛苦,有的是太知道自己的言行会如何影响到别人,以至于觉得自己好假好痛苦。

后一种孩子,按照父母的标准就是“高情商”,但他们也会很痛苦。

甚至在父母、老师、同学眼里,他们看起来一切都很好。当某天得知这个孩子检查出来抑郁了,大家都不敢相信。其实就是他们“情商对别人太高,但对自己太少”。

比较好的状态是,我既爱自己,也可以照顾他人,但如果两者产生冲突,可以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尽可能也给他人留面子。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和孩子多做“自我感受表达”的沟通,一件事情,说说自己的想法,说说别人可能会有的想法,问问孩子有什么想法,然后一起讨论一下,可以有哪些不同的处理方法,这些方法可能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后果。

这里最重要的不是评价哪种想法“好”,哪种想法“不成熟”,重要的是看到“不同”。

这样孩子就可以坦然接受,别人和我是会不一样的,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很正常,我们想法不一样也可以继续交朋友,因为想法不一样我们也可以找到继续做朋友的方法。

很多“高情商”却抑郁的孩子,往往就是很害怕别人和自己想的不一样,或者更确切的说,害怕别人知道自己和他们想的不一样,所以努力让自己表现出和别人想象中一样的样子。这多累呀,这么压抑自己,久了当然久抑郁了。

我们的性格不一样,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然后彼此尊重,然后可以更好成长。

父母与孩子如何相处(父母和孩子性格不同)(2)

,